首页 理论教育 移情与环境伦理教育

移情与环境伦理教育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图7.1和7.2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的有关环境伦理教育方面的结论。传播环境伦理理念和研究环境伦理学说是同样重要。个体的人与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可变的,而环境伦理教育则是这种转变的方法之一。环境伦理教育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大众接受善的环境意识,理性的分析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感性的教育能够让人们更容易地接受环境伦理观点。这样,用“对环境的爱”来论证其环境伦理观点时,环境伦理学家就不应当因其感性而有意回避。
移情与环境伦理教育_环境伦理学概论

从图7.1和7.2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的有关环境伦理教育方面的结论。传播环境伦理理念和研究环境伦理学说是同样重要。

如前所述,知道是第一重要的。不知道就谈不上建立联系。设想某虚构的物种A,我们对其一无所知,那么我们与该物种的联系也仅局限于“物种A”。对该物种的了解越多,那么我们与该物种建立起来的联系就越多,就越有可能通过移情产生道德上的联系。例如蚊虫,大家可能对这种物种没有多少好感,因为它会叮咬我们,还可能传播疾病。但是,当你在一个城市发现“这里竟然没有蚊子”,你知道这不正常。如果你还知道蚊子等昆虫是某些飞鸟的主要食物来源,那么没有蚊子就意味着那些以蚊虫为食的鸟无法在此生存。之后,你可能问,为什么没有蚊虫呢?因为没有适合蚊虫繁衍的水。这时,移情作用就表现出来了。水有问题,蚊虫不适合在这里生存,我适合在这里生活吗?这样的联系建立起来后,人们对蚊虫的态度会发生改变,尽管在它叮咬我们时,我们仍然会拍死它,但认识到这是比没有蚊虫的情形更正常的现象。

再如本书的前言中的小乌龟之死。我不知道田螺上有洗涤剂,也不了解那么少的洗涤剂就能导致小乌龟的死亡,“给小乌龟找个伴儿”的“好”的想法最终却以小乌龟的死亡而告终。小孩子可以认为是我害死了小乌龟,我们却应当了解那么多的洗涤剂进入水体之后会害死多少的水生生物。因此,环境科学的普及是建立人与环境之间联系的第一步,是环境伦理普及的第一步。

由于从科学事实到伦理判断需要经过体验、经验等因素的参与,道德判断的内容就需要通过教育来丰富。一个只重视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的人不会考虑野生动植物的道德身份,因为在他看来,那些生物只是他挣钱的工具。如果他知道生物中心主义,他的道德判据中至少有这种伦理观点的影子,他的行为可能因此而转变(当然也可能不变。不过,知道才有发生转变的可能,不知道就失去了这种转变的可能性)。

个体的人与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是可变的,而环境伦理教育则是这种转变的方法之一。

既然移情是社会性的人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本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感性与理性同样重要。环境伦理教育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大众接受善的环境意识,理性的分析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感性的教育能够让人们更容易地接受环境伦理观点。我们需要承认,大多数个体的人考虑自己要比考虑它物更多一些,移情在自己和它物之间方便地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这是一种感性过程。说“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你自己”确实存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嫌疑,但是它更感性,更容易让个体的人所理解。你是环境之一员,环境恶化,你也在其中受害。或许说,“保护环境也就达到了保护你自己的目的”更为符合实际情况,但从移情角度更感性地看,后者这种说法远不如前者更直接、更有影响力。

耳闻目睹的环境事件中,个体的人的第一反应首先是潜意识地把自己放在被破坏的环境的情境,这个移情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既如此,感性的直觉可以作为环境伦理教育的切入点。

这样,用“对环境的爱”来论证其环境伦理观点时,环境伦理学家就不应当因其感性而有意回避。社会性的人生活在社会性的氛围中,环境伦理的教育普及工作在运用理性分析的同时也采用感性的语言是可以接受的。

alt思考题

1.举出生活中移情的例子,它对你的道德判断有什么影响?

2.移情作为一种心理过程能不能作为道德的出发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