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化妆风格回顾

西方化妆风格回顾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追求富丽华贵的整体妆饰风格,以下几款是比较有特色的妆容。西方化妆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等文明古国。化妆的演变从15世纪到18世纪,造型风格分别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等。古罗马妆,女性化妆还是强调眼部,喜欢用墨黑的颜色画眉和睫毛,使之看起来显得浓眉大眼。因此化妆造型在这一时期的各个国家也各有特色。铅的毒性使很多妇女患上严重的疾病。

图1-3

4.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以瘦弱为美,追求和爱好体态羸弱的病态美。面部的妆饰在当时非常有特色,最具特色的是“额黄之妆”。所谓“额黄”,就是以黄色染料染画在额间,也称“鹅黄”“鸦黄”。《木兰诗》中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便是。(图1-4)

图1-4

5.隋唐时期

隋代妇女装扮较为朴素,崇尚简约之美。唐代追求富丽华贵的整体妆饰风格,以下几款是比较有特色的妆容。“红妆”是当时最流行的面妆,即将白粉染成红粉敷于面部,妆粉颜色有深浅,面积有大小。有的染在双颊,有的满面涂红,有的兼晕眉眼,加上服饰发型饰品的配搭更显妩媚华丽。“花钿妆”又叫“落梅妆”,花钿是指妇女将面饰、面花贴在脸上,一般会贴在眉间、额头两颊上。最简单的花钿是一个圆点,随着花钿的流行,种类变得缤纷繁多,有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斜红”又叫“晓霞妆”,即在两鬓及颊部之间画上类似月牙或伤痕的妆容。“面靥妆”通常是用胭脂在嘴角两侧或鼻翼两侧点染红点,后来红点又演变成花纹贴于面部。(图1-5—图1-7)

图1-5 

图1-6

图1-7

6.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是封建社会逐步衰落的时期,宋朝女子装扮倾向朴实、清雅、自然。但搽白抹红还是面部化妆的基本。

元代妇女的形象是,一字眉细如直线,配上樱桃小嘴,还喜欢在眉间点痣,整个妆面整齐又简洁。

明清时的妇女装扮多喜欢弯曲的眉毛,细小的眼睛,薄薄的嘴唇,脸上素白洁净,妆面纤细优雅。

二、面部的局部修饰

1.千变万化的眉

古有“眉目传情”一说,眉目不能说话,却能传神。画眉始于战国时期,古诗词中就有“粉白黛黑”的说法。秦汉时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创下了中国妇女画眉史上第一个高峰。当时流行长眉和广眉,长眉中又有“八字眉”“远山眉”“愁眉”等样式。

隋唐代的黛眉艺术也达到了极致,隋唐富贵家庭的女子尤其讲究画眉。唐玄宗时就有“十眉图”。初唐时流行又浓又阔又长的眉形。开元天宝期间流行纤细而修长的眉形,如柳叶眉、却月眉。盛唐末期流行短阔眉。

宋代妇女喜欢用墨画眉,最典型的形象是广额、长眉、凤眼,这也是宋代皇后最典型的造型。

元代妇女流行细长的一字眉。

明清时期妇女的眉毛大多纤细弯曲,清代的曲眉颇有特色,均为眉头高,眉尾低,眉身纤细修长,给人低眉顺眼之感。 (图1-8)

图1-8

2.丰富多彩的唇

图1-9

我国古代各种唇式名目达到二十种之多,而且色彩丰富艳丽。“樱桃小口”是古时候形容女子嘴唇娇小浓艳之美的。其具体形状不完全是圆圆的樱桃形,有的画成梅花形,有的画成花瓣形,有的画成上下两片小月牙形,有的整个唇如一个菱角之状。色彩也有很多,如浅红色的唇脂称为“檀口”,大红色的称为“朱唇”。唐代妇女非常喜欢用深红色点唇,于是《点绛唇》成了著名的词牌名。还流行过以乌膏涂染嘴唇的“黑唇”。唇形的名称也多种多样,如大红春、小红春、石榴桥、半边娇、淡红心、露珠儿等。(图1-9)

3.眼睛修饰

“凤眼”是我国古代美女的代表,古代女子对眼部的修饰大多是勾画上眼线,使眼睛显得细而长,有的还延长到鬓角处,多见于现代的戏曲妆中。东汉的泪妆是以白粉末点染眼角,似哭啼状。(图1-10—图1-13)

图1-10

图1-11

图1-12

图1-13

第二节 西方化妆风格回顾

西方化妆最早起源于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等文明古国。化妆的演变从15世纪到18世纪,造型风格分别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等。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禁止化妆的。

古埃及妆,女性眼妆十分有特色,他们用从绿孔雀石中提炼出来的一种天然色素和从铅中提炼出的深灰色颜料来描画眼睛的轮廓。将眼线画成杏仁形,并延长至太阳穴和发际。用黑墨沿着眼眶将眉毛画得既黑又粗,脸部涂成红色或深赭色。一般女子的发型是头发从中间分开,后颈上绾一个发鬓。男女两性的头部也可以是刺光,用人发、动物毛发和植物纤维制成的假发套进行装饰。在古埃及后期,贵族生活比较奢侈,会佩戴耳环、项链、脚饰等。

古希腊妆,妇女都使用淡妆,她们用白铅粉来增白皮肤,眼部涂锑粉,面颊及嘴唇则抹朱砂。也会用天然色素和猪油搅拌混合制成唇膏。女性喜欢把头发留长,随意地披在肩头。到后期才开始束发,并在脖子后面绾一个发鬓。古希腊时期的饰品制作已非常精美优雅,人们非常喜欢佩戴各种珠子宝石。

古罗马妆,女性化妆还是强调眼部,喜欢用墨黑的颜色画眉和睫毛,使之看起来显得浓眉大眼。上层社会女子还是喜欢使用铅粉来增白皮肤,并用胭脂涂抹脸颊和嘴唇。人们开始用浮石反复摩擦牙齿使其变白。年轻女子喜欢把头发盘在头顶并加饰物点缀。男子流行短发,胡须也要剃干净,白净无须的脸在当时蔚然成风。那时的人们还将黄油和大麦粉混合来治疗皮肤雀斑。古罗马人非常喜欢珠宝,因此耳环、项链、手链等都镶有珍珠。

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在艺术、文化方面都有突破和发展。因此化妆造型在这一时期的各个国家也各有特色。最为流行的化妆品的主要成分是铅,当时许多贵族用它来增白皮肤,并喜欢把胸部涂成白色。铅的毒性使很多妇女患上严重的疾病。女子除了使用化妆品,还用香水、薰衣草香料。发型方面,女子还是喜欢束发,中分并在后脖子处绾发髻,两鬓的头发剪短齐颊下卷曲,像髻一样垂着。头上披披巾或戴上饰有羽毛和珠宝的蓓蕾帽。女性除了佩戴饰品,还用装饰手套、手帕、扇子等饰物。男子的发式一般头顶较低,在头两侧较低处做蓬松的发卷,后面头发绾成发髻或留长卷发。使用假发和染发在当时非常流行。

图1-14

图1-15

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的化妆只强调红和白两种色,人们喜欢在双颊和唇部 使用象征富丽的红橘装点。

图1-16

17世纪的哥特式风格也是比较突出的妆容,白色的脸给人极为苍白的感觉,用比皮肤色彩稍淡的粉底打一两层的底,再用白粉覆盖,给人一种精致的、几乎带有淡灰色彩的色调。深色的眼影和鲜红的嘴唇非常有特色。

18世纪的法兰西的绅士会将脸涂白,把眉毛刮掉并重新描画得更高,并将脸颊和嘴唇涂抹成锈红色。摄政时期的女士化妆流行樱桃小嘴,配以红脸颊和细细弯弯的眉毛,并带一种叫颜片的饰物来遮盖脸部的瑕疵和斑点。

19世纪,女士开始化淡妆,这一时期的化妆面部偏白,眉毛不再强调细致的线条,眼部几乎没有化妆的痕迹,只用腮红表现粉嫩的感觉,重点在于突出女性的娇嫩和雅致。爱德华七世时代,妇女喜欢在脸上纹腮红和深色的眉毛,而免去日常化妆的麻烦。

图1-17

20世纪30年代,电影的发展推动了化妆的发展,这一时期最流行的粉底是象牙色略带粉红,细而高挑的眉,深色的眼影描绘出深邃的眼型,眼线明显,长而黑的睫毛,腮红成熟而立体,唇丰满而性感。电影明星

们引导了这一潮流,这段时期被称为好莱坞的黄金时代。50年代,妇女的特点是身着印花图案的裙子和头上盘起的金发,化妆趋于自然,除了唇膏颜色鲜艳一些,这使她们的微笑灿烂动人。60年代,眉毛和唇部的化妆开始减弱,眼睛的化妆仍然流行,开始戴假睫毛和涂粉红色珠光唇膏。眼部用高光打底并施以夸张的烟熏妆,不需要用腮红,但颧骨下的两颊会刷上暗影。70年代,流行长睫毛和柔和的自然妆。80年代,妇女喜欢色彩鲜艳的唇膏和夺目的粉色眼影。90年代,完全崇尚自然妆,粉底越来越轻薄,唇膏颜色也自然大方。(图1-14—图1-18)

图1-18

课后练习

1.简述中西方化妆的起源、发展及演变。

2.简述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妇女化妆的主要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