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遇事三思,勿轻易承诺

遇事三思,勿轻易承诺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勿轻诺”的人却不多。在这个故事中,马谡对于诸葛亮的再三要求,不假思索就承诺下来。由此可见,遇事三思,不轻易承诺于人,一旦许诺就应信守诺言,才是最明智的做法。然而,如何给予别人承诺,也是有讲究的,这些在《弟子规》中也有具体要求。面对对方的请求,要学会三思,只有不轻诺,才能确保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俗话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把话说出口,就再也不能收回去,一定要算数。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在面对他人的请求时,要学会三思,一旦答应了就要信守承诺。然而,身处当今社会,我们每天都可能会遭遇到许多人的请求,是不是都必须一一答应呢?其实,《弟子规》中关于此点也提出了要求。

《弟子规》讲:“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意思是说,与人交往时,不适宜的事情不能轻易许诺别人。一旦不假思索地答应对方的要求,很可能会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然而,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勿轻诺”的人却不多。很多时候,当别人提出要求时,有些人总喜欢把事情揽下来。可是,到最后自己却又无法做到,真是耽误了别人,也损害了自己的名声。历史上,也曾有过轻诺害人害己的例子。相信看了这个故事,你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不能轻易许诺别人了。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互不相让。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蜀国于建兴六年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当然,为了能够顺利赢得这场战事。诸葛亮也做了充足的安排和周密的部署,并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主要负责镇守要地街亭。为能确保万无一失,临行前,诸葛亮曾再三叮嘱马谡要发挥作用,确保街亭要地,不至于流落敌人之手。同时,诸葛亮还具体指示马谡行军步兵时要靠山近水安营扎寨,万事小心谨慎,不得有误。

对于诸葛亮的要求,马谡不假思索便答应了。虽然,表面上他向诸葛亮承诺会依照指示行事,然而,到达街亭后,他却自作主张将兵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山上。尽管手下人曾多次劝谏他,可是,他都没能将这些听进去,而是固执己见。

当敌人看到这个情景时,不由得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从而断了蜀军的粮草,当然,马谡的部队只能被围困在山上,后来,又遭受敌人的火攻,自然没有任何战斗力。最后,使得蜀军大败,街亭失守。

在这个故事中,马谡对于诸葛亮的再三要求,不假思索就承诺下来。然而,事实上,他却并没有按照计划行事。由于马谡的失信,最终使得街亭失陷,蜀军的战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诸葛亮不得不退回汉中。当然,后来马谡也为此受到军法处置,可是对于蜀国的损失来讲,他的死并不能弥补任何过失。由此可见,遇事三思,不轻易承诺于人,一旦许诺就应信守诺言,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从古到今,信守承诺,都是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然而,如何给予别人承诺,也是有讲究的,这些在《弟子规》中也有具体要求。老话常讲,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做老好人,事必答应的话,最后只会让自己身心受累,反倒落个不好的名声。那么,当别人有求于你时,《弟子规》中是如何指导大家处理这类难题的呢?

1.“事非宜,勿轻诺”告诫我们,与人相处时,不要轻易许诺

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有人相求的时候,面对他人所求之事,有些确实可以轻松办到,你自然可以许诺对方。然而,有些事情要办起来,并非易事。如果这个时候,你非要大包大揽地将这些事情都推给自己的话,到头来,很可能会因为个人的能力有限,而无法办成此事。中国自古就有“量体裁衣”、“量力而行”的告诫,当然,答应别人之前,先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真能完成此事。只有先把这些都考虑清楚了,再许诺也不迟。

2.“苟轻诺,进退错”一旦做出承诺,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执行

很多时候,如果答应别人的事情无法办到的话,最终只会失信于人。当然,对于做一个诚信的人,是万万不可的。因而,《弟子规》要求我们在回答对方时,要三思才能做决定。然而,如果你已经轻易答应对方的要求,可是又发现事情办起来很棘手时,也不能因此而后退,因为这样做只会让你失信于人。因此,如果答应了别人的话,就要坚持下去,排除万难,把答应别人的事情变成现实,才是唯一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自然求人办事的也在增多。轻诺,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面对对方的请求,要学会三思,只有不轻诺,才能确保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如果你想要成为诚实守信的人,从此刻起学会慎重思考问题,不轻诺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