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抓住联系整合素材

抓住联系整合素材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环节是综合训练:以题组的形式呈现用小数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对比中进一步领会“进一法”“去尾法”的实际意义。纵观全课,从口算到估算,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通过用四个数组成小数除法算式到以算式编题,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再引导学生对问题结果的质疑到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抓住联系整合素材,多次巧用题组,借题过渡,使全课获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马凤娟(执教) 陈庆宪(评析)

◎课前思考

“小数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这个单元教学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练习内容包括小数除法的口算、竖式计算、估算、混合运算,以及小数除法的应用。由于内容多,要想把这些内容组合成有一定序列的练习,确实需要精心设计。我对此课做了一次深入的思考,想出了一套设计方案。紧紧围绕以练为主,创设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基本训练:通过三组口算练习,在练中回顾口算方法,以及除法算式里三个数之间变化所产生的各种关系,从而掌握口算技巧,提高口算能力。第二环节是专项训练:让学生按要求自己来组算式,在组算式的过程中巩固笔算和估算能力。第三环节是综合训练:以题组的形式呈现用小数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对比中进一步领会“进一法”“去尾法”的实际意义。在原题的基础上增加条件,引入较综合的应用问题,让学生独立写出综合算式,进行脱式计算,巩固计算技能。通过教学实践,大家觉得效果较理想,现把主要教学片段整理如下,供大家教学时参考。

◎实录与评析

1.基本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上一节小数除法的练习课,请看屏幕。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投影出示以下口算题:

5.6÷8=   0.42÷0.21=   1.32÷0.6=

1÷0.01=   2.5×0.4=     1.25×0.8=

30÷60=   2.5÷0.5=     27.3÷0.3=

学生把口算结果写在自己的本子上,接着投影出示计算结果,学生核对,订正。然后老师指定“1÷0.01”和“27.3÷0.3”这两个算式,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生1:把0.01扩大到它的100倍,把1也扩大到它的100倍,变成100除以1等于100。

生2:把除数0.3扩大到它的10倍是3,为了商不变,27.3也要扩大到它的10倍,用273除以3得到91。

师:他们回答得很好。在小数除法中,碰到除数是小数时,先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

板书:把除数(小数)转化为整数。

【评析】 这一组的口算,主要让学生巩固小数除法的口算技能,让学生梳理在小数除法中如何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转化成整数的方法。在口算中我还提供了“2.5×0.4”“1.25×0.8”的乘法口算,其目的除了要学生在口算中注意认真审题外,还为以下简便计算做了一些铺垫。

师:刚才同学们口算了一组以小数除法为主的算式,下面我们再口算一组算式好吗?这里有三组口算题,先静静地观察每组口算题,想一想每组口算题怎样算速度最快?

投影呈现以下口算题:

40÷0.5=   2÷0.5=    1.6÷3.2=

4÷0.5=    2÷0.25=   16÷32=

0.4÷0.5=   2÷0.125=   160÷320=

学生静静地观察、思考后,再让学生汇报每一组的得数(投影同时呈现得数)。

师:你们看出每一组口算题有什么规律了吗?

生1:我发现第1组除数不变,被除数每次都除以10,那么商每次也要除以10。

生2:我发现第2组被除数不变,除数每次都除以2,商每次都反而要乘2。

生3:第3组,被除数和除数每次同时扩大到它的10倍,商是不变的。

师:这就是我们原来学过的“商的变化规律”。你们还有更快的方法吗?

生4:把第1组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2,这样除数就是“1”了,商就分别是80、8、0.8。

生5:我把第2组的除数也转化为“1”,第1小题被除数和除数都乘2,第2小题都乘4,第3小题都乘8,这样计算的结果分别是4、8、16。

生6:我还发现第3组的每一题的被除数都是除数的一半,这样每题的结果都是0.5。

师:看来在除法中只要我们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一定能使计算更简便,计算速度会更快。大家再练一组口算题。

投影又呈现了以下口算题:

12.4÷0.5=   2.4÷4.8=   4÷0.25=

8÷0.125=    3.2×0.5=   2÷0.01=

5.6÷2.8=    3.6÷7.2=   0.1÷10=

学生口算之后,教师呈现答案让学生及时订正,并抽出几个口算题让学生说一说是采用什么方法口算的。

【评析】 以上练习环节中,我们先给学生提供了三组有规律的口算题,并有意识地让学生静静观察思考后再进行计算,其目的是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接着又给学生提供第二组口算,让学生把刚才质疑回顾的规律,再一次在练中得到巩固。

2.专项练习。

师:刚才老师给你们的算式都是现成的,你能根据以下要求自己编出算式进行计算吗?

用2、4、6、8四个数字,并添上小数点,组成一位小数除以一位小数的算式,数字不能重复。

①要求商最大。(商保留一位小数)

②要使这个算式的商大于“2”,而小于“3”,请你写出这样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商保留一位小数,你还能写出多少个这样的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后,教师让几位学生把算式写到黑板上。

①8.6÷2.4≈3.6

②6.8÷2.4≈2.8  6.4÷2.8≈2.3  8.6÷4.2≈2.0

师:第①个问题只有一个算式?

生:因为要使商最大,所以被除数要尽量大,除数尽量小,商才会最大。而符合这一要求的算式只有一个。

师:第②个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到这些算式的?

学生再次进行讨论交流得出以下思考:

生:先写出被除数和除数的整数部分,这里的整数部分相除的结果应该是“2”或“3”。如果整数部分的商是“2”,那么被除数的小数部分要大于除数的小数部分,如算式“8.6÷4.2”的结果大于“2”,

师:说的有道理,比如定好整数分别是“8”和“4”,写出“8.2÷4.6”可以吗?

生:不可以的,因为这个算式的商小于“2”了。

师:那这里的被除数和除数的整数部分的商是3,如“6.8÷2.4”和“6.4÷2.8”,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小数部分的“8”和“4”可以调换呢?

学生讨论。

生:因为这两个算式的被除数都没有除数的3倍或3倍以上。

【评析】 这是一道开放式的综合运用练习。虽然一部分学生在组算式的过程中乱凑,而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要求进行数值的分析、估计。如第②题商在2~3,大部分学生会把被除数和除数的整数部分先确定下来,接着去思考小数部分的数。由此来看,这样的训练,既巩固了计算的技能,又训练了估算,学生在选择数字搭配中又经历了有序的思维推理过程。

师:刚才大家采用估算的方法组算式,让我们再用刚才大家总结的方法来估一估下面算式的商的范围吧。

哪几个算式的商大于1,而小于2;哪几个算式的商大于3,而小于4。

①4.6÷2.8  ②8.4÷2.6  ③6.2÷4.8

③8.6÷2.4  ⑤6.8÷4.2  ⑥8.6÷0.25

学生找到了商大于1,而小于2的算式有①、③、⑤;商大于3,而小于4的算式有②、④。要求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略)

师:那第⑥个算式的结果又是多少呢?你觉得这个算式怎样算速度最快呢?

生:应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把除数转化为“1”,这样计算比较快。结果是34.4。

【评析】 这一题组的估算,是对上面总结的估算法的再一次应用和巩固。通过这样的估算,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在题组的最后一题我们特意安排了“8.6÷0.25”的算式,其目的除了对商的估算之外,还要求学生再次应用商的变化规律把除数转化为“1”进行口算,同时这个算式还对引申下一环节的综合应用起到桥梁作用。

3.综合练习。

师:你能用第⑥算式“8.6÷0.25”来编一道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吗?

学生在独立编题的基础上互相交流,教师再组织集体反馈评讲,接着出示以下三个题目,并提出:下面的三个题目,能用到这个算式来计算吗?

①共有8.6千克的牛奶,每个瓶子装0.25千克,一共需要多少个瓶子?

②同学们将一根长8.6米的丝带,每0.25米截成一段,做成圆环,这根丝带可以做成多少个这样的圆环?

③一种车在沙漠中行驶8.6千米,消耗汽油0.25升,照这样平均每升汽油能行驶多少千米?

生:都能用这个算式解决问题。

师:都用了同一个算式,那结果都是“34.4”吗?

生:是的,计算结果都是34.4。

师:是吗?请你们仔细想一想,在小组里互相讨论一下。

得出:第①题35个瓶子;第②题34个圆环;第③题34.4千米。

师:为什么都用同一个算式解决,结果却不一样呢?

生:第①题算出结果是34.4个瓶子,说明34个瓶子还装不下,所以要35个瓶子,用了进一法。第②题算出结果是34.4个圆环,圆环只能做成34个,要用去尾法得出结果。第③题直接算出结果就可以了。

【评析】 三道题能用同一个算式解决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但这三题所呈现的结果却不尽相同,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进一法”或“去尾法”的处理,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师:现在我对第③小题增加以下不同的条件,你还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①照这样计算,4升油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②照这样计算,要行驶17.2千米,需要准备多少升汽油?

③车子经过技术改良后,每升汽油可以行驶48.6千米,这样每升可以多行多少千米?

学生分别列出了以下综合算式,教师让学生展示在黑板上,组织集体讲评。

①8.6÷0.25×4

②17.2÷(8.6÷0.25)  0.25×(17.2÷8.6)  0.25÷8.6×17.2

③48.6-8.6÷0.25

讲评过程(略)。

讲评后,教师要求学生针对以上算式,用递等的方法写出这些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

【评析】 通过增加条件来引出综合应用问题,并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这样的训练过程,能更清晰地让学生看到用两步解答问题与一步解答问题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列出综合算式后自然过渡到了混合运算,要求学生用递等的方法计算这些混合运算,这样又及时巩固了混合运算的技能。

纵观全课,从口算到估算,促使学生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通过用四个数组成小数除法算式到以算式编题,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再引导学生对问题结果的质疑到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抓住联系整合素材,多次巧用题组,借题过渡,使全课获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