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收集《史记》素材

收集《史记》素材

时间:2022-02-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1节 旅行的意义:收集《史记》素材导 航 司马谈 史书 司马迁生平 国家档案 实录历史一、司马迁名片司马迁,汉朝人,一个我们无数次从史学家口中听到的名字。司马迁的一生是围绕着《史记》在编排的,从少年时代读书万卷、研习历史,到青年时四处采风、考察历史,再到中年潜心实录、编纂历史。除了著史,他这一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行万里路的经历,这是《史记》最真实的脚注。可以理解为这是《史记》写作的源起和前身。
收集《史记》素材_文化乐旅——跟着古人游中国

第1节 旅行的意义:收集《史记》素材

导 航 司马谈 史书 司马迁生平 国家档案 实录历史

一、司马迁名片

司马迁,汉朝人,一个我们无数次从史学家口中听到的名字。

他生于公元前145年,姓司马,名迁,字子长。这是大汉王朝盛世“文景之治”的汉景帝中元五年,他的出生地是在左冯翊夏阳县的一个农村,今天的陕西省韩城县南芝川镇。这个地方,东临奔腾怒吼的黄河,北有横跨黄河的龙门山,司马迁曾深为此自豪地说,“迁生龙门”。

生在“龙门”注定了他一生不同于凡人的经历,他不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更被视为中国历史上史学家的始祖,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该书记载了中国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司马迁的一生是围绕着《史记》在编排的,从少年时代读书万卷、研习历史,到青年时四处采风、考察历史,再到中年潜心实录、编纂历史。除了著史,他这一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行万里路的经历,这是《史记》最真实的脚注。

二、旅行目的:考察社会 记录史实

什么是历史?昨天的新闻即是今天的历史,所有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都会被时间磨成历史,新闻是真实的,历史也应是真实的。在古代,没有相机、没有摄像机、没有录音笔,记录往事几乎全靠“死记硬背”和“多番转述”。但大脑的储存空间是有限的,转述者又因各种现实需要不可避免地对事实进行了一定的加工,最后总结历史功过的人往往也只能凭空猜测,主观判断,据此著述。司马迁之前,大抵如此。

考察实录: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

写历史的人通常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掌握大量的资料,司马迁的家族世代为史官不可能不清楚这个道理。司马家族一直做的事就是记载帝王圣贤的言行,搜集整理天下的逸文古事,并通过叙事论理而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借鉴。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撰写一部规模空前的史著,也就是写一部史书。可以理解为这是《史记》写作的源起和前身。由于这个理想,司马谈当上太史令后就开始有目的地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

在父亲的影响下,司马迁早早意识到,要修成这样一部伟大的史书,就需要掌握从古至今的所有历史档案。但那些已有两三千年的往事,早被雨打风吹去,即使有档案幸存,也由于年代久远、跨度较大,部分早已失传或记载有误。这对于史学家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事情。那些曾经真实发生在神州大地上动人心魄的精彩故事难道就不能够被载入史册么?怎样才能完整而生动地记录下来呢?司马迁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实录历史,需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来佐证和填充档案空白。而第一手资料唯有到昔日的历史现场去游览和考察,才有可能获得。很快司马迁就明白了,他必须亲临历史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从民间汲取历史养料,才能做到实录历史。

独立写作:亲临其境体悟更深刻

实际上,以司马迁家族所掌握的史料,他们要完成这样一部史书也不一定非得舟车劳顿地深入历史现场。司马迁本人读的书不可谓不多,司马谈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一直都注意培养儿子“读万卷书”。在司马迁计划“行万里路”之前,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刻苦读书,拜访名师,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历史基础,完全具备一个史官的写作能力,要完成这样一部史书只是时间上的事。

但司马迁明白,如果他仅靠所学知识和所得史料进行常规的史书编纂,那么他以后充其量也只是和所有的“史学家”一样进化为“资深的史学家”,了不起就是“骨灰级史学家”,最终只是他“史官家族”中优秀的之一,安安分分,平平常常,不会给家族带来多大的荣誉,更不会给历史带来惊喜。这不是司马迁想要的,他们的家族已经有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编史经历了,并不差他这一个。

司马迁深知,想在历史的星空中永久闪烁,他必须有不一样的光亮。名师和书本毕竟是属于他人的“二次经验”,若想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应该有自己的亲身体悟和独特视角。这种感受绝非关在书房里翻翻资料臆想就可以获得,只有到历史现场被震撼、被感动,化为亲身体验的爱与恨才会拥有——行走在无数诗句所描述的地方,想象当年的诗人,想象当年的模样,想象彼时的繁荣对比今时的遗迹,下笔之时才会为这座城、这片林、这棵树而动容、而悲哀、而徘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