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挥题组功能

发挥题组功能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第个问题中引出的“196÷39”,要求学生把“39”看成“40”来试商,使学生得出当除数接近整十数时先把它看成整十数来试商。由此可以看出教者对这组算式做了精心设计,在题组中已考虑到了技能的迁移、试商与改商、结果的对比等功能。同时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这一算式进行质疑后,及时提出了延伸的问题,通过被除数依次增加,让学生去思考被除数增到多少时商刚好是“4”。

谢美慧(执教) 陈庆宪(评析)

◎课前思考

人教版原课程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编排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这一单元分为两个小节,前一小节是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包括除数接近整十数的估算);第二小节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笔算除法的第二课时,由于是计算课又是笔算的第二课时,所以在平常教研活动中很少对它进行研究。实际上对于这样的计算课,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掌握计算技能是很值得大家去探究的。从原教材的例题来分析,从情境问题中引出第(1)个算式是“84÷21”,要求学生把“21”看成“20”来试商。但在实际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并不会把“21”看成“20”,而是直接用口算就知道应该商“4”。从第(2)个问题中引出的“196÷39”,要求学生把“39”看成“40”来试商,使学生得出当除数接近整十数时先把它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当然,我们可以按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思路进行教学,但问题是怎样更好地使学生把已学过的技能,自觉地迁移到“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中去,通过怎样的练习使学生能自主地领悟计算方法。为此,我们对本课教学做了如下的改进。

◎实录与评析

1.基础训练、做好铺垫。

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口算、估算出下面两组算式的结果。

学生分别说出结果后,教师又提出:右边这组算式估算的结果都约等于8,你们是怎样估算的?

生:都是把被除数看成160,把除数看成20,用了“160÷20”的口算来估算。

师:在这五道估算中其中一个算式的结果正好是8,你们看应该是哪一个算式呢?

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地找到“168÷21”的结果就是8。

教师随手把这个算式的约等号改成了等号,并提出: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21×8=168”,所以“168÷21=8”。

生2:我是用竖式进行计算的。

师:好的!等一下让你来说一说怎样列竖式计算好吗?

【评析】 口算、估算是笔算除法的主要基础,新课引入时设计这样的题组,既能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基本技能,又为本课探究笔算除法提供了素材。

2.分步探究、领悟方法。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到了用竖式进行计算“168÷21=8”,那你们也能把这个算式写成竖式进行计算吗?

在学生独立笔算后,教师让之前这位学生板演竖式过程。评讲时教师并没有去强调把“21”看成“20”来试商,只分析竖式的书写与计算是否正确。

接着教师又提出:对于这组算式中的“168÷19”与“168÷20”你们还能用竖式算出精确的结果吗?

学生又进行独立计算后,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竖式过程。教师重点针对“168÷19”的竖式,指导学生如何先把“19”看成“20”试商。并指出:除数接近整十数可以先看成整十数来试商。

再接着教师提出:那算式“168÷18”与“168÷22”的精确的结果又应该是多少呢?请你们继续写出竖式分别算一算好吗?

学生又独立用竖式试算,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让两位学生将他们比较典型的试商过程板演到黑板上(如右图)。

师:仔细观察这两位同学竖式的计算过程,你能看懂什么?

生:第一位同学在第一竖式里先把“18”看成了“20”,商8,发现余数比“18”要大,所以写了第二个竖式改成商9。第二位同学的第一竖式把除数“22”看成“20”商8,发现商得太大了不够减,所以写了第二个竖式改成商“7”。

师:你们是否也看懂了这位同学表达的道理呢?(教师引导学生重述以上想法)

接着教师又提出:第一个算式把除数看大了结果商小了,如果能做到第一次试商的“8”与除数的“18”相乘先进行口算,早发现商小就可以马上改商“9”,那只要写出一个竖式就可以了。第二个算式也一样,如果先通过口算,发现商大了马上改商,也会更快一些。

教师再针对这组算式又提出:算式“168÷21”的商刚好是8,当除数比“21”要小时,商应该比“8”要大;如果商8,那一定还有余数;当除数比“21”大时,商应该比“8”要小。

【评析】 在这一组算式中对于“168÷21”,学生通过口算直接得出结果,并且马上要求学生写出笔算过程。对于“168÷20”的竖式计算,学生在上节课就应该掌握,这样对于“168÷19”的竖式计算就会产生技能上的迁移。而且以上这三个算式的商都是8,不需要改商。到了“168÷18”与“168÷22”继续把除数看成“20”去试商,自然会出现改商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教者对这组算式做了精心设计,在题组中已考虑到了技能的迁移、试商与改商、结果的对比等功能。学生在分步笔算这组算式时,随着除数接近“20”的变化,刚好商“8”到商“8”有余数,再到不能商“8”要改商的过程,初步领悟了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方法。

3.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出示下题)

老师带了200元钱来到运动商店买活动器具,根据图中三种球的单价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如果都买足球,最多能买几个?还剩下多少元?

②如果都买排球,最多能买几个?还剩下多少元?

③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继续提出:如果都买篮球,最多能买几个?还剩下多少元?

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写出算式:200÷28、200÷38、200÷42,接着让学生先独立笔算这三个算式后,再对照学生的竖式做如下的反馈交流:

生1:“200÷28”先把“28”看成“30”来试商,先商6,因为28×6=168,200-168=32,说明商“6”小了改商“7”,28×7=196,200-196=4,所以200÷28=7……4 。

生2:“200÷38”先把“38”看成“40”来试商,商5,因为38×5=190,200-190=10,所以200÷38=5……10。

生3:“200÷42”先把“42”看成“40”来试商,先是想到商5,但42×5=210,200减去210不够减,所以要改成商“4”,42×4=168,200-168=32,也就是200÷42=4……32。

【评析】 教师在以上的总钱数与单价的数量上做了精心设计,使第一个算式把除数看大了容易商小了,需要改商;第二个算式把除数还是看大了,但不需要改商;第三个算式把除数看小了容易商大了,又需要改商。让学生借助于具体问题背景,从“商”和“余数”的实际意义出发,来理解笔算时的试商过程,并及时巩固笔算的方法。

(2)题组训练,熟练技能。

①列竖式计算。

152÷43   142÷43   171÷43

学生笔算后,发现以上三个算式的结果都是商“3”,只是余数不同而已。

接着教师提出:在以上三个算式中哪一个算式最容易会先想到商“4”,后来发现商得不对需要改成商“3”?

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做如下的集体交流:把“43”看成“40”,第一个算式看成“150÷40”,不可能想到商“4”;第二个算式看成“140÷40”,也不可能想到商“4”。只有第三个算式,因为被除数是“171”超过了“160”,所以最容易商“4”。

这时教师针对第三个算式提出:现在是“171÷43=3……42”,那被除数增加到多少时刚好商“4”呢?

生:当被除数是172时,刚好商4。

教师随手写出:“172÷434”,并接着又写出:“173÷43”“174÷43”“174÷43”三个算式向学生提出:这些算式又是商几余几?

学生依次说出了商几余几后,教师又提出:被除数增加到多少时它的商还是“4”,而余数是“42”呢?

学生知道了被除数应该是“172+4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手写了“214÷43=4……42”。

②列竖式计算。

142÷28   152÷28   162÷28

学生笔算后,又发现这三个算式的结果都是商“5”,只是余数不同。

这时教师又提出:这三个算式把除数“28”都看成“30”去试商,哪一个算式让你最容易想到商“4”的?

生:我把“142÷28”看成“140÷30”,最容易想到商“4”,发现商小了,改成商“5”。

教师又针对“162÷28=5……22”问学生,在这个算式中,当被除数增加到多少时,它的商刚好是“6”?

生:当被除数增加到168的时候,商刚好是“6”。

③列竖式计算。

72÷39   204÷52   272÷68   457÷57

【评析】 以上练习的前两组都对被除数做了精心的设计,在第①组计算中虽然都商“3”只是余数不同,而第三个算式容易先想到商“4”。同时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这一算式进行质疑后,及时提出了延伸的问题,通过被除数依次增加,让学生去思考被除数增到多少时商刚好是“4”。这样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把除数看小了,容易商大了”,以及在变化中感悟余数的变化范围。在第②组的计算中设计了除数都是“28”,其中的第一个算式是“把除数看大了,容易商小了”的情况;教师再次针对其中的一个算式,引发学生对被除数进行增加,使学生又一次去感悟因被除数变化而引起的商和余数的变化。第③组计算设计了被除数不同,除数也不同的情况,其目的是让学生针对被除数、除数不同的每一个算式进行思考,以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试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又是除法计算中最重要的技能。要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一技能,除了设计一定量的练习外,更需要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去悟出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出现改商。纵观全课,我们为了突破学生学习上的难点,确定以题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对题组做了精心设计,尤其对被除数与除数做了精细思考,有的题组只是被除数的变化,有的题组只是除数的变化,题组中有的算式能很快地确定出商几,而有的算式容易商大了或容易商小了需要改商。其次,谢老师在课堂上较好地把握了动态生成,针对容易出现改商的算式,先让学生进行独立尝试,再组织质疑、延伸。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这些题组的观察比较、试算探究,直至达到真正的领悟,掌握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技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