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何叔衡教育子女献身革命

何叔衡教育子女献身革命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何叔衡,湖南宁乡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何叔衡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何叔衡远离家乡,投身革命事业,但也牵挂着自己的父老乡亲,他教育留在家乡的孩子要多多尊敬老人;赡养老母并在精神上给其安慰;对待亲戚朋友,要站在帮助解救疾病死亡、非难横祸的观点上去行动,而绝对不要做虚伪的应酬。

何叔衡,湖南宁乡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历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工农监察人民委员、中央政府临时法庭主席等职。

何叔衡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他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在紧张而又艰苦的革命斗争中,给子女以无尽的关怀和教诲。

第一,教育子女坚定信念,献身革命。

1927年,“马日事变”后何叔衡同志来到上海,为党创办聚成印刷公司,开展地下斗争,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在这前后,他的两个女儿何实山、何实嗣也来到上海,在印刷公司的一家工厂做工,秘密为党印刷文件。1930年,何叔衡同志回到上海以后,看到女儿担负如此重要的机密工作,就常常教育她们搞地下工作很艰苦,环境也十分复杂,要提高警惕,防止叛徒出卖。他还严肃地要求女儿做好随时为革命牺牲的思想准备,教给他们应付敌探的本领。后来,印刷厂遭到敌人破坏,他的两个女儿和女婿相继被俘入狱,由他一手培养的夏尽冰同志在长沙的大马路上被害。何叔衡同志从报上看到这一不幸的消息后,心中悲痛万分,但他还是强忍着眼泪对大女儿说:“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不应该死在病床上,他一定要死在大马路上。”女儿明白父亲的意思,大滴眼泪夺眶而出,深深地点了点头。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党反动派又开始了疯狂的大屠杀,上海的局势空前险恶,党中央决定让何叔衡同志转移到苏区。临行前,他把自己改写的一首宋诗念给女儿们听:

身上征衣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

风雨登轮出国门。

以此来教育女儿不要想念他,要勇于献身革命。

第二,教育子女在生活中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何叔衡是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他要求子女“绝对不要乞怜、诉苦”,凡事从自身做起,只要能听到看到且又能做到的,不能拖延,不能畏难。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幸福绝不是天地鬼神赐给的,病痛绝不是时运限定的,都是人自己造成的。此理苟不明白,碌碌忙忙,一生没有出头之日。我平生对于过去的失败,绝不懊悔;未来的侥幸,绝不是强求;只是对我现在应做的事,不敢稍有放松。”这些教诲,寄托着他对儿子的严厉要求:对现实人生有益的事才可去做。

第三,教育子女宽厚谦虚,尊敬老人。

何叔衡远离家乡,投身革命事业,但也牵挂着自己的父老乡亲,他教育留在家乡的孩子要多多尊敬老人;赡养老母并在精神上给其安慰;对待亲戚朋友,要站在帮助解救疾病死亡、非难横祸的观点上去行动,而绝对不要做虚伪的应酬。同时,他叮嘱孩子还要时常到长辈和亲戚处走走谈谈,请教待人接物的方法和谋生处世的学问。

何叔衡同志对儿女的教诲,像一团炽烈的火焰,鼓舞着后人严于律己,献身革命,为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青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