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言的本质与功能

语言的本质与功能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关早期语言剥夺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可以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语言,儿童需要学会用语言和他人交流和沟通。有时,语言的参与可能干扰人们对某件事物的学习和记忆。有时,语言的参与则有助于排斥表象和知觉的影响,使儿童正确认识事物。不出声的思维是借助不出声的语言——内部语言进行的。

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所谓符号,可以说是一种信号,它代表着一定的意义,也就是说代表着特定的事物。而一个语言符号之所以能代表一个特定的意义,是因为它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确定下来的。所谓约定俗成,是指某个社会群体经常用某个语音或词语来表示某个事物,日久天长,这个群体里的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音或这个词,于是他们就都用它来表示那个事物。

(一)语言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这种特性对人们的语言学习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1.语言不是自发产生的,人们只有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正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因此,如果一个孩子从未听说过“门”这个词,那么他就不知道他天天都要通过“门”进进出出。当然,这里所说的“教孩子学语言”,并不是指一个音一个词地给孩子讲,“这叫门”,“那是自行车”。很多时候,通过日常的交谈,孩子就能够了解并学会许多的词汇。例如,孩子经常听到妈妈提醒爸爸“把门带上”,“骑车要小心”,再联系到爸爸关门的动作和骑自行车上班的情形,于是慢慢就知道那是“门”,爸爸骑的是“车”。不论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环境,还是通过直接教孩子“这是树”,“那是船”,都是孩子学习掌握语言的基本途径。否则,单靠孩子自己的发展,也许他能形成一套自己的语汇,用来表示自己饿了或渴了,高兴或伤心,但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说出别人能理解的词汇。有关早期语言剥夺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和他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或听不到别人和他人之间的日常对话,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哑巴”。国外曾经发现这样一个孩子,他的父母都是聋哑人,而他的耳朵和发音器官都很正常 ,由于父母都不能开口说话,他们便让孩子天天看电视,期望孩子能从电视里学会说话,结果,孩子的确从电视里模仿了许多词和句子,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几乎不会运用,导致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没有机会学习日常生活所需的语音和词汇,因此也就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所需要的事物或描述周围的事物。

2.语言符号系统具有地域的、民族的,甚至阶层的差异性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存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如汉语、英语、法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在我国疆土之内,也存在着多种不同语言和文字,如汉语、朝鲜语、维吾尔语、藏语、蒙语等;即使在汉语语言体系之内,不同地域也有各自的方音方言,对同一个汉字可能有多种读音。也就是说,同为中国人,同说中国话,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人之间也可能因语言不通而无法交流。因此,为了方便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之间的沟通,在学习本地方言基础上,我们还应该让孩子们学习全国通用语,即普通话。

(二)语言的功能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人们之所以要说话,通常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想法。根据语言学家的分析和研究,人们使用语言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功能:

1.对事物进行描述和判断,如推断——“今晚天空布满星星,明天的天气一定很好”;或者评价——“这幅画画得真好。”

2.提示或对他人的行为施加影响,包括提出愿望、请求、命令、劝告、警告等。

3.表示允诺,如打赌、保证、许诺等;

4.传达自己的情感,包括致谢、道歉、慰问、祝贺、哀悼等;

5.表明自己的态度,如宣战、争辩、让步等。

虽然,在学会说话之前,婴幼儿已经能够通过各种非言语手段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周围人交流。例如,他们通过不同哭声表示不同的需要:有的是饿了,有的是渴了,有的是尿湿裤子;他们还通过表情和身体动作向周围人表达自己的情感:高兴时手舞足蹈、喜笑颜开,不愉快时眉头紧皱、四肢乱动……但是,没有语言参与的交际总是很有限的,通常只有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的人才能识别不同哭声的特定含义,而且也常常闹误会,不能使孩子的需要及时得以满足。当孩子学会说话之后,他们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这会大大减少“误会”发生的机会,使孩子的愿望能及时被大人觉察,并得到满足。

对于已经习惯于主要依靠语言进行交际的成年人来说,我们很难想象,没有语言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身体不舒服说不出;心里难受说不出;有高兴的事不能说出来与他人分享;想请别人帮忙却不知如何表达……可以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语言,儿童需要学会用语言和他人交流和沟通。

二、语言与个体心理发展的关系

(一)语言对其他认知活动的影响

1.人们对事物的知觉和记忆受语言的影响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的知觉和记忆。例如,在英语和汉语里,雪就是“雪”,而因纽特人对雪却有12种不同的称呼,包括正在下的雪、铺在地上的雪、半融化的雪、被风吹起来的雪,等等。正因如此,在因纽特语言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对雪的认识和知觉,远比英语或汉语环境下的孩子要丰富。也就是说,在我们眼里没什么分别的各种雪,在因纽特人眼里是各不相同的。

有时,语言的参与可能干扰人们对某件事物的学习和记忆。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人都看一幅图,画的是一条直线连接着两个圆圈(○——○)。实验者告诉第一组说这是“眼镜”;告诉第二组说这是“哑铃”。然后让两组人凭记忆画出这个图形。结果两组都没能准确画出原图的样子,第一组画的比较像眼镜,第二组画的则更像哑铃。有时,语言的参与则有助于排斥表象和知觉的影响,使儿童正确认识事物。我们知道,7岁之前孩子几乎没有形成守恒概念,同样多的水,在他们看来,装在细长的瓶子里和装在粗短的瓶子里,就是“不一样多”。因为他们主要依据自己所看见的水平面作出判断。但有实验表明,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5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完成液体守恒的判断。例如,在孩子面前给两个标准杯加入同样多的水,旁边再放一个同样高但直径比较大的空杯子。然后,用一块板子挡在三个杯子前,只露出杯子顶部。实验者将一个标准杯里的水全部倒进直径比较大的杯子里,要求孩子回答标准杯和直径比较大的杯子,哪个里面的水比较多,最后,撤掉挡板,再让孩子判断哪个杯子水更多。结果发现,在撤掉挡板之后,5岁左右的孩子能坚持有挡板时的正确回答,并说明理由。

2.人类的高级心理机能离不开语言

“先画个太阳,再画两个小朋友,再画一只小猫……”当孩子画画的时候,我们常听见他们喃喃自语。他们是在用语言计划自己的行动顺序和过程。有时,他们也会用语言提醒自己画错了,要修改,如“不对不对,这一笔画弯了……先擦掉……对了,该这样画。”成人在面对复杂而困难的任务时,往往也会像孩子一样,自言自语,进行“出声的思维”。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很少自言自语,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但这并不意味人们可以脱离语言进行思维。不出声的思维是借助不出声的语言——内部语言进行的。

心理学上认为,思维是人类所独有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对事物的间接而概括的反应,尤其是抽象逻辑思维。和儿童期典型的感知运动思维及具体形象思维不同,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可以被称作“语言的思维”,因为它所借助的工具是内部语言,而不是外在的动作或具体的形象。正因为如此,语言的贫乏可能导致思维的贫乏,语言的丰富则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对双胞胎兄弟的教育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一对5岁半的双生子,由于他们长期共同生活,彼此形成默契,不需要说准确的话语便能达成相互交流,因此他们的语言发展非常迟缓,词汇和句子很贫乏,常常出现语法错误,难以和周围其他人沟通。同时,他们的活动和同龄孩子相比也显得很幼稚,他们不参加孩子们的角色游戏,不会画图或搭积木,只会一些低龄孩子玩的简单操作活动,或在纸上乱涂乱画。后来,心理学家把他们俩分开,这使他们不得不学习用准确的语言和其他人交流。三个月之内,这对双胞胎兄弟的语言发展很快,形成了比较完善而丰富的言语。同时,人们也注意到,言语行为的发展使兄弟俩的活动方式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他们开始和同伴一起玩角色游戏;开始画一些有内容的能够被人理解的图画;开始尝试用泥塑造某些形象……总之,出现了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以及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形式。这表明,语言的发展促进了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

(二)语言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认知材料

首先,语言为人们提供大量的间接经验。对于人们无法直接感知和认知的事物,如远古时代的生活方式、国外的风俗人情,以及别人脑子里的梦想等,人们可以借助语言或文字描述来了解。可以说,语言所代表的经验扩展了人们的认识空间,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迪着人们的思维,使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幼儿还主要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直接感知认识世界,但他们的间接经验在不断增多,而且间接经验对开启他们的智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语言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认识对象。当我们和别人交谈时,我们要感知自己和别人说出的语音和词汇,理解其中的意思,评价别人说的话是否恰当是否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感知能力以及分析和判断等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可见,让儿童学习和掌握语言,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对于促进儿童思维发展,提高儿童运用语言进行思维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