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升课堂时间的质量

如何提升课堂时间的质量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和学生的五种感官都受环境的影响,外在的刺激物在不断被接收、监视、处理。这种种数不清的刺激物不断地,几乎是时时刻刻地进入每个人的感官中。多数情况下,集中注意力就是利用意志抑制所有的感官输入,只关注一两个刺激物。当与别人接触所带来的压力,或者是抑制无数刺激物的精力让人不负重荷时,人们需要摆脱当前的环境进入一个不需要抑制力、比较安静和平的氛围。

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的另一个方法是观察人们在教室里是如何相互合作,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

经验丰富的老师都知道即便是在行为窗里无问题区或教与学区,有时问题仍然会发生。即便师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貌似正常,但是有些事可能发生,随即引发问题。比如,一个学生无故打了另一个学生,另一个学生朝同学吼叫道让她自己待会儿,老师突然意识到之前注意不到的噪声正逐渐变得令人烦恼不已,无法继续工作。只有当我们仔细观察教学环境的性质时,才能开始理解这些行为并给予有效的处理。

在无问题区可以进行教学的时间,存在三种可利用的时间:(1)分散精力的时间;(2)个人时间;(3)最佳时间。

为什么分散精力的时间引发问题

教室是活跃的地方!如果二三十多个人拥挤在一个相对小的教室,自始至终保持鸦雀无声,一动不动,那简直是不可能的。教师和学生的五种感官都受环境的影响,外在的刺激物在不断被接收、监视、处理。这对老师和学生意味着什么呢?下面是小学教室中常见的一种情景:

老师与六个学生围桌而坐指导朗读。六个学生手上都有老师发的材料,这些材料是用来帮助学生掌握单词、发音与词汇技能的,他们轮流大声朗读。在教室的其他地方,另一组学生正在做一个艺术作品,小声讨论着剪贴画应该放在哪个位置;还有一组学生在数学角使用数学资料,喧闹地丢掷一些物品,然后又激动又惊喜地大呼他们发现了背后的工作原理。其他学生有的看书,有的在用电脑,有的削铅笔,有的在课桌里找东西,有的咳嗽,有的交头接耳,交换蜡笔(“让我用你的红蜡笔——我的断了”),还有的相互协作完成任务或项目。

教室里每个人都被各种各样的刺激物包围—身体的气味,新削的铅笔屑味,入眼的人影色彩,说话声,挪动椅子声,呼吸声,使用、玩耍、移动物品的声音,坚硬的椅子的感觉,画画纸、蜡笔以及颜料的质地,剪刀沿着折线剪动的锋利……这种种数不清的刺激物不断地,几乎是时时刻刻地进入每个人的感官中。

随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他们学会了屏蔽哪些噪声、感觉、视野,忽视哪些气味。不注意这些刺激物(抑制意识)也需要耗费精力。多数情况下,集中注意力就是利用意志抑制所有的感官输入,只关注一两个刺激物。研究表明,即便是很有动力的成年人一次精神集中也不过20多分钟,青少年专注的时间通常更短,到最后学生用来抑制意识的精力就会耗尽。这时学生突然意识到她在流汗,或者一个姿势坐久了双腿都疼了,别人靠她太近太拥挤了,数学角的那群人太吵闹了,她觉得别人的行为都让她不高兴,一气之下大喊:“走开!”“让我一个人静一静!”抑或,“这儿太热了!”她控制精神分散(和混乱)的能力已达到极限。现在她需要满足另一个需求—解除超负荷的感官刺激,解除分散精力的时间。

现在我们再来思考图6-1里所熟悉的行为窗。我们已在无问题区(教与学区)位置(1)里放上分散精力的时间,位置(2)和(3)代表老师和学生在教室经历的另两个时间:个人时间(2)和最佳时间(3)。

为什么个人时间至关重要,如何获得

图6-1中位置(2)代表的这个时间,表示感官输入的减少。当与别人接触所带来的压力,或者是抑制无数刺激物的精力让人不负重荷时,人们需要摆脱当前的环境进入一个不需要抑制力、比较安静和平的氛围。学生和老师有时同样需要独处,即在一个感官输入显著减少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需要去应对其他人。

如果个人时间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变得急躁、敏感,难以相处;再不就以“不合理”的途径以获得个人时间,诸如上课期间陷入幻想,或者表现实在太差被请出教室,被送回家或送到辅导员办公室。教师们一再反映,最难熬的时间是下午最后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此时大部分学生和老师的精力已经用尽,无法再忍受别人的干扰和教室里的混乱。

认识到这种重要需求的合理性很关键:每个处于学习环境的人必须有个人独处的时间,远离喧闹人群,沉思默想,关闭大脑,养精蓄锐,这时不需回应任何人(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任)。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每个人对个人时间的需求也不相同;并且对于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需求也不同。常常,教师和学生只需离开复杂的教室环境,在外面待几分钟,就能奇迹般地给教师带来处理分散精力的时间的精力。

教师效能训练课上的讲师与教师们用头脑风暴法,创新思考了几种自助以及帮助学生满足个人时间重要需求的方法。方法可能无穷尽,下方是几条建议:

为什么最佳时间至关重要,如何获得

图6-1里的位置(3)代表最佳时间,表示人际间的关系,或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些证据表明,人际间的相互交流只发生在两人之间,最多三个人。你可以通过观察群体中的人来验证这个假设。注意,一大群人可以接受一个讲话人、表演者、讲师的单向沟通,但是,需要密切交流的时候,人们就会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

观察四人或超过四人围坐的餐桌,通常是两两聊天,或者三人聊天,剩下一个人被冷落。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强烈的交流需求,我们寻求小团体从而来满足这一需要。教室里与学生关联最大、对学生意义非凡的人当然是老师。在行为窗里的教与学区,当学生与老师一对一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常常挑起事端或制造机会,使得一对一的关系必定能出现。那么这个行为位于哪一部分?当然在教师拥有问题的区域。换言之,许多学生的恶劣行为是假装的,目的是要与老师交流互动,即便这是个负面的、令老师生气的互动。

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一对一的交流,如果拒绝合理化满足这个需求,将引发学生用“不合理”的方式寻求满足。

教师有时说,“我没有时间一一会见学生。”常常这句话弦外之音是“我觉得负担太重了”。教师常常认为自己负担太重,部分原因是认为所有学生的需求、才能、能力是一样的。很显然,老师不可能每天跟30~150个学生单独面谈。不过幸运的是,那并不是每个学生的需求。有几个学生可能时常需要面谈,其余的几乎没有个别沟通的需要。另外,不同的学生,面谈时间的长短也非常不同。大部分学生知道要和老师单独会面,都不愿立刻就去满足这个需求,有时拖延很长一段时间。而学生彼此之间对最佳时间的需求同样如此。否则,大部分课根本无法教下去。

许多难以承受教学之重的老师坦承,他们用了大把时间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换言之,老师们没有安排时间去积极地与学生交流,而是当学生出现问题之后,花时间甚至是更多的时间与他们交流。在那个时候,师生关系不受到严重的损害就是万幸的了。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可以建立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必须在无问题区创造与学生一对一相处的时间。

加利福尼亚州的拉梅萨市,一位五年级老师要教38个学生的大班,其中不少学生被认为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且在特殊班的候补名单上,这位老师决定用改变课堂环境的办法帮这些学生满足个人时间和最佳时间的需求,期望他们能在分散精力的时间里有更好的课堂表现。老师找来了包装冰箱的硬纸板,他和学生用这个在教室里建了一个小房子(这项工作本身不仅给学生上了一课数学与科学课,建成的“房子”还是一件艺术作品)。纸板房子作为个人时间所需的静思场所,以及两三个学生谈话的地点。这个空间的使用规则很简单并且全班同学一致赞成:(1)任何人不得在这里做可能对他人不利的事情;(2)当房间被占用时,不经占用者的允许不能进入。

为了腾出空间来搭建这样的房间,教室里不太经常用的物品就被清除了。教室的范围也扩展到了教室外的院子或草地,一些更吵闹的活动可以在那里举行。

这个老师还建立了一个远离教室的空间,学生可在此“释放压力”,如果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在那里来回地跑,或者大声喊叫。

他还针对每个学生设立了一对一的时间表,时间表保持弹性,总的来说允许老师与每个学生每两周至少有15分钟的交流时间,在此期间老师和一些学生会见数次,而和其他学生只见一次。

几周内这个潜在的“肇事”群体之间的摩擦减少,矛盾冲突减少,比其他学生人数、存在学习障碍人数更少的班级明显多了份关爱。他们统考测试的成绩都在学区五年级平均成绩以上,这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最引人注目的是,数周之后,这个班开始以大班教学的形式有效运行了起来。

这个班的问题绝不是全部解决了。有严重神经机能障碍的学生仍然遭受这些问题的折磨。“学习慢”的人常常落在“反应快”的同学后面。但情绪“烟雾”少了,学习时耍滑、紧张、愤怒和失望的情况不见了,多数情况下课堂氛围变得关爱温暖和充满理解。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接受他们和同伴的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