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乐观方式批评孩子

以乐观方式批评孩子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度批评会给孩子造成过度的内疚和羞辱感,超过了使孩子改错的度。其次在批评孩子时应采用乐观的方式,而乐观的方式要求批评恰如其分。

第三十六招 以乐观方式批评孩子

乐观是一种性格个性倾向,指人的精神愉快,能看到事物比较有利的一面,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观的态度是高情商的一个重要的具体表现或指标。乐观不仅是比较迷人的性格特征,而且能使人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产生免疫力。研究发现,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性格,这种性格也是可以培养的。

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正确与否,明显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过度批评会给孩子造成过度的内疚和羞辱感,超过了使孩子改错的度。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不应把错误夸大成永久性的过失。乐观的方式还要求父母实事求是地解释问题,指出犯错误的具体原因,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变。

要培养孩子乐观的态度,家长首先应该具有乐观主义精神,充当孩子模仿的表率。其次在批评孩子时应采用乐观的方式,而乐观的方式要求批评恰如其分。

那么,如何以乐观的方式批评孩子?

以下是劳伦斯·沙皮罗描述的具体事例,相信家长可以从中感悟到成人乐观或悲观的态度对孩子情感能力发展的影响,并及时调整自己批评孩子的方式,以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8岁的苏茜准备与朋友去野餐,尽管父母三次要求她出去前把房间打扫干净,但她还是把父母的话当成耳边风,房间里乱得一团糟,自己却出去了。那天早晨正好有位房地产代理商要来看房子,因而当看到苏茜的房间还没有打扫时,父母非常生气,不得不匆匆忙忙地替苏茜打扫了房间。那天下午苏茜回家后,母亲满脸怒气,立即把她带到卧室,告诉她自己为什么生气。

如果此时母亲采取的是乐观的方式,她可能会说:“你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我们非常生气。”

“我们跟你讲过三遍,要你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但每次你都拖拖拉拉,就是不动。”母亲的批评是肯定的,并且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母亲准确地描述了所发生的事情,并把苏茜的问题说成是暂时性的。

“今天有房地产代理商要来,你不打扫自己的房间,我们就得替你做,结果耽误了其他重要的事。保持你房间的干净、整洁,是你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我们的。”

母亲只是描述了所发生的事情、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她的责备是正确的。

“我要你在你自己的房间里呆15分钟,好好想想我说得对不对。然后告诉我,今后你将如何保持房间整洁,保证这类事不再发生。至少要写出三条解决问题的办法。”

15分钟是8岁孩子考虑问题比较合适的时间,苏茜的母亲给她布置了一个很实际的任务,用这种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合适的。

如果母亲采取的是悲观的方式,则母亲可能这样开始说话

“你为什么总是这么不体谅人?你的行为把我气疯了!”

“总是”一词意味着问题很普遍,而且永远不会改变。母亲的情感反应太过分了,会给孩子造成太多的内疚感。

“我跟你说过无数次,要你保持房间干净,但你从来就不听!你是怎么啦?”

母亲把问题说成是普遍性的“无数次”,永久性的“你从来就不听”,借此让孩子产生内疚。她还进一步暗指孩子性格中就有某些缺陷。

“今天早晨房地产商来了,几乎是一场灾难!人们说进屋的第一印象会造成天大的不同。你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了一位难得的代理商,会使房价降低几千美元。这就意味着我们买不起新房子了!”

苏茜的母亲把事情描述成一场灾难,她暗指苏茜的一次疏忽很有可能会毁掉全家的生活。

“现在我要你呆在房间里,好好想想你干的一切。”

这种惩罚是不确定的,没有针对性。苏茜有时间来思考,产生内疚,却没有机会学会或做些什么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不同的批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提示我们即使批评孩子也要采取乐观的态度,使孩子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养成乐观的性格,从而使他们对生活中的许多困难具有免疫力。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笑口常开,然而人生总会遭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惟有让孩子拥有开朗的性格,才能使他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都可以在脑海中产生“正面思考”的模式,乐观进取地迎接挑战。

美国印地安纳波利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建议家长遵守以下两项原则,第一项原则是批评孩子时要“就事论事”,第二项原则是家长要养成“以乐观态度来解释问题”的风格。她表示,当家长对孩子又吼又叫,或经常唉声叹气,孩子的性格就会逐步退缩消极;而当爸爸妈妈以通情达理、积极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孩子才会有机会将性格渐渐地调整为开朗乐观。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工厂曾经失火,近百万美元的设备化为乌有。67岁的爱迪生闻讯赶到火灾现场,员工们认为面对废墟一片,他一定会暴怒至极。但爱迪生表现得非常镇静,甚至还笑着说:“这场大火烧得好哇,把我们所有的错误都烧光了,现在可以重新开始了。”他的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件事情的好坏,取决于当事人对它的态度。意志坚强的乐观者面对诸多问题,总是抱着仍有可为的态度,遭遇变故会变得更加坚强。正如爱迪生的一句名言:“我的成功乃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要培养孩子乐观的品质,父母首先必须有乐观的思维方式。父母在处理自身问题和家庭问题时的乐观态度,对孩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养成乐观品质。如果这会儿下雨了,就要引导孩子说“下雨了”,而不要说“该死的天,又下雨了”。因为这样说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当然,就算说“太好了,又下雨了”,也不能使雨发生任何改变。可是如果这样跟孩子说,情况就会大不一样:“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鸟在歌唱,小草也在歌唱,它们都得到了雨的滋润。”这样就会把快乐传递给孩子,让他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目前,现代家庭教育却往往忽视了这一方面的培养。孩子的情绪变化直接影响着其求知欲、智力及上进心的发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他们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需要社会、家长和孩子自身的努力。只有用乐观的情趣才能克服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消极悲观的态度不可取,用乐观的精神对待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