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节好课的品质

一节好课的品质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这一节课呈现出了一节好课的应有品质。首先看这一节课学生的状态。这种自主是在学生较为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达成的。这与梅老师课堂的起课艺术紧密相关。在这一节课中,这样的精彩随处可见。其次我们看这一节课活动的品位。这极大地纠正了文言教学忽视文化常识教学的偏差。活动充分的另一指向,是朗读充分。这正是这一节对联活动课带给学生最大的益处。

——研读《卖油翁》

丁卫军

文言文,教师怕教,学生怕学。于是,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师死教,学生死学,了无生气。这里的“死”主要表现为教师以串讲为主,学生以背诵翻译为主,直接指向应考之需,摧毁了文言文应有的教学价值,割裂了文言文应有的情趣,败坏了文言文本有的韵味。梅洪建老师执教的《卖油翁》一课,如一抹春风,催开万紫千红,让我们看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别样风景。

《卖油翁》是一篇传统篇目,文字精短,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常规教学无非就是读读、译译、说说、背背而已。梅老师不同寻常的处理完全切合了文本应有的教学价值和学情需要。同样,这一节课呈现出了一节好课的应有品质。

首先看这一节课学生的状态。一节课当然要观察教者的教学机智,但我们更要看学生的状态,这是一节好课的最根本的归旨。

一是自主。这种自主是在学生较为轻松的课堂氛围中达成的。我们似乎感受不到一般公开课的精神的紧张,感受不到情绪的压抑与局促。这与梅老师课堂的起课艺术紧密相关。梅老师轻拿轻放给学生营造了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轻拿在读课文,肯定初读之牛;看注释,看能否读得更好,读出语气。轻放,因为是刚刚接触课文,暂不作评价,先看看是不是了解了文章的大概意思。

二是自由。高超的教学艺术往往表现为无痕的引导,着意的开掘,激活学生的思维。

师:好,用北方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现在呢,我出一个难题来考考大家。请问:这篇文章是关于谁和谁的故事?注意,分别用三个字回答!

生2:陈康肃、卖油翁

生3:陈康公、卖油翁

生4:康尧咨、卖油翁……(大家争论不休)

师:看来,卖油翁没问题,前面那个人争议比较大。请大家看看注释1,本文选自?

学生们看注释: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有删节。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谥号文忠,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宋代文学家。

师:明白了吗?

生5:明白了,这个人叫陈尧咨,康肃公是他的谥号。

生6:应该是康肃是他的谥号。

看这一段对话,教师没有牵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自读自辩,在争论中及时给学生一个支架——提醒学生看注释,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学生思维的自由,在老师的点拨中走向了深入。“用三个字回答”,这个小小的台阶,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自由的含金量。

三是自信。宽松的氛围,自由的思维,让学生学得自信自得。

生8:老师,他说卖油翁卖油不对。(老师眉毛一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这篇文章中主要讲的不是卖油翁卖油,而是卖油翁倒油。

生9:要用文章里的字,卖油翁沥油比较好。

买油——倒油——沥油,一字之差,我们看到学生思维的流程。这种精细的推敲,一方面也许得益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在于学生内在的表达自信。在这一节课中,这样的精彩随处可见。

其次我们看这一节课活动的品位。“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我亦无他;卖油翁沥油过钱不湿唯手熟耳,陈尧咨疑之忿然对之笑而遣之。”当这两副精致的对联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无不为之惊叹:怎样一个“巧”字了得!

恰当的学习支架。对对子作为课堂演进的载体,不仅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为深度开掘对文本的理解搭建适合学习的支架。对对子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课堂对话的摇曳多姿,灵动生气。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学习的兴奋状态之中,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师:请大家再齐读一遍课文,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齐读)

生13:我发现了,那就是他们自我的认识态度。

师:聪明!

生13: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

生14(立即站起来):卖油翁沥油过钱不湿,熟能生巧。

生15:熟能生巧不行!人家“以此自矜”是自己的感觉,“熟能生巧”是我们提炼出来的。我觉得换成“唯手熟耳”比较好。

师:你能给我解释一下“矜”和“耳”的意思吗?

(生15低头看注释)

师:别看注释,根据文意猜。

生16:骄傲的意思吧,因为“唯手熟耳”表明了卖油翁很谦虚,那陈尧咨肯定就是骄傲。

师:确实很聪明!注释是“夸耀”的意思,其实也就是骄傲。大家笔记记一下。那“耳”呢?

生16:语气词,罢了。

师:太好了。(一边板书:以此自矜、唯手熟耳)(一顿)嗯——如果我想把对联继续写下去,大家想想应该写什么呢?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学生阅读中的发现。精彩的是答案的丰富性。“熟能生巧”到“以此自矜、唯手熟耳”的玩味推敲在教师的相机点拨、生生之间的对读互动中有了高品质的达成。

有层次的活动推进。对对子的过程之妙不仅仅在于形式的新颖,更在于过程的层次。教者的语言极为精练,但较好地开启了学生思维。

师:呵呵,真好,还是很工整的对联,要不我们这节课就照着你的对联写下去?

师:……嗯,听你的,能用文章字句的就尽量用,不能用的就尽量创造工整的字句好吗?

师:我认为这个对联不能就这么结束了,还缺点什么?

师:呵呵,你着什么急嘛!我们还能根据课文内容继续写下去。

师:那接下来,这个对联应该怎么写下去呢?……请大家再齐读一遍课文,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师:……嗯——如果我想把对联继续写下去,大家想想应该写什么呢?

师:这个问题可能比较难,我来提示一下: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斗争”有几个回合?根据斗争把文章划分为几个层次?小组讨论划分一下。

主要事件,射箭(沥油)水平的评价,自我的认识态度……教者启发学生步步深入,不断发现。学生在一个个新发现中,思维不断攀升。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的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但这种主导的目的不只是告诉学生一个结论,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因此这样的课堂动静相生,活而不乱。

三看这一节课学生受益的多少。课堂设计无论多么巧妙,课堂状态无论多么活跃,这都是课堂生态的外在表现。一堂课最终还要看学生获得了什么。我们说这是一节好课,就在于这是一堂高效的课。

积累丰富。我认为,必要的文言语法、文言词汇积累,应该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帮助学生自觉积累文言文的基本词汇,积累学习文言的基本方法等都是文言文教学的要义,尤其是对初中的学生而言,这项任务需要长此不懈地抓下去。说得功利点,为学生更长远的学习打下基础。梅老师深谙此道,如对文言虚词“而”的教学,梅老师教给学生辨别“而”字表修饰的方法,要言不烦,通俗易懂。又如关于“谥号”的教学,大多老师都是一读而过,梅老师却作了丰富的资料补充。这极大地纠正了文言教学忽视文化常识教学的偏差。文言文本中包藏的大量古文化常识在实际教学都被忽略了,使得文言文教学失去应有的文化韵味。

活动充分。这无疑是一堂充满欢声笑语的“热闹”课堂。有人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有过于“圆滑”之嫌。在我看来,正是教师的冷幽默,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和学生“玩”语文又何尝不可呢?重要的是,学生和老师在这充满情趣的“玩”中,焕发了生命的活力,给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一副对联,犹如一条紫藤萝的藤蔓,那些生动的活动场景犹如一朵朵绽放的紫藤萝花,串联在一起,璀璨动人。学生正是在充分的活动中训练了思维,丰富了积累。课的第三部分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推敲横批中完成了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探究。在这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收获的是思维角度的选择、思维方法的运用、表达精准的洗练。

活动充分的另一指向,是朗读充分。无论是完成对联,还是添加横批,每一个活动梅老师都提醒学生回到文本中去,在充分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提升。让学生明白读懂文本的前提是朗读文本。

充分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归纳概括,如何精准的表达。这正是这一节对联活动课带给学生最大的益处。

研读梅老师的这一节课,我的收获不仅于此。当然,就这三点,我表达得还不够充分,但愿能触发一些思考。

专家简介

丁卫军,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江苏通州市石港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办公室主任,兼任通州市白兰中学校长。首届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名师第二梯队培养对象,南通市“教坛新秀”,通州市学科带头人,通州市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南通市新课改初中语文中心组成员、南通市中考命题组成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