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关传播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

公关传播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再传播”中传播恰恰相反的事实和意见;在行动上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在情绪上激动失控或出现不正常的冷漠态度,这就是逆反信号。其特点是公众的思维、舆论、“再传播”及行为指向与公关传播正好相反或相对,并且在“对抗”中强化对公关信息传播的抵制行为,使公关信息流通受到阻碍。逆反信号出现时,公关活动应立即停止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1.公众在整个公关传播过程中,既是信宿又是信源

从公关的正向传播过程来看,公众处于这一过程的终端,是公关信息传递的目的地——信宿,公众对公关信息的实际接收情况决定了公关活动的成败。

从公关的反向传播过程看,公众处于这一过程的始端,是公关信息再次传递、阐释和扩散的出发点——信源。公众并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接收器”,而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社会群体,在它们的内部不停地进行着公关信息的第二次、第三次传播。凭借这种传播,公关效果不断放大,公关信息不断回流,公关方案也不断完善。

2.公众是公关传播活动的制约因素

公关传播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影响和获得公众,而公众的各类需求是推动公关传播活动的一个直接原因,并在具体传播活动过程中起着制约作用。西方传播学理论中有一个受众选择信息或然率的公式:

信息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该公式表明公关对象希望以最省力、最便利的方式,满足自己的信息需要,这就给我们的公关活动造成了强大的推动力,同时,也在公关活动中起着制约作用。

3.公众是公关方案的最终完成者

西方在文学上有一种接受理论,这种理论把一切没有经过读者阅读和检验的作品称为“文本”,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思维参与和检验,并经过具体的接受以后,才能成为作品。

对于公关活动来说也是如此,人们策划出的公关方案仅仅是一纸“文本”,只有经过公关方案的实施才最终完成。

4.公众信息反馈会影响公关传播活动的继续进行和深入展开

在公关传播过程中,有以下3种公众反馈信号:

第一种,强化信号。

一项公关传播活动展开以后,公众以肯定欢迎的态度奔走相告并积极见之于行动,这是强化信号。强化信号反映出公关传播产生了积极的正效应。它表明了此项公关活动适应了公众的心理,满足了公众需求,并表明了对这类活动的再需求。强化信号出现时,公关人员应该乘胜追击。

第二种,干扰信号。

在公关传播中有两种情形的干扰信号:一是公众行为与传播内容不一致的干扰信号;二是公众对信息的理解、评价产生了“歧义”现象,公关信息“再传”时出现“变形、失真”,这两种情形的特征是受众的思维、舆论、行为指向背离公关内容和传播目的,而呈侧面、背向状态。在这样的情形下,公关信息流通渠道不畅,公关传播的作用被削弱、抵消,甚至可能出现负效应。干扰信号出现时,公关人员必须及时调整公关方案,以迎合公众的需要。

第三种,逆反信号。

当公关方案实施后,公众对传播的内容作出与传者本身正好相反的理解和阐释。在“再传播”中传播恰恰相反的事实和意见;在行动上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在情绪上激动失控或出现不正常的冷漠态度,这就是逆反信号。其特点是公众的思维、舆论、“再传播”及行为指向与公关传播正好相反或相对,并且在“对抗”中强化对公关信息传播的抵制行为,使公关信息流通受到阻碍。逆反信号出现时,公关活动应立即停止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