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自然共济

与自然共济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却不应如是。与自然共济、学会在发展的同时与自然相协调,这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天人关系。我们的先祖其实早已有着与自然共济的天人观。近年来,城市夜间璀璨灯火所引发的“光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目前,部分美国城市采纳了学者的建议,开始追求有效照明,避免无谓的光污染。与自然共济,是为了人自身的长远发展,却并非仅仅为人。学会与自然相处,我们当与自然共济。

与自然共济

文/张允达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辐射危机,让世界各地的人都对科技文明的脆弱有了深刻的体验。我们掌握了越来越多“改造自然”的手段,长久以来也习惯了将人类定义为自然的改造者。然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却不应如是。与自然共济、学会在发展的同时与自然相协调,这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天人关系。

我们的先祖其实早已有着与自然共济的天人观。两千年前中国人创造的都江堰四六分水的治水法,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堰,意味着因势利导,在实现人的引水目的的同时,又不违背水的自然本性。这样一种质朴和谐的自然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人类心中开始逐渐淡漠。我们太多地看到科技创造的奇迹,便误以为我们已经强大到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然而,自然法则一次次地证明了它的不可逾越。从核辐射到墨西哥湾中被石油黏住的绝望的飞鸟,从异常的气候到逃脱不开的灰色烟尘……

如今,我们开始审视自己所持的自然观,重新思考如何让科技为人类的长远发展服务。近年来,城市夜间璀璨灯火所引发的“光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人体、动植物的生物节律,因为缺少了黑夜,而受到了生长发育、迁徙繁衍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能让人仰望星空之处已越来越少,人们不再能从星空感受到深深的敬畏,产生对人生哲学的深思,不再能从中获得艺术最宝贵的灵感与启悟……

所幸的是,世界各地的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目前,部分美国城市采纳了学者的建议,开始追求有效照明,避免无谓的光污染。为路灯加上遮光罩、在高速公路边沿安装荧光板,鼓励高层建筑采用避免光污染的特殊设计……满天星辰重回浩瀚天际,昭示着一种美丽的协调。

与自然共济,是为了人自身的长远发展,却并非仅仅为人。我们孕于自然,由自然哺育,这样一种紧密与亲近,本不该扭曲成对财产、工具的占有与肆意利用。重塑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唤回人类对天地本身的爱与归属,道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环保卫士”张正祥守望滇池30年,对采矿、破坏水源的现象拍照取证,几进京城上访。幼年失去父母的他,渴了便饮滇池水,饿了便从池边采野菜野果吃。他说,他不能离去。他用确凿的事实告倒了160家向滇池排污水的企业和近40家采石场,守卫了一方水土之清之纯。是爱让坚韧与责任绵延。当人真正深爱着生养他的天地万物,尊重他亘古的性灵与永恒的法则,他才会在自己的每一步发展中都用心去考量自然将会承载多少。

近来英国政府受乐购公司“食品碳足迹评估”的启发,发起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用于评估市场上多种消费品的能源消耗情况。多么令人赞叹的生态透明!它把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庞大人群拉入了对于自身所引发的生态影响的恍然与思索中。生活中看似源源不尽、永无枯竭之日的一切,很容易令人健忘,忘记自然承载能力的限度与客观法则。而对于自然的关注则让人在不断加深的认识中,探得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最终,不管是对人类社会运转与自然的关系,还是对自然本身的深度理解,都会让人类寻回对于自然的那份爱与尊重。

人与自然不应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我们所改变、施加的一切,终将回到人类自己身上。而我们自己也终是生长于、归于天地的怀抱。学会与自然相处,我们当与自然共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