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理解与分析(共分)

理解与分析(共分)

时间:2022-09-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五、理解与分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焉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入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请回答:

1.“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这三句话是这篇文章反驳的观点。而这三句话轻重不同,中心是什么?这三句之间是什关系?哪些词语显示了这种关系?

 

孟尝君能得士。递进关系。以故、卒。


2. 作者认为孟尝君是什么样的人?作者从哪两方面论证?

 

特鸡鸣狗盗之雄耳。从“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和“鸡鸣狗盗之入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两方面来论证。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应未闲。(李白《关山月》) 

请回答:

3. 这首诗歌属于什么体裁?

 

乐府诗。


4.边塞诗的内容一般包含三方面:异域风光、怨恨战争、思念家乡。分别指出哪些语句表达了上述内容。

 

异域风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怨恨战争: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思念家乡: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应未闲。


5. 李白诗歌风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首诗歌哪些部分最能显示李白诗风?简要说明。

 

雄奇飘逸,想象奇特。描写异域风光的部分最能体现李白诗风。“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庞大,异域何其粗犷。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我在五十年前,完全没有懂得这一段话的“诛”正是中国专制体制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我在那时候抱着“破除迷信”的热心,所以拥护“四诛”之中的第四诛:“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我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第四诛的“假于鬼神……疑众”和第一诛的“执左道以乱众”的两条罪名都可以用来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注意到郑玄注里用了公输般作“奇技异器”的例子,更没有注意到孔颖达《正义》里举了“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的例子来解释“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故第二诛可以用来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也可以用来“杀”许多发明“奇技异器”的科学家。故第三诛可以用来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我在五十年前引用了《王制》第四诛,要“杀”《西游记》、《封神榜》的作者。那时候我当然没有梦想到十年之后我在北京大学教书时就有一些同样“卫道”的正人君子也想引用《王制》的第三诛,要“杀”我和我的朋友,当年我要“杀”人,后来人要“杀”我;动机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动了一点正义的火气,就失掉容忍的度量了。 

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胡适《容忍与自由》) 

请回答:

6. 郑玄注以公输般作例子、孔颖达以孔子诛少正卯为例子是提倡宽容还是主张专制?

 

提倡宽容。


7. 胡适把“四诛”的禁锢自由的作用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禁绝艺术创作的自由,摧残思想的自由、言论的自由、著作出版的自由。


8. 这段话中胡适反复说自己“完全没有懂得”、“完全没有想到”、“完全没有注意到”传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这段话的中心是什么?

 

对于当年激进态度的反省,对于容忍之难的真切体悟。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时光不断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以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地往下扯,该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梁实秋《谈时间》) 

请回答:

9.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段话的主旨。

 

珍惜时间。


1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哪本书?

 

论语》。


11. 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演绎法。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集成又软又薄的一层。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座位上坐着,一动也不动,身子往前伛着,伛到了活人的身子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即使有一个大雪堆倒在他的身上,仿佛他也会觉得不必把身上的雪抖掉似的……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雪白,也是一动都不动。它那呆呆不动的姿态,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它多半在想心思。不论是谁,只要被人从犁头上硬拉开,从熟悉的灰色景致里硬拉开,硬给丢到这儿来,丢到这个充满古怪的光亮、不停的喧嚣、熙攘的行人的漩涡当中来,那他就不会不想心事……(契诃夫《苦恼》) 

请回答:

12. 概括第一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内容。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状况,写出了车夫姚纳在等待乘客时的呆滞情形。


13. 描写小马对姚纳这个形象有何作用?

 

小马的瘦小、呆板瘦弱,生动地折射了人物内心的痛苦。


14. 哪些地方表现了姚纳的社会状况?

 

文章通过景物和景物描写,表现出了姚纳的社会状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个阴冷、昏暗的氛围,这同当时俄国的社会气氛、姚纳悲惨的生活和孤寂的心情相一致。肖像描写突出了姚纳的呆滞麻木,生动地折射了人物内心的痛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