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礼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

孔子礼的观念是从哪里来的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不仅把礼视作一项个人必备的素质,更把实现天下安定有序的希望寄托在礼上。孔子礼的观念,思想源头也是来自《周礼》。从中也可感知,孔子礼的观念,主要是从《周礼》中继承而来的。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将礼的精神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大,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孔子的说法,充分说明儒家倡导的礼已经融入了仁、义、智等各种美德。

在《论语·季氏》篇中,孔子对儿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礼的话,他就无法在世上立身。孔子不仅把礼视作一项个人必备的素质,更把实现天下安定有序的希望寄托在礼上。因此,礼可以说是儒家实现治国平天下政治愿望的最有效手段和方法。那么,孔子礼的观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礼源于祭祀。在上古社会中,祭祀分为祭天和祭祖两种形式。祭天,尽管带有较浓重的神话色彩,但因为附和了君权神授的理论,所以,一直受到后世帝王的信奉和尊崇。祭祀祖宗,尽管带有后人浓浓的怀念情感在里面,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祭祀天地在民间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祭祀祖宗反而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民间信仰的行为。

历史记载来看,夏朝之前的礼,都属于不成文的风俗习惯,它在法治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真正让礼的作用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是周朝。周朝的周公旦,将礼由神权向以人为要素的社会推广适用。自周公起,礼由民间的性质上升到了国家制度层面,古老的礼经过扬弃后成为了一种文化。这就是后人看到的《周官》,即《周礼》。可以说,《周礼》是后世一切礼制的源头。孔子礼的观念,思想源头也是来自《周礼》。

孔子继承和发扬了周公制定的礼制和思想,其中也包括夏、商两代有关礼的形式和规定。从历史的记载中就可以看出,孔子是怎样学习和了解先前的礼制的。

公元前521年,在鲁昭公的安排下,孔子的弟子南宫敬叔前往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去朝拜。当时,老子正在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孔子听说后,觉得这是向老子请教礼制的好机会,于是向昭公申请与南宫敬叔同行,并获得了批准。到洛邑的第二天,孔子去拜望老子。老子当时正在创作《道德经》。一听说大名鼎鼎的孔子前来,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儿,整顿衣裳出门迎接。孔子见老子虽已过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赶紧急步上前,行弟子礼。经过一番寒暄,老子见孔子非常诚恳,就谈了自己对礼制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堪为人师。”

孔子如此佩服老子,既从侧面道出了他学习和了解《周礼》及前朝礼仪的事实,也反映出了他对礼制的推崇。从中也可感知,孔子礼的观念,主要是从《周礼》中继承而来的。

孔子在《周礼》的基础上,将礼的精神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扩大,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精神上来说,孔子将仁义等道德元素融入到了礼的规范中。在《礼记·聘义》篇中,就记述了相关的内容。

子贡问孔子道:“君子为什么重玉轻美石?”孔子回答道:“这和物以稀为贵不同。君子并不是因为玉的数量少而看重它,而是从前的君子,都把玉比作人的美德:玉的温润,就好比仁;玉的密实,就好比智;玉有棱角不伤人,就好比义;玉佩垂而下坠,就好比礼;轻轻一敲,玉声清脆悠扬,就好比动听的音乐;玉的身上优缺点共存,但它从不刻意为优点而掩盖缺点,为缺点而埋没自己的优点,这就好比人的忠诚;通透晶莹,表里如一,就好比人的诚信;玉上散发出的气势如白虹,就好比与天相通;产玉的地方,山川草木丰美,又好比与地相通。君子之所以看重玉,实际上是推崇玉那样的美德。”孔子的说法,充分说明儒家倡导的礼已经融入了仁、义、智等各种美德。

从适用范围上来说,孔子将礼的适用范围由《周礼》中侧重政治制度和江山社稷的国家层面,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国家到个人再到人的内心,都成为礼所规范的对象。后人再从孔子的基础上,将礼入法,从而让礼成为影响和改变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决定性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