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业效能监测挑战教学管理模式

作业效能监测挑战教学管理模式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区作业效能监测中心的引领下,我校以“让作业成为学生人生体验过程”为改革方向,以“长宁区单元作业指导建议”为改革支撑,依据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及认知规律,结合校情与学情,分别从管理、教师、家长三个层面着手,实施对作业的改革,以此推动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在新型的管理模式下,尽可能让学生因作业而喜欢学习,喜欢教师,喜欢学校,实现“积聚智慧、积蓄经历、积淀底蕴”的改革目标。

愚一小学 徐贵强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帮助教师诊断教学效果。但综观现状,关于作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问题剖析

教师间各不相谋,作业量缺乏整体协调。主要表现在同年级、同学科、不同教师布置的作业量差异较大;同年级、不同学科之间的作业量差异较大;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的作业总量差异较大。

年段间各自为政,知识点缺乏延续贯通。同学科年段与年段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出现断裂层,有人为拔高要求的现象存在,给师生带来负担。

家校间各执其词,教育观缺乏有效同步。家长对学校期望值过高,求全责备,或对学生缺失指导能力,盲目加量训练,导致学生不堪重负。

二、改革举措

要改变现状,必须变革。但作业变革究竟要改什么,又怎么改?如何让学生由“消极应付”变为“主动参与”?在区作业效能监测中心的引领下,我校以“让作业成为学生人生体验过程”为改革方向,以“长宁区单元作业指导建议”为改革支撑,依据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及认知规律,结合校情与学情,分别从管理、教师、家长三个层面着手,实施对作业的改革,以此推动教学管理模式的改变,在新型的管理模式下,尽可能让学生因作业而喜欢学习,喜欢教师,喜欢学校,实现“积聚智慧、积蓄经历、积淀底蕴”的改革目标。

1.建立“五级作业管理制度”

针对“教师间各不相谋,作业量缺乏整体协调”的现状,我校以“控制作业总量及提升作业质量”为管理基准,建立“五级作业管理制度”:

•任课教师自主控制当天作业量(包括自查、反思、调整)。

•教研组长负责作业质的把控(包括检查、指导、调整)。

•分管领导负责督查(包括追溯、研究、提炼)。

•班主任负责协调(包括查看、协调)。

•家长协同督管(包括了解、建言)。

五级作业管理,保证了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

2.细化“六步作业研究流程”

针对“年段间各自为政,知识点缺乏延续贯通”的现状,我校从“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反馈与调整”四个维度,细化“六步作业研究流程”:

第一步,定期研读“长宁区单元作业指导建议”,将其校本化,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训练重点。

第二步,从学生认知规律及学生学力状况出发,开展常规书面作业设计研究。

(1)设计多层次作业(包括基础型、巩固型、提高型),供学生自主选择。

(2)尝试学生设计作业,它是教师作业的补充或参考,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3)精心设计学用结合作业,延伸知识的广度,拓展作业的宽度,确保学生花费最少时间取得最大可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做作业也是一种享受。

第三步,从“目标多层化、内容多维化、方式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四维度尝试学生发展性学业评价的改革,精化批改要求,实施亮点评价,凸显评价的灵动性、随机性、多元性。

例如,在部分班级、部分学科试行学生“双周练学习情况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师评价、学生练习感想、家长感言、教师反馈四个环节,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对新学知识的达成情况,教师则根据学生感受、家长感言调整作业,实施分层辅导。

第四步,确定跟进措施,落实讲评订正;寻找共性问题,剖析问题成因;实施个案研究,提炼优秀学法。

第五步,根据课堂生成,对作业进行调整,包括适当调整作业设计、数量及难度。

第六步,将各类作业上传至学校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细化作业研究流程,作业效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各种社会角色,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

3.首创“单元学科学习指导反馈建议书”网上发布制

针对“家校间各执其词,教育观缺乏有效同步”的现状,我校首创了“单元学科学习指导反馈建议书”网上发布制:

单元学习任务完成后,任课教师结合区“单元作业指导建议”梳理总结所任教班级单元学习情况及诊断结果。

“建议书”包括本阶段主要学习内容、已学知识与待学知识的衔接关系、班级共性问题、学习建议等。

通过“单元学科学习指导反馈建议书”网上发布,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获得指导孩子学习的相应对策,实现“家校教育同步化”。

三、实践成效

反观过去,我们看到的是学生“高负担”下成果的叠加而看不到对收获的快乐;我们看到的是学生“高成本”下知识的累积而看不到对新知识的探索;我们看到的是“师主生从”的驯化训练而看不到“亲和融洽”的师生共学。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一现象正发生着悄然变化。

1.学生学习负担明显减轻

表1 学生自由支配时间比照表

表2 学生作业量情况比照表

通过比照显示:我校作业布置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绝大部分学生感觉压力减小,学生可自由支配时间大幅增加。

2.学生学习成本明显降低

表3 学生睡眠时间比照表

表4 学生完成作业时间比照表

通过比照显示:我校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有较为明显的减少,绝大部分学生睡眠时间得到增加。

3.师生之间关系明显改善

表5 师生亲和力比照表

通过比照显示:在作业改革的进程中,由于师生交流频率不断增加,师生关系也显得更为融洽与民主,亲和力随之提高。

牵一发而动全局。通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此项改革不仅仅局限于作业,同时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宏观角度而言,为学校决策层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学校决策层可以通过作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方略。

就微观层面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问题适时改进作业设计,动态调整教学策略,使作业形式、内容更加适应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加适宜学生。

就主体感受而言,作业改革赋予作业新的内涵,新的生命,学生“顺天性而学”,作业的内驱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也随之高涨,为学生积淀底蕴灵动发展提供了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