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看新课程带来的变化

看新课程带来的变化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部分地区实验当中,即将全面展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的课堂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新课程标准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习方式的改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适应目前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确实给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变化,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看新课程带来的变化

■赵婷婷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部分地区实验当中,即将全面展开。什么是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改革?参加了成都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者培训会后,我有了新的认识。当前教育观念的改变已迫在眉睫,这次学习犹如一场“洗脑”,使我感受颇深,现将我的一些思考写下,与众多实践者共同探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的课堂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为了让数学课堂成为孩子培养创造力的天地,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应从多方面思考课堂与学生发生的变化。

首先,数学本身发生了变化。

数学不仅仅是数与形的结合,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随着历史的发展,数学本身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发展的基础,成为了人类的一种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是新课标提出的总体目标之一。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数学不再是简单的加加减减,而是一个经验、思考、应用的过程。我们现在的课堂从发展的角度看,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重视知识与技能传播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避免复杂的技术程式化。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勇于创新的人。我们不能忽略孩子上课的每一个细节,要善于抓住他们的思维,和他们共同思考出有价值的东西。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最好舞台,在解题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与他所熟悉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生活中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掌握好新知识,使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给数学评价带来全新的思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变教师的教学,考试是要让学生知道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而不应让其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我们应该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过程、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同时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习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无论是学生的优势还是问题,都要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改善师生的关系,建立和谐、平等、健康的师生感情。

其次,学生本身发生了变化。

新课程标准给学生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学习方式的改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教育发展到尽头,要在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上聚焦,学生从接受者发展成为主动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参与者,从而获取自己真正想要获取的知识,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为了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要多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一点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多给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朝前走。这样有利于学生向创造、探索、独特、大胆、超越、求异、质疑等方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时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适应目前改革的需要。

第一,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回顾前些年数学教学所走过的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体系和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当代数学教学应着力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一味地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二,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被动地去学习,成为思维上的懒惰者。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老师总是反复给学生强调“同样多的部分”,这就让低年级的孩子学得很吃力,反而在思维上给他们设置了一个障碍,不利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现在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来说,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十分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三,教学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过程,这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正确与否,缺少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发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方法的匮乏,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这种结论,再去解答各种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用以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

第四,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学应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即使有的学生的思维暂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老师也不要着急。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有些数学问题到了一定时间,学生自己都能解决。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确实给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变化,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学好新课标,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法教好新课程,而且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我相信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全新的教育,数学在这种教育下将得到新的诠释,我们也将在这一场课程改革的洗礼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自身的价值。

(此文获四川省第七届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