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超常儿童的教育,学校一般采取插班、办特殊班、个别教育这三种方式。相对普通教育而言,特殊教育更加注重儿童个别差异的存在。如,向智力超常儿童提供较同龄儿童难度更大的课程资料;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教学内容应该是同其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和与职业有关的专业技能。

第三节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一、特殊儿童的概念

特殊儿童是指由于生理、智力、感觉、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无法在正常教育条件下获得学习效果而需要特殊教育措施及服务来发展其潜能的儿童。

二、特殊儿童的类型

(一)智力超常儿童

一般认为,韦氏智力测验智商在140以上可视为智力超常儿童。超常儿童知觉敏锐、观察力强、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思维敏捷、有独创性,特别善于比较分析各种关系。他们求知欲旺盛,兴趣广泛或专深,进取心强,具有排除各种干扰战胜困难、坚持实现目的的坚强意志品质。

对于超常儿童的教育,学校一般采取插班、办特殊班、个别教育这三种方式。当前,在超常儿童教育中,以下几点应该引起教师、家长和研究者的注意:第一,超常儿童的压力太大,心理负担过重,从而造成情绪不稳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第二,超常儿童一经宣传,就会有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如果教育不力,易使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强度不足、效能下降、学习成绩退步,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第三,由于周围的人(包括家长、教师、同学、亲友)不能正确对待超常儿童的超常表现,造成他们的社会适应不良,个别甚至会导致个性变态发展。第四,教育不当,或揠苗助长,或横加摧残。

(二)智力落后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通常是指智能发展水平低于同龄人,且智商低于70的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缓慢,知觉的范围比较狭窄、笼统而不精确;记忆的保持性差,所依赖的视觉表象贫乏,缺乏分化,且不稳定。在思维上,他们不善于比较,进行抽象和概括特别困难,因此往往不能正确地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特殊教育条件下,配合直观因素进行教学,或者与多样化的实际活动和劳动密切联系,他们的思维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在个性上,他们比正常儿童更易沮丧,对成人常抱有敌意,情绪紧张、压抑,缺乏自信,常常以失败的心情来对待自己所做的事情,思想方法绝对化。

我国心理学研究所的研究者与医务人员参照国外资料,将此类儿童划分为轻、中、重三级,其特点或行为指标如下:轻度,生活能自理,能从事简单劳动,有连贯语言,但学习吃力,特别是掌握数概念和进行计算有困难。中度,生活能半自理,动作基本上顺利或部分有障碍,只会说简单的字词或极少的生活用语,数概念缺乏或极简单。重度,生活不能自理,动作有困难,缺乏语言,或只会发单音,不识数。

(三)特定认知或学习障碍

1.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无明显视听、智力、能力缺陷,无经济、文化环境的不良影响,而在行为与心理方面表现极不平衡,以致无法有效适应环境并且无法依靠学校平常教育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儿童。换言之,就是在智力、感觉器官都正常的条件下,学习效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儿童。

学习困难学生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差异性,许多学生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所期望的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缺陷性,此类学生有特殊的行动障碍,他们在很多学科方面能学得很好,但却不能做其他儿童很容易做的事;集中性,他们的缺陷往往集中在包括了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中;排除性,学习困难的问题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也不是由其他问题或缺乏学习机会引起的。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患病率在1%~10%之间。ADHD个体表现出的一般特征有:学习成绩差;朋友少,甚至有时被同伴排斥;理解和推理社交情境困难;常常表现出较大的情绪反应,如易被激怒;课堂行为问题;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好。此外,ADHD个体还具有几个典型特点:多动、不专心、冲动以及不能作恰当的反应。

(四)社交和行为问题

1.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很难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长期压抑、焦虑,容易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和攻击、反社会行为。他们的症状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自己的影响,如压抑、焦虑、进食障碍等;另一类是对他人的影响,如攻击、撒谎、盗窃等等。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还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表现越来越差,自我意识淡薄,经常性缺课,而且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可能还伴有学习困难、智力落后等问题。

2.自闭症

自闭症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推敲导致的发育障碍,最本质的特征在于社交障碍。其基本特征包括: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能主动与人交往,未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语言发展迟缓,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模仿语句,如常常不断重复他人的一句话;兴趣狭窄,会极度专注于某些物体;具有很强的视觉-空间思维技巧。

(五)生理和感觉缺陷

1.生理和健康损伤儿童

生理和健康损伤主要是指长期的生理或医学状况。这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无残疾学生无显著差别,但是容易感到疲劳,精力明显不足,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非常少,并伴随着较低的自尊感、不安全感。

2.视觉损伤儿童

视觉损伤是指眼睛或视神经功能失调,包括盲视和低视,即使是带上眼镜也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他们其他感觉功能正常,具有与正常学生相同的学习能力;因较少与外部世界接触,模仿能力下降,并易在嘈杂的环境中出现经常性的混淆;因对课堂上发生的事情没有视觉认识常导致出现不确定和焦虑的感觉。

3.听力丧失儿童

听力丧失指即使有助听器也无法光靠耳朵来理解口头语言。大多数听力丧失的学生有正常的智力水平,能够读懂嘴唇运动、熟练掌握手语;语言发育迟缓,口头语言较少,阅读技能发展缓慢。由于口头语言少,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信息掌握很少,可能只获得较少的社交技能。

4.多种严重残疾

患有上述两种及以上障碍的被称为多种严重障碍学生。他们的智力分布离散程度大,社交能力、适应能力有限,动作技能发展缓慢,轻度或重度的感觉损伤,对周围事物反应迟钝。

三、特殊儿童的教育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相对普通教育而言,特殊教育更加注重儿童个别差异的存在。个别外在差异是作为能力分班或特殊分班的依据,而个别内在差异则是专为特殊儿童提供个别化教学方案的依据。实际上,也只有通过个别化教学,才能满足特殊儿童的独特需要。因此,个别化教学乃是特殊教育实施的指导原则。

(一)内容

特殊教育的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如,向智力超常儿童提供较同龄儿童难度更大的课程资料;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教学内容应该是同其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和与职业有关的专业技能。

(二)技能

相对普通教育中阅读和计算等技能,特殊教育应让特殊儿童掌握一些普通学生不需特别教授就能习得的特殊技能。

(三)环境

1.普通班

把问题较轻的特殊儿童安置在普通班中随班就读,而不是分隔开来进行单独的教育。

2.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把特殊儿童安置于普通班中,而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级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

所谓资源教室就是学生于部分特定时间前去接受特殊协助的一种教学环境。资源教室的目标在于为学生与普通班教师提供教学支援,所以也称作“支援班”。资源教室的招收对象主要是轻度残疾儿童,也有超常儿童。

4.特殊班加少量普通班

在这种安置形式下,儿童大部分时间在特殊班学习,小部分时间和正常儿童在一起学习。

5.特殊班

这是将教育需要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受教育的安置形式。特殊班附设在普通中小学里。这种安置形式的对象为轻度和中度的残疾儿童。它可能成为本世纪内我国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

6.特殊学校

在西方,此种安置形式又可分为住宿学校和日校两种。在我国,则同一特殊学校中住宿和走读两类学生并存。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被安置在特殊学校中。这种安置形式,有其局限性,因为把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隔离开来,是最受限制的教育安置。但对于安置重度的或多重残疾的儿童仍是适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