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才与择业

成才与择业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供考生选择的“热门”学校、“热门”专业很多,但并不是每个“热门”都适合于你。“热门”与“冷门”是相对而言的,彼时的“热门”,此时可能成为“冷门”。可是,几年之后,由于一些地方金融机构人满为患、外贸行业不景气等原因,原来的“热门”不那么“热”了,甚至成了“冷门”。

第二节 成才与择业

一、有关职位对人才素养的要求

你要准备去应聘一个职位,前提是要考虑自身素养是否与此职位相适应。即你对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是否心知肚明,你的专业技能、业务特长或潜能与应聘职位是否吻合。

如果你要应聘国家机关公务员,你就应该知道这一岗位对录取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求特别高,一般要求应聘者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必须具有一定的了解,对时事政治和国家大事必须予以一定的关注,还应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政治洞察力。

如果你要应聘技术主管部门的职员,你就应该懂得该职位特别注重专业水平,一般要求应聘者必须通晓本部门的业务知识,具有较好的文字处理能力、外界沟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如果你要应聘涉外单位的工作人员,你就应该明白除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还须具有与涉外工作的具体业务相关的知识和相应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广博的知识,更须具备热爱祖国、自尊自信、不亢不卑、严守机密的基本品行。

如果你要应聘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你就应该具有相应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站在本学科最前沿探求未知领域知识的能力,熟练地运用外语,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甘于吃苦、勇于创新的精神。

如果你要到新闻出版界谋职,你就应考虑自己是否具有善于捕捉新闻信息的独特嗅觉和敏感,是否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正直的个人品格,是否具有与各种人打交道的活动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否既是采访或编辑方面的“专才”又是具有广博知识的“通才”。

如果你要应聘公关人员,广泛的社交能力、适时的策划能力、干练的办事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基本的素质要求。端庄大度,诚信热情,口齿伶俐,能言善辩,能写会画,善于创新,勤于思考,善抓机遇也是必备的条件。

如果你要应聘财会人员,熟悉财会业务知识当然是先决条件,对财经政策及规章制度也是非常熟悉的。除此以外,你还应具有坚持原则、大公无私、严守财经纪律、保守财经机密的基本素质,具有一定的经济学、营销学、采购学方面的知识,具有在经营决策的关键时刻当好领导参谋的能力。

如果你要应聘企业白领,你也应该清楚现代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从长远观点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懂技术,还要善经营、会管理。企业家们最看好的人才主要有:胆识卓越,思维敏捷,善于综合,长于用人的领导型人才;知识渊博,视野广阔,善于思考,甘为人梯的导师型人才;目光敏锐,胆大心细,善于开拓,精于市场运作的经营型人才;治学严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发明创造的专家型人才;不辞劳苦,遵章守纪,善当参谋,精于理财的“管家”型人才。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成为企业未来的栋梁。

二、专业选择要与社会需求和个人志趣相结合

许多同学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喜欢选择社会需求大的“热门”学校、“热门”专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热门”学校或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很“抢手”、很受欢迎,有谁愿意大学毕业后遭冷遇甚至失业呢?但问题是,究竟什么样的“热门”专业最适合你。

选报“热门”要因人而异。填报高考志愿时,可供考生选择的“热门”学校、“热门”专业很多,但并不是每个“热门”都适合于你。怎样从众多的“热门”中选择出最适合你的“热门”,选报志愿的窍门正在于此。比如:就“热门”学校而言,面向全国招生的重点大学,学校名气大,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好,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质量好,在社会上受欢迎,将来考研、出国的机会也多。如果你是学习成绩优秀者,自然不应该放弃迈进这种“热门”学校的机会;如果你的成绩平平,就应降格以求。

就“热门”专业来讲,有些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在社会上很“抢手”,但如果你对它缺乏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或者在高考中不属于你的“长项”,或者你的性格、气质类型不适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不必盲目地追逐这种“热门”。有些“热门”学校或专业,往往收费标准比较高,如果你的家庭经济条件难以承受,即使你的专业实力、兴趣爱好与之相适合,恐怕也只好忍痛割爱,只好选择其他收费相对较低的学校、特点相近的专业。至于由于你的身体状况(如近视、色盲、肝功能欠佳、身体有某种残疾等)限报某些专业,自然更不能硬着头皮去吃有些限报专业的“闭门羹”了。

选报“热门”学校要因时而异。“热门”与“冷门”是相对而言的,彼时的“热门”,此时可能成为“冷门”。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是相当“热门”的,许多考生为了考进这类“热门”专业,宁可选报名气不太大的学校,甚至自费报考这类专业,使得一些大学录取的分居高不下。可是,几年之后,由于一些地方金融机构人满为患、外贸行业不景气等原因,原来的“热门”不那么“热”了,甚至成了“冷门”。而前些年颇受冷落的师范、畜牧、园林等专业,如今在不少地区却成了“抢手”的“热门”专业。

怎样审时度势,把握因时而异的特点呢?其一,要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来把握。社会需求的变化,最终取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其二,要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前景来把握。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党政机关的机构改革、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战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等,都将对整个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改革的大趋势,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必将对学校和专业的“冷”与“热”产生直接影响。其三,要从高等教育自身规律来把握。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规律和特点之一,是它的“滞后性”,因此,判断什么是“热门”,什么是“冷门”,不能仅仅局限于现在的“冷”与“热”,而应该具有预见性,要预测到几年后人才的需求将发生什么变化。

选报“热门”要因地而异。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的地域环境不同,资源分布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对人才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有些专业在这个地区可能是紧缺的“热门”,而在另一个地区就可能不那么“热”,甚至成为“冷门”。因地而异,选报志愿,对考生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从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看,许多原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下放到地方管理,更多的院校毕业生将在各自所在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范围内就业,即使是面向全国招生的一些重点大学,毕业生也有相当一部分要回生源所在地就业。所以,把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真正“热门”的学校和专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