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界线的十个原则

立界线的十个原则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具体界线应该是受教育目标指引的,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界线。界线没有可行性,就超出孩子现有的可能水平,则立界线的目标就很难达到。界线的有效执行在于目标是积极的,符合孩子客观需要。界线无法评估,就不能称其为界线。当然,立界线,要根据你的孩子实际情况来定,但总的原则是: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着手,在长期目标指导下的短期目标更有深远的意义。

场景1 立界线的十个原则

一些朋友对我说,自己的孩子调皮、任性,不是爱发脾气,就是蛮横固执。其实,这些有不少是孩子没有界线的表现,或是曾经给孩子立了界线,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实施和没有坚持,最终效果都不理想

从教育的角度看,这可能是大家还没有完全掌握立界线的技巧,故此做了许多无用功。

通常,孩子2岁多就可以开始建立界线。界线,也可以说是一种管教方针,其核心是让孩子自己约束、管理自己。

给孩子立界线虽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不是做不到的事:家长只要有心、愿意改变、愿意学习,再根据孩子的实际特点用对方法,是可以成功为孩子树立界线,培养出孩子的好品格。

1)大部分界线也是家长的界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善于模仿父母的各种行为。所以,除了一些保护孩子的界线外,如不许玩刀具以外,其他许多的界线同时也要约束自己。举例来说,你要求孩子饭前不吃零食,那你自己也别在饭前吃零食。

2)界线一定要具体

界线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界线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同时,具体界线应该是受教育目标指引的,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界线。举例来说,你要求孩子爱惜绘本,这条“界线”看似具体,但实际上并不是很具体,孩子不了解“爱惜”都包含什么方面。所以,你应该对孩子说:“图画书不能乱扔、也不能踩,更不能撕。”

3)界线一定要可行

界线没有可行性,就超出孩子现有的可能水平,则立界线的目标就很难达到。当然,你可以把一个“大界线”分解为许多个“小界线”,来保证整体可行。举例来说,你要求孩子玩过玩具必须收拾好,这对大一点玩具还好说,但假如让孩子收拾盒装积木,要想把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积木都整齐地装进去,并不是一件简单事情,这可能就不是一些孩子能完成的了。

4)界线一定要积极

界线的有效执行在于目标是积极的,符合孩子客观需要。这条非常容易被家长忽视,但意义重大。若你为孩子定的界线目标是消极的,则孩子一定会“不经意”地违反或用哭闹来反抗。举例来说,孩子要吃冰激凌,你说晚饭吃得好就给,这样的界线目标就不积极,是家长依靠奖励来达到想要的目标。比较好的界线是,和孩子约定冰激凌每周某天可以吃,其他时间不能吃,并和吃饭等其他表现没有任何关系。

5)越线的惩罚一定要双方可接受

界线的越线惩罚规定,应事先由你和孩子共同商定,但最好你先给出几种选择。若有差异,可让孩子自己来修正,或由他们提出越线的惩罚办法,并经过你的同意。举例来说,孩子随地乱扔绘本,你给出几个处罚办法:该书没收三天、此书送给其他小朋友、今天晚上少讲一个故事等,让孩子选择并最后确定下来。

6)界线一定要符合儿童心理

每个阶段的孩子在心理上都有不同的特点。如3岁孩子在道德方面,判断的依据是看行为的物质结果,与成人的道德观念相差极远。这个阶段强调自我,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举例来说,你要求不到3岁的孩子做到不抢玩具,这基本无法实现,他们会先抢再说,因为得到了玩具的“实惠”,这就是“正确”的。

7)界线一定要可以评估

界线无法评估,就不能称其为界线。及时评估有助于看到孩子的进步,鼓舞其信心,并发现不足和及时调整界线。举例来说,你要求孩子每天好好刷牙,这就不好评估。“好”,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很可能孩子认为是好好刷了,而你认为没有好好刷。你不如要求孩子刷牙上面刷10次,下面刷10次等一系列动作要求,这才是可评估孩子是否“好好”刷牙的办法。

8)界线一定要多层次统一

界线可以是多层次的,既有眼前界线,又有长远界线;既有特殊界线,又有一般界线;既有局部界线,又有整体界线。所以,有效的界线应该是多层次协调的统一。举例来说,你要求3岁孩子不能玩真实刀具,但4岁孩子就可以玩真实的黄油刀,5岁以上就可以教怎么使用普通刀具了。

9)执行界线时别唠叨

如果你经常对孩子的行为有要求,但同时又不断地提醒、唠叨,虽然绝大多数时候,孩子会“乖乖”地听从,但由于不是基于孩子内心自发性的驱使,所以当你不在孩子身边时,孩子就会变成另外的样子。每天在孩子耳朵边上“絮叨”,往往会激起孩子的反感,同时,也让界线变得不严肃。所以,更好还是由家长以身作则,通过孩子的模仿,来达到你希望的目标。

10)执行界线时需要有耐心

耐心是指你要求孩子养成遵守界线的习惯时,你不能急躁、冲动,孩子未做到就打骂、责备,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家长不要对孩子的自律性期望太高,孩子反复“越线”是很正常的现象,是想尝试家长的底线,家长要保持平常心。总体上就是要做到“温和而坚持”,坚持的力量远比打骂、训斥要有效的多。

一般来讲,孩子会观察父母的言行,观察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对待配偶、对待工作,然后不分好坏,照单全收地模仿你。只要孩子在家中能够适应界线、遵守界线,那么到了家庭以外的世界,他们同样也能继续持守界线。

当然,立界线,要根据你的孩子实际情况来定,但总的原则是:从大目标着眼,从小目标着手,在长期目标指导下的短期目标更有深远的意义。

最后,顺便说一下,界线的目标主要是针对孩子的习惯和行为,不能针对孩子的学习。比如,家长可以要求孩子饭前要洗手,但不能要求孩子每天背会一首唐诗。因为学习是体现一个综合能力的,和孩子的智力、情绪、记忆策略、学习方法都有关系,在成绩上也不能简单通过“界线”进行衡量和约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