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学论教,促进教学管理改革

以学论教,促进教学管理改革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学期课程统整来实施新课程,其基本理念是确立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主体地位。基于学校教学管理理念的改变,通过实施“学期课程统整”,我们在具体的管理方式方法上也作了一些改革。教研组长既是带领教师进行学期课程统整,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领头人,又是教学质量的监管人,对全组教师的教学工作负有指导管理的职能。

(五)以学论教,促进教学管理改革

以学期课程统整来实施新课程,其基本理念是确立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主体地位。为保证这个主体地位的确立,让教师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学校教学管理也需要改变,首先表现为管理理念的改变。为此,我校明确提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管理思想。这个管理思想就是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一切措施都是为师生的发展来展开的。基于学校教学管理理念的改变,通过实施“学期课程统整”,我们在具体的管理方式方法上也作了一些改革。

1.管理重心下移,实行“三长工作制”

教导处是学校内部教学管理与指导的部门。过去我们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指导工作基本上集中在教导处,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教导处作为一级行政机构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但是教导处在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已经明显跟不上,尤其是教师实施学期课程统整以后,教导处的指导功能明显出现了不适应。另外,教导处的教学管理明显滞后,往往在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时,教师的教学进度已经大大向前了,以致这些问题无法在学生中及时纠正,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学反馈、调整的周期太长,这是当今学校教学管理与指导在能级上出现的突出问题。

为此,我们管理层级延伸到年级组、教研组与备课组。学校建立“三长工作制”,“三长”是指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校确立了“三长”的地位、作用,明确了“三长”的职责与任务。“三长”工作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保证,“三长”工作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是把日常管理放到年级组一级,让年级组长在管理中学会管理,在管理上要讲究工作方法,以理服人。从抓计划制定、规章制度制定入手,通过计划、制度来管理。以创建“学习型组室”为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年级组、办公室的氛围,建立积极向上、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人际环境。年级组长必须研究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千方百计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全面关心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并结合学校、年级的教学实际水平,注重本年级学生教学各项常规的落实,提高年级组的工作效率。年级组长及时了解本年级组教师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增强工作针对性,努力把自己的年级组建设成积极肯干、团结和谐的坚强集体。

二是赋予教研组长的教学管理权。由教研组长在教学的第一线实施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调整。同时,以创建“五星级教研组”为目标,把管理与研究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研究解决。教研组长既是带领教师进行学期课程统整,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领头人,又是教学质量的监管人,对全组教师的教学工作负有指导管理的职能。

三是积极发挥备课组在教学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教研组长带领下,把实施学期课程统整作为备课组的主要研究内容,加强群体研究,把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权放到各教研组内。为研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各教研组都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头准备,收集、整理资料、起草文本,在教研活动中进行合作分析、反复交流。教师们通过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思维、科研、智慧的碰撞中,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和想法更加完善和科学

可见,把教学管理的重心下移到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有利于学期课程统整的实行,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因为平时加大了常规管理的力度,认真抓好计划、实施、检查、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三长”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引导教师共同研究,所以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实施动态监测,建立教学诊断机制

教师实施学期课程统整以后,课程改革与教学的主动权被交到了教师的手上。为了保证国家课程标准的达到和本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加强学校的教学监测,以便及时掌握教学情况,作出反馈与调整。

一是对教师研制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进行把关。学校领导请有关学科的教研员和教育科研专家同教研组长一起进行,从二方面把关:首先在教师研制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中,国家课程标准是否落实到位;其次看其课程统整是否科学合理。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测。以教师研制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为基准,对教师在教学中对《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这方面的工作同学校课程管理结合起来进行,由此改革了我们的常规管理:按教师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要求检查备课笔记,听随堂课,以保证教师的教学符合《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要求。

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等进行动态监测,尤其注意发挥教学测验的诊断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共同诊断,及时调整。我们就监测的结果同教师一起诊断,共同反思《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方式方法,形成下一步改进的设想,再加以实施。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监测(包括教学测验)→诊断→改进→再监测→再诊断→再改进……”的学校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3.实践多元评价,完善激励导向机制

(1)教师评价导向:促“教师力争上游,人人岗位成才”

建立面向全体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我们既有在学校结构工资中体现的对教师学历、职称、工作岗位等基本情况的评价,又有全年综合工作实绩的综合性评价;我们既有对教师个人奋斗目标努力实践的日常情况评价,又有对教师个人目标实现的阶段终结评价,因此教师不仅追求一学期、一学年的工作业绩,更追求专业技能的高标准、高水平。学校设置了“教科研骨干教师”、“信息技术骨干教师”、“探究型课程骨干教师”、“特色项目骨干教师”及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光荣称号,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

(2)学生评价机制:促“全体学生健康、快乐,全面成长”

整体规划,对学生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方面发展进行全面评价。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根据校本课程、二期课改、课程统整理念,采用灵活多样、开放性的评价方法,对学生个性特长进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实现个体价值,体验学习快乐。

(3)课堂评价标准:促“精致的家常课实现”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校课堂教学的目标。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追求的结果为:真实是“精致的家常课”的本色,朴实是“精致的家常课”的特征,扎实是“精致的家常课”的目标,丰实是“精致的家常课”的境界。实践“精致的家常课”是我们不变的宗旨。“精致的家常课”课前无须在形式上花过多工夫,但实实在在的在效益上要达到教学目标。

附:

“三乐教育”指标体系

为学生乐学奠基,为乐学而乐教、乐管,实验小学提出了“以乐促学,学有探究;以乐善教,教有研究;以乐优管,管有创新”的“三乐教育”内涵,完善“乐学、乐教、乐管”的指标,具体如下:

img5

(续表)

img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