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庸之道”的大智慧

“中庸之道”的大智慧

时间:2022-02-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中庸”哲学,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其实都是融通的。过分与不及是背离“中庸”的两种倾向。中庸就是对事物的全面把握,是包容事物对立双方认识在内的对于全局发展的全面认识,是在把握事物规律的更高层次上,对各方面认识的中和,这里表现出它的真理性,这就是中庸智慧的核心。意思是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最高的啊,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长时间了。

《中庸》是由孔子的孙子、战国儒学家子思所作。它被历代知识分子奉为经典之作,在古代被列入科举考试的必修书。

《中庸》最早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因被历代文人推崇,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就把它抽出来独立成书,与《论语》《大学》《孟子》并列为“四书”。《中庸》一书虽然只有33章,全文也只有3545字,却被儒家奉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程颐曾经说过:《中庸》为“孔门传授心法”。《中庸》在理论深度上远远超过其他三部经典,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其他三部经典的总结。

从字义上看,中庸的“中”不上不下、不好不坏;“庸”意思是很平常,平庸。这是在长期发展中衍化而来的词义。特别是近百年来,人们把它理解为骑墙、调和了。但它本义恰恰讲的是原则。“中”代表中正、原则,能够正确做事;“庸”字并非平庸之意,而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所以中庸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君子对待事情要秉承着一颗中正之心,并能坚持原则。中庸是很平常的,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是正确的,是不可改变的那个东西,是永远伴随你的基本道理。其实我们也在不断地坚持中庸之道,不断地实践中庸之道。

这种“中庸”哲学,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其实都是融通的。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中国的孔子都以各自的方式阐明了人类行为正确的准则就是中庸。过分与不及是背离“中庸”的两种倾向。过激,指的是人们在所认识到的这个方向上走得很远,是不具备现实可行性的;而不及,指的是人们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入,没有达到事物发展的现实阶段。“过犹不及”的实质就是没有把握到事物的全貌,没有认识事物的必然发展规律。

如果我们进一步理解,所谓中,就是站在正确的立场,中和各个方面的见解、意见、观点,寻求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所谓庸,就是实用,就是实行。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齐物论》中说:“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即行得通的方法或具有现实可行性的策略叫庸。只有行得通,才能取得成就。中庸就是对事物的全面把握,是包容事物对立双方认识在内的对于全局发展的全面认识,是在把握事物规律的更高层次上,对各方面认识的中和,这里表现出它的真理性,这就是中庸智慧的核心。

今天人们往往把“中庸”理解成为迂腐、缺乏个性走中间路线、老好人的代名词。其实,在春秋时期,子思的爷爷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最高的啊,老百姓缺少它已经很长时间了。那个时候,因为世风已经变了,大家都不再学“中庸”了,也不再坚守“中庸”了,礼崩乐坏,世风变化,世风披靡,没有原则和真理而言。对于人们不能行中庸之道的原因,孔子分析说道:“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意思是说,就像人们每天都在喝汤,可是却很少有人真正品味其中的“滋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