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童心一片做“真人”

童心一片做“真人”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童心者,真心也。”庄子认为人应顺应自然,做到“真”,“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童心说的“真心”、“真人”、“真文”对真实的强调,是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道家美学中“法天贵真”思想的发展,把源自人的自然天性的心看做是人成为合格的审美主体“真人”和进行审美实践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样看来,秉承“童心”即为“真人”。

很多美学家都主张我们在审美的过程中要保持一颗可贵的童心,这样我们才能用诚挚的情感来感受美,因为童心像一块无瑕的水晶,是纯真、天真、好奇的代名词。明确提出“童心”理论的是明代的文学家李贽,“童心”说是从人的天性自然和主体性的基础上去谈情感的,因此它提倡的情感主要是“真性情”,即真实的情感和情感的真实体现。然而,这种更加贴近审美活动本质的观念,却不是古代美学思想的主要潮流。

在古代的和谐形态的美中,情感和理智、个人情感和社会伦理之间必须是均衡统一的。在这一前提下,儒家以中和为美的诗学规范盛行,情感作为审美感受的重要因素,其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并没有受到更多的重视。儒家传统重视的是美,特别是艺术的伦理规范和社会功用。而事实上,情感在审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针对这一固化的传统,李贽提出文艺作品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假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有很大的进步性与深刻性。“天下之至文,无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者,真心也。”李贽以“童心”说来作为孔孟之道的对立面,认为假道学使人的言谈举止不再发自本心,因而言谈举止成为“以假人言假言”、“事假事而文假文”的虚假世界。然而不恢复人的本性,就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文艺创作。

道家庄子主张“法天贵真”、“复归于朴”,以“自然为宗”是“童心说”的理论渊源。庄子认为人应顺应自然,做到“真”,“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这就是说“真”是精纯诚实的最高境界,不精纯不诚实,就不能感动人。为了说明这一点,庄子举出了如下理由:勉强装哭的人,虽然表面上很悲痛,但并不哀切;勉强发怒的人,虽然表面上很严厉,但并不威严;勉强亲热的人,虽然表面上有笑容,但并不和善。真正悲痛的人,虽然没有发出悲痛的声音,却十分哀切;真正发怒的人,虽然没有动作发作出来,却十分威严;真正亲热的人,虽然没有满面笑容,却让人感到十分和善。真诚蕴涵在内,精神便会表露于外。

童心说的“真心”、“真人”、“真文”对真实的强调,是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道家美学中“法天贵真”思想的发展,把源自人的自然天性的心看做是人成为合格的审美主体“真人”和进行审美实践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样看来,秉承“童心”即为“真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