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露西”和“第一家庭”之谜

“露西”和“第一家庭”之谜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露西”约20岁,死因不明,身高仅1.2米左右。虽然“露西”的代表性得到了承认,但是,围绕着她的步态等问题,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时之间,“露西”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约翰森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怀特等人认为,“露西”已完全能两足直立行走。其他试验证明,“露西”的骨盆和某些生理结构也很像现代人。

在350万年前的非洲,一个温暖的下午,湖边有一群羚羊正在喝水。突然,摇动的草丛中,露出了一个黑褐色的小脑袋,头上的一对眼睛向四周扫视着。原来这是一只猿猴的脑袋,它长着倾斜的前额、凸起的眼眶、扁平的鼻子、突出的大嘴。它代表着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转折点,考古学家还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露西”。你知道这个美丽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代表什么意思?她在地球上又是怎么生活的?人类的第一个家庭是在哪里发现的?

最早的人类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有关自身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在历史上,许多学者著书立说,创立了各种各样的关于人的定义。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他的一位同僚于是就从市场上买了一只拔光了毛的鹅,拿到学院里开玩笑说:“这就是柏拉图的人。”玩笑很滑稽,但是可以看出,柏拉图已经注意到了人在能够两足直立行走这方面确实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不同。

的的确确,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的一大重要特征。除此之外,现代的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有社会组织、意识、语言以及自觉能动性等等;而所有这些与人类拥有特别发达的脑子、具有高度的智慧是分不开的。因此,长期以来,大容量的脑子一直被作为人类的一大特点。有的科学家曾经提出,应该以脑量大小作为人猿相揖别的标志,把750毫升脑量定为人科和猿科的界限,在此之下的是猿,在此之上的才算是人。但是,后来发现有些能够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在许多形态特征上已经很接近人了,可是其脑量显然小于750毫升;另一方面,现生的大猩猩最大的脑量却有超过这个界限的。显然,脑量大小作为人猿之间的界定是不合适的。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发现上面提到的许多所谓“人”的特征都是根据现代人的情况而定下的。那么,这些特征是同时起源的还是先后起源的?如果是先后起源的,那么,什么特征是最早出现的?什么样的特征可以作为人科出现的标志呢?

人类是动物界的一分子,因而不能脱离了人的动物属性和体质形态来讨论人类的起源。现代人类学认为,能否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猿相揖别的标志,能够两足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动物就可以归人人科。两足直立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转变,而且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改变。两足直立行走隐含着巨大的进化潜能。它使上肢解放出来,而只有解放了的上肢才可能进化到具有制造工具和操纵较为复杂工具的能力。

会使用工具就是人吗?

也有一些学者—直把会使用工具作为人的标志。可是,献身于黑猩猩研究的英国姑娘珍妮·古多尔在非洲的大森林里发现,野生的黑猩猩也会利用草秆、木棍或石块帮助自己获取食物。也就是说,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看来,仅仅用是否会使用工具来作为早期人类与猿的界线也不能完全让人信服。

为何以一首名曲命名古老的人类化石?

重新厘定了人的定义之后。古人类学家发现,到目前为止,那些最早期的两足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动物都出自非洲。而且,有关的发现越来越多,发现物的时代也越来越向前推移。

1974年,埃塞俄比亚阿法地区的一个夜晚,干燥的风吹得人疲惫不堪,人体内的水分似乎都被榨干了一样。这样的夜晚在非洲大陆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而此时从一间房子里传出了歌声,录音机正放着风靡世界的甲壳虫乐队的名作:《钻石般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这里正在举行一个庆祝会,因为两位科学家当天又有了新的发现。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自然博物馆的约翰森和法国地质学家泰伊伯,在该地区的哈达地点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一具人的骨架,大约还保存着40%的骨骼。从其髋骨的形态来看,是个女性,这是很令人振奋的。当大家都沉浸在喜悦和遐想中时,有人提议该给这位初来乍到的贵客起个名字,就这样,她拥有了那首歌中的“露西(Lucy)”这个名字。

“露西”约20岁,死因不明,身高仅1.2米左右。她的脊椎骨表明她得过关节炎。与现代人相比,其胳臂较长。根据与“露西”一起出土的一些化石来判断,她可能生活在湖边,曾以龟和鳄鱼蛋、螃蟹为食。最初,约翰森认为她属于南方古猿非洲种,后来,经过研究,发现他们之间存在差别,因而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种:南方古猿阿法种,“露西”便是无可争议的代表,她距今大约320万年。

阿法地区的发现

埃塞俄比亚的阿法地区是一片干旱的土地。1973年10月,美国的人类学家唐纳德·约翰森在这一地区一个名叫哈达的地点上,从干燥的沟壑中发现了构成一个膝关节的两节骨头化石。它们比当时已知的任何人类的相应骨骼都小,但是其形状和形成关节的方式,表明他们能够像人一样直立行走,而与非洲大猿的膝部明显不同。地质资料表明,这些骨骼的年代距今大约有350万年。

“露西”走路的姿势是怎样的?

虽然“露西”的代表性得到了承认,但是,围绕着她的步态等问题,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时之间,“露西”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约翰森和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怀特等人认为,“露西”已完全能两足直立行走。约翰森的支持者兼其同事拉蒂默撰写了一篇题为《露西的脚》的论文,来阐明他的观点:“露西”的趾骨细长而弯曲,表明她是惯于走路的。而且,这样的趾骨会有助于在高低不平的碎石地面或在泥泞中行走。其他试验证明,“露西”的骨盆和某些生理结构也很像现代人。

1983年初,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解剖科学系的斯特恩和萨斯曼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露西”虽然在地面上是两足行走的,但她基本上栖于树上,而且,当她在地面行走时,步态笨拙,介于现代人与现代猩猩之间。他们认为:首先,“露西”的手指纤细而弯曲,呈钩状,肌肉发达,类似现代的黑猩猩。其次,她的手臂、肩膀,髋骨和股骨的结构,都说明她善于在树上攀爬、悬挂。据此,斯特恩说:“露西”并不能完全像现代人这样两足直立行走,但也不是像大猩猩那样用蜷曲的长手指的指关节拄地行走,而是膝关节和髋关节都稍稍弯曲地行走。尽管如此,在地面活动不是“露西”所擅长的,攀缘才是她求生的本领。她爬树的能力强,树林是她的生活天地,不仅在那里获取食物、休息和睡眠,还可以用来防御天敌。

芝加哥大学的塔特尔综合了两种观点,认为南方古猿阿法种具有实质上现代人的两足行走的步态,同时保留了适应树居生活的特点。看起来,这个折中的结论更能全面地解释“露西”的步态问题。

人类行动的进化

1983年4月,在加利福利亚伯克利的“人类起源研究所”,举行了一次“人类行动的进化”讨论会,约翰森为该所所长。与会双方就“露西”步态等问题发生了激烈的讨论。当时,美国和英国的传媒都对此作了报道,而原定参加会议的法国方面没有到会,据说是不习惯美国科学家的争论方式。

“露西”在300多万年前的地球上如何生活?

300多万年前,地球处在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当时,虽然全球的气温已经呈上升趋势,但埃塞俄比亚还比较凉爽湿润,不像现在那么炎热干燥,一片一片的森林覆盖着某些地面,还有星星点点的湖泊。“露西”和她的亲人们就生活在这里。

他们与森林里的各种动物,如犀牛、野猪等,一起为生存而与大自然搏斗。“露西”住在一棵参天大树上,周围的树林则是她嬉戏的场所。她利用善于攀树爬藤的本领,在树与树之间翻腾跳跃,时而摘取野果,时而追逐小鸟,好不快活。有时候,她还用长而有力的手指抓住树枝,将身体悬挂在空中,就像现代的杂技演员。倘若有野兽来犯,她会借助树林的天然屏障,运用爬树技巧,纵身跃入浓密的树丛中,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逃之夭夭。

而在这之前,全球气候变暖,致使树林慢慢减少,为了寻找新的树林,为了觅食,原始人类不得不尝试着从树上生活转到地面生活,并逐渐学会了站立和行走,使上肢和下肢有了各自分工。“露西”已经学会走路了,虽然走得并不太稳健,身体不很直,向前倾斜着,步子也迈得很小,但是,她毕竟是用双腿在走路,而不是用手。这样,她就可以到树林以外的世界去看一看了。而且,她的手除了抓握树枝外,还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或许是吃腻了浆果,想调节一下口味,同时也是身体的需要,“露西”下地了。她迈着蹒跚的或者说是斯文的步子来到湖边,在草丛里寻找龟和鳄鱼蛋,运气好的话,在水边还可能捉到鱼虾和螃蟹,那时便可以饱餐一顿美味佳肴了。当然,这种时候并不多,只是偶尔为之。因为对“露西”来说,在地上行走确实比攀树困难得多。

不管别人说什么,“露西”就是“露西”,一个浑身都是谜的女性。

“第一家庭”因何会同归于尽?

1975年,在哈达地点发现了人类的“第一个家庭”。大约有13个人可能因自然灾害被埋葬在一起,形成一个天然的坟墓。从化石看来,13人中男女老幼都有,其中至少4个是小孩,其中—个四五岁的孩子保存下来了几乎完整的头骨;其余都是成年人,包括一些刚刚成年的年轻人。这些人生前可能是在一起生活的,所以他们被形象地称为“第一家庭”。想象得出,当初,这些人生活在一起,通过分工合作,有的采集,有的捕猎,然后大家围坐在一个地方共同分享食物。一旦遇到敌人侵袭,他们也是群策群力,一致对外,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其乐融融。

不幸的是,突然有一天,灾难降临到了他们的头上。就在他们懵然沉睡的时候,山洪爆发,洪水像野兽一样,不分青红皂白,肆意吞噬着它所走过的任何地方。他们还没来得及撤离,便被洪水无情地冲走。然后,又把他们抛在了所经途中的一个很大的土坑里。也许是天意,他们未曾分离,就像生前相亲相爱一样,他们长眠在一起,生死同穴。这是人类合作行为的最早的证据。

1976年,玛丽·利基等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里有了重要的发现,共发掘出了12个人的牙齿和颌骨,其年代测定为距今350万年至375万年之间。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在400万年前留下来的火山灰中,发现了人的足迹,有成人和小孩短而宽的脚印,也有像长颈鹿剑齿虎、犀牛等动物的足印。人类学家认为哈达和莱托里的化石标本类似,他们与南方古猿有相同的地方,但更为原始,因此将其归入南方古猿阿法种,而莱托里的足印可能就是它们留下的。

南方古猿的归类

南方古猿的脑子不大,在400~770毫升之间,但是其结构已与人脑相近。而且,南方古猿的成熟期也与人类一样。这说明南方古猿的行为比猿、猴复杂得多,因而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学习和适应。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把南方古猿放在人的进化系统中是非常合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