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方实用主义的治学

西方实用主义的治学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学派的哲学家。杜威认为,人的认识受激而产生于“疑难的情境”或“不令人满意的困境”。所以,需要求证或证实。这一步骤就是对假说(或方案)所预期的结果进行检验。杜威实际上提出了如何检验和评价假说或方案,以便从中选择或接受一种最可置信的假说,或者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是最佳的方案。在杜威看来,该五步法是任何合理思维的普遍模式。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学派的哲学家。他是胡适先生的导师。1910年,杜威在他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将生活看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认为,生活本身就表现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一系列问题求解的过程。人的认识活动是从他们面临不令人满意的境况(困难、问题和疑惑)开始的。探索的目的是要获得某种摆脱困难(解决问题)的一个“解答式”,以使人能从不符合人意的境况向着符合人意的境况转变。因此,他强调任何对人的认识活动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对认识发生于其中的背景情况或“境况”的考察。

杜威十分强调研究要从考察问题境况入手。为此,他提出关于认识过程的五步法。现简述如下:

(1)疑难的情境。杜威认为,人的认识受激而产生于“疑难的情境”或“不令人满意的困境”。“对差异或困难的感受”就会迫使人们去追求认识。“困难一旦产生”,认识活动就被激活了。

(2)“界定问题”或“界说困境”。“界定问题”或“界说困境”,即努力厘清问题之所在,对所面临的问题做出清晰的表达。这是因为“问题规定了思维的目的并控制思维过程的方向”。当然,认识的目的并不只是提出问题,更在于解决问题,使我们摆脱“疑难的境况”。胡适把这一步比喻为中医师的“号脉”。

(3)“提出假说”。“提出假说”即提出种种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思路。对科学研究而言,就是提出种种可供选择的科学假说或理论。杜威认为,从资料到假说或理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其间并没有逻辑的通道。故假说(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提出,往往包含思维的跳跃。杜威强调,在提出假说这一步骤上,要放开思路,依赖于“既大胆,又谨慎的心灵”,设想出尽可能多样的方案或“解答”,以供选择。胡适曾把这一步骤概括为“大胆假设”。

(4)“合理的加工”或推演。当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后,必须对每一种假说进行精心“合理的加工”或推演,尽量揭示出它们所蕴含的意义和结论。这是因为这些从假设推演出来的结论或推论,仍然是假说性的,是否能够应验,仍不得而知。所以,需要求证或证实。

(5)求证或证实。这一步骤就是对假说(或方案)所预期的结果进行检验。“人们根据检验某一观念或假说的需要,精心安排种种条件,以了解该观念在理论上所指明的结果是否实际发生”。

杜威实际上提出了如何检验和评价假说或方案,以便从中选择或接受一种最可置信的假说,或者对于解决问题来说是最佳的方案。胡适曾把杜威这五步法中的第四步、第五步合起来,概括为“小心求证”。

我们可以将杜威的认识过程的五步法与波普尔科学研究途径五步骤做一比较,如图1所示。

在杜威看来,该五步法是任何合理思维的普遍模式。不但在科学研究中,而且在工程技术中,以及在一切日常生活中,合理的思维都是以这种五步法所说明的程序来进行的。在这五步法中,正是“问题”起着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问题”不但是认识过程得以启动的动力和源泉,而且整个认识过程就表现为从问题到问题的一系列问题求解的过程;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正是“问题”规定了思维的目的并控制思维过程的方向。就科学研究而言,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并且问题推动研究、指导研究”的意思。

图1 杜威认识过程的五步法与波普尔科学研究途径五步骤的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