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化图书馆发展现状

网络化图书馆发展现状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网络化已成为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网络化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可以说,网络化图书馆的建成是推动当代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在促进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是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九五”期间文化部图书馆司提出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即“金图工程”,旨在建成国家、省、市、县、镇各级图书馆网。

图书馆网络化已成为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网络化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重视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积极探索建设网络化图书馆需要的条件、应该采取的模式与策略、必须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来促成网络化图书馆的形成。图书馆网络化可以实现文献资源的远程化传递,大大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和馆藏文献的存取水平,真正实现整个人类社会文献资源的共享,满足社会各界的文献信息需求,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可以说,网络化图书馆的建成是推动当代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任务。有学者把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局域网阶段、广域网阶段和因特网阶段。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开发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建立图书馆计算机局域网,实施计算机管理。70年代后期,他们开始探讨资源共享,实施联机编目,组建局域网或广域网。到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初步实现了联机编目,建立了联机书目信息数据库和一些专题数据库,初步实现了联机检索和资源共享。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因特网的普遍兴起和快速发展,图书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些图书馆纷纷上网探索信息服务的新方法,人们开始研究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等,图书馆由此进入了网络环境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因特网阶段。我国图书馆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建设微机局域网,现在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图书馆已经连入因特网,因特网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问题成为图书馆界普遍关注的议题。

分析当前图书馆网络化的现状可以发现图书馆网络化的模式是多样的。一种是基于区域合作的模式,一种是基于系统合作的模式,还有是混合式的。区域性的网络化图书馆系统把某一区域范围内的图书馆联合起来进行协调合作,它打破了隶属行业分割的局限,实现不同类型图书馆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的联合,开展从文献资源协作配置,传统文献载体和网上信息合理布局,到馆际互借、网上信息资源共享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上海地区文献资源协作网”和“武汉地区高校协作网”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联系方便,符合读者就近借阅的文献利用习惯,缓解文献资源供需矛盾,实现馆际文献资源的优势互补。基于系统合作的模式是同一系统或同一行业,在馆藏结构和服务类型上具有相似或类同特点的图书馆之间而进行的协作。例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全国民族院校图书馆协作网”“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全国社会科学系统联机图书馆中心”。跨区域、跨系统的图书馆之间联合形成混合式的网络化图书馆系统。这种模式一般都要求建立以地区中心馆为网络主干,辅以各馆密切配合的协作网络形式,乃至建立起以国家级文献资源网络为主导,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基础的全国性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这种模式的协调组织必须要有一定的行政权威才能进行组织协调,并且需要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的统筹规划及强有力的指导程序,这种模式的不断发展,便于形成更大范围甚至全国范围的网络化图书馆协作体系。例如“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网络化图书馆系统的情况。

1.全国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

1999年1月14—15日,由国家图书馆发起并主办的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党校图书馆、国家行政机关图书馆、情报信息院(所)以及军事院校和科研院(所)等系统105个图书情报单位的近2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签署了由124个图书情报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书》,旨在建立以国家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地区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为基础的全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会议明确了组建网络的三级协调机构,即在北京设立全国协调委员会,在各省(市、自治区)设立省区协调委员会,在地市设立地区协调委员会。全国协调委员会成员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等单位组成。

2.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在促进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是我国图书馆网络化发展的典型代表。CALIS是国家经费支持的中国高校图书馆联盟,其宗旨在于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

3.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

“九五”期间文化部图书馆司提出的“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即“金图工程”,旨在建成国家、省、市、县、镇各级图书馆网。当时制定的具体目标是:到2000年,全国的省级图书馆、地市级图书馆基本入网,40%的县级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管理,初步建立“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成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先期发展京、津、沪、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及自动化发展有一定基础的省市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并与Iternet和国内其他主要信息网络互联,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电子文献传输。加强图书馆信息网络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及规划、组织、协调工作,推广使用有关图书馆自动化的国家标准和文化行业标准。到2010年,县以上公共图书馆实现联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