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严格的家规造就了儿子优良的品质

严格的家规造就了儿子优良的品质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崔琦家的家规之严,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可据当地了解崔家的人说,并没有听说哪个孩子挨过打。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听说崔琦和村上几个孩子偷她家地里的瓜,便在王双贤跟前告了一状。崔琦出生时,母亲已经三十七岁,父亲四十二岁,他的出生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喜悦。但母亲从不娇惯这唯一的儿子,崔琦稍大一点儿就帮家里干活。这天,母亲正好看见崔琦从外婆家回来,就告诉他这件事。

崔琦家的家规之严,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在崔家,无论做什么事,孩子有理由可以解释,但解释完了就必须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再有顶嘴或懈怠行为就会挨板子打了。可据当地了解崔家的人说,并没有听说哪个孩子挨过打。因为孩子们总是自觉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从未发生过有悖情理的事。

崔琦小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个“负荆请罪”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听说崔琦和村上几个孩子偷她家地里的瓜,便在王双贤跟前告了一状。崔琦放学回来,母亲叫住他:

“驴娃儿(崔琦的乳名),你偷人家的东西啦?”

崔琦没有搭腔。母亲说:

“去吧,你到门楼底下墙角里跪着!”

崔琦便放下书包,面朝墙直跪在那儿一声不吭。

跪了一会儿,告状的老太太反而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劝王双贤放过他这一次。过了好长时间,王双贤才叹口气喊他站起来。崔琦低着头来到母亲跟前,母亲问他以后还偷不偷人家的东西了,崔琦说:

“娘,俺以后不和他们一起上学了。”

事后,王双贤才知道崔琦没有偷人家的瓜。只是在路上和偷瓜的那几个小孩子碰到一起罢了。

母亲问崔琦为什么当时不说明情况,崔琦说:

“当时娘正在气头上,说了也没用。再说那时我毕竟跟他们在一起,即使没偷也说不清楚,就想干脆认了算了。况且,母亲这样要求我,也不是坏事,偷人家的东西到哪儿说都丑。我不想让娘为我担心。”

崔琦家门口约二百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大水坑。每到盛夏时节,大人孩子总爱到坑里洗澡,崔琦自然也是常客。但他洗澡却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总是边洗边打闹,不是一猛子扎到水底抓一把泥涂人一脸,就是把同去的伙伴按在水里“老牛饮水”,再不然就是拿水泼路过的女孩子。

崔琦却总是规规矩矩地一个人洗。因为每次出来时,母亲总是叮嘱他不要做与人为难的事,不要在水里和别人打闹,以免伤了和气。

学堂放学之后,别的孩子总是在路上磨磨蹭蹭不肯回家,而崔琦下学便朝家跑,放下书包就写先生留下的作业或者预习第二天的功课。

崔琦出生时,母亲已经三十七岁,父亲四十二岁,他的出生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喜悦。但母亲从不娇惯这唯一的儿子,崔琦稍大一点儿就帮家里干活。

农忙时,他帮助父亲在田里干活,撒肥、锄地、浇水;农闲时,他给家里捡柴火,或者帮父亲收拾家里的院墙。

母亲深知,人必须能吃苦、爱劳动才行,否则,长大就会养成好吃懒做的毛病。同时,母亲还告诫他不管到何时何地,自己有多大本事,都要保持谦虚待人的品格。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敬重。

母亲身体力行,为儿子示范。她处处以诚待人,平等地善待所有乡邻。

少年崔琦聪明过人,多才多艺。在他十三四岁时,因为能写会算,村里把他抽去跟着分地,无论三角形、菱形、梯形地,都难不住他。

当时有个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老会计,故意找了一块外号“一杆旗”的地块(相当于不规则三角形)难为他。等各边的数据一测出,崔琦一口就说出结果来,惊得大伙儿直吐舌头。

实行土地改革那会儿,村里排练话剧《血泪仇》,可剧中有个叫王仁厚的角色找不到合适的人扮演。这天,母亲正好看见崔琦从外婆家回来,就告诉他这件事。崔琦二话没说,满口答应下来。人们担心离演出只有一天的时间,他连词也背不下来。谁知一演出,崔琦把词背得滚瓜烂熟。他还找来烂棉花当胡子,借了件破棉袄穿上,演得特别真实,满院子看戏的乡亲都哭了。

当人们争着夸崔琦聪明、能干的时候,母亲却经常谦虚地笑笑说,他还差得远,希望乡亲们不要这样夸奖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