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善念造就了好的诗人环境

善念造就了好的诗人环境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说文解字》中“善”为“膳”的本字。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一直留存着“行善积德”、“乐善好施”、“善恶有报”的思想,从上古延续至今,中国的传统思想一向很重视“善”。甚至带动环境往良性的、美善的方向发展。是以孔子的回答也正体现了君子的高贵慈悲的精神:不畏蛮荒之境,乐将文化知识传播到这些被人遗忘的地方,教化当地人们,这正是君子“兼善天下”的积极有为的精神。

说文解字》中“善”为“膳”的本字。古人以羊为膳食的美味,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善”字由膳食之美引申为美好之义,因为羊的性情温和驯顺纯善,被古人视为吉祥、美丽的动物,所以“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与“恶”相对。

在中国人的传统理念中一直留存着“行善积德”、“乐善好施”、“善恶有报”的思想,从上古延续至今,中国的传统思想一向很重视“善”。

中国封建王朝历代贤君都以仁德为治国之本,善化百姓,安天下社稷;而有识之士则心系黎民百姓之苦,即使身处逆境,依然不计个人得失,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761年春天,杜甫得到亲友的帮助,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可是才住了几个月的新茅草房,眼睁睁地被呼啸的秋风把房顶的茅草一层一层地卷了起来,飞得高的缠挂在树梢上弄不下来;飞得低的掉到池塘里或洼地稀泥上,也拾不回来了。在荒地上的那些本来可以收拾起来重新盖到房顶上去,可是南边村子里涌出来一群小孩子,当着诗人的面就抱着茅草钻进竹林里去了。腰腿无力追不了,口干舌燥喊不了,诗人只好慢步挪回家来,倚靠着手中的拄杖独自伤心叹息。

屋破的痛苦还没缓解,雨漏的惨况又跟上来。真是屋破又遭连夜雨!风一停就乌云满天,像墨一样黑的乌云,弄得天昏地暗的。房顶缺草了,雨就乱纷纷地直接泄进屋里来。布被子不暖和,小儿子夜里就睡不安稳,乱动乱拱,终于把被子也蹬破了。加上屋里到处都被淋湿了,特别是床头没一点干地方,就更是阴冷凄凉了。

自安史之乱后所经历的种种痛苦和忧国忧民之情,本来就使杜甫长期失眠,这样的景况就更让人彻夜难眠了。凄风苦雨中坐盼天明,寒夜就显得越是漫长!

虽然身在这种老弱无力、穷困无助、凄苦难言和焦虑不眠的苦境中,诗人却没有只想到自己,而是推己及人,想到了千千万万和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希望自己能为他们找到千万间广厦,使他们能免于遭受自己目前这样的苦况,乃至于自己一个人冻死也在所不惜,充分表现了诗人博大的仁爱胸怀和高尚的人格。

正是这种可贵的思想,使得诗人对自己苦境的描写具有了更为深厚宽广的内涵,因为那不仅是诗人自己的倾诉,而且也是千万同样处境的寒士们的代言。正是这种忧国忧民、能为他人着想的崇高品质,使得诗人的许多诗篇得以千古流传。与其说诗人创造了好的诗篇,不如说善念造就了好的诗人!

环境的好坏与否容易影响人居住的意愿,尤其是身处逆境时,更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考验,一般人往往会心生退缩之念,而去寻求安逸的生活。但是对于圣人或君子而言,他坚定的信念或智慧是不会被环境所左右的,相反的,他会以自身的修为及能力去改变所处的环境。甚至带动环境往良性的、美善的方向发展。

正如孔子想要搬到东方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中唐诗人刘禹锡于《陋室铭》中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又云:“斯是陋室,维吾德馨。”是以孔子的回答也正体现了君子的高贵慈悲的精神:不畏蛮荒之境,乐将文化知识传播到这些被人遗忘的地方,教化当地人们,这正是君子“兼善天下”的积极有为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