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伴关系显露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显露亲子关系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交往,也就是同伴关系的发生,就是最明显的佐证。对于小昕来说,这些体验和经历会改进她的互动方式,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学习合作和同理心。“只有同伴”的猴子正是因为缺乏母子关系带来的安全感而表现出容易受惊吓、不愿意探索、同类紧紧抱团的样子。这些能力可以从“假装游戏”中获取。

相对来说,间接监控孩子们互动,并用积极、支持、乐观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解决冲突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善于社交的孩子;那些容易生气、经常命令孩子怎么做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一个社交能力贫乏、容易和同伴起冲突的孩子。

这个星期六活动比较多,小昕(8岁)的表现也比较糟糕,上午参加活动,排队的时候不遵守规则,一定要排在第一位,有人抗议她也不听,为了顾全大局,领队妥协了,我对她有些不满;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坐在一位置上,因为旁边较挤我让她移过来点,她不肯,还拿了桌牌玩,引起其他小朋友抗议,她就表现出很厌恶对方的样子;晚上带她和朋友一起吃饭,又闹情绪,因为她想唱歌,另外小朋友不想听……其实每次和小朋友一起我都很会担心。

对于孩子来说,存在着两个社交世界,一个是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世界,还有一个是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世界。这两个社会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件长久和持续的事情,也因此需要稳定的理念和以孩子为本的思想,但是家庭教育内容并不能实现做好教案按计划进行,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先把孩子教育好,再将他送到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交往,也就是同伴关系的发生,就是最明显的佐证。许多父母会纠结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交往过程的不顺畅,也会发现自己为孩子制定的最优方案会受到考验,孩子会因为伙伴的影响反抗自己父母的指令或做一些不符合家规的事情。也许“坏影响”确实存在,但积极的意义更多。孩子需要亲身的体验才能建立起和他人的关系,孩子对规则的理解也需要在应用中内化。

小昕给妈妈带来的不舒服的感觉也是小昕自己体验到的感觉,每个人都倾向于让自己感觉舒服。对于小昕来说,这些体验和经历会改进她的互动方式,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学习合作和同理心。

我们对同伴的定义是:社交中处于相同地位的个体。孩子和父母的互动一般是不平等的,因为父母处于强势,孩子处于从属的地位。但同伴之间的地位比较平等,如果彼此希望友好相处或达成一些共同目标,必须努力学习理解对方的观点,学会协商、让步、合作。这样的经历,对大部分孩子都是有益的,除非极少数孩子和父母交流就感受到非常平等,即便这样,对孩子来说,父母也依然无法取代伙伴的重要位置。

同伴未必是同龄,不同龄的伙伴之间互动也许会有失衡发生,但是这样的交往却能为孩子获得某些社会能力,比如年长儿童与年幼儿童相处过程中会促进自身的同情心、照顾他人的能力、决断力与领导力。反之,年幼儿童会去学习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如何做一个顺应者,顺应能力其实是容易被忽视和贬低的,它像水一样,有和谐的力量,是与人相处时不可或缺的。

据昕妈回忆,小昕在上小学前比较少与同伴交往,昕妈自己因为工作忙碌也没有创造太多机会让小昕和伙伴一起玩耍,而小昕从出生开始一直独睡。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小昕在同伴交往中的表现有很大的价值,让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做一些弥补。

心理学家哈洛和他的同事曾用猴子做过一个实验,一类猴子只有母亲,另一类猴子只有同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哈洛发现,“只有母亲”的猴子没法形成正常的社交,将它们放到普通猴群中,它们往往是躲避或者攻击;“只有同伴”的猴子的表现是彼此之间黏得很紧,但很容易被激怒,对群体外的猴子也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攻击性。

人与猴子自然有区别,并且我们的孩子并没有那么绝对地被置于这两类极端化的养育环境中。不过,这个实验确实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父母和同伴对孩子的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是两者作用不同,分别有自己的特点。带有情感、能对孩子及时作出反应的父母不但教会了孩子一些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了安全感,这种安全感让孩子敢于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并逐渐形成胜任的、适应性的社会行为模式。“只有同伴”的猴子正是因为缺乏母子关系带来的安全感而表现出容易受惊吓、不愿意探索、同类紧紧抱团的样子。

与母亲建立起安全依恋关系的孩子一般都更外向,成为更有吸引力的玩伴。

游戏是幼儿园阶段孩子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老师会通过游戏的方式教孩子们一些知识点,而社交关系的发展也是通过游戏,比如“假装游戏”。

假装游戏需要角色扮演以及制定游戏规则,分配和协商,妥协和让步,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也创造了一个好机会理解自己和同伴,获得支持,赢得信任感,建立情感连接。这些能力可以从“假装游戏”中获取。到了小学阶段,因为认知能力发展,心智发展又向前一步,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玩那些有正式规则的游戏,并发展出同伴群体。

昕妈对照自己,发现自己忽视了小昕在学前阶段的同伴交往,确实如此,暂时不论孩子的气质不同,父母对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比如,选择的住处、社区是否有足够好的条件让孩子与同龄伙伴交往?当孩子自身还没有能力聚会时,父母是否承担了孩子的“预约代理人”,为孩子们彼此接触创造条件?当孩子互相邀请串门,父母作为监护人会如何监控孩子们的交往?是不是不允许有冲突?

相对来说,间接监控孩子们互动,并用积极、支持、乐观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解决冲突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善于社交的孩子;那些容易生气、经常命令孩子怎么做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一个社交能力贫乏、容易和同伴起冲突的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