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智力的发育过程

幼儿智力的发育过程

时间:2022-02-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是获得新知识的必经途径。婴儿有较低级的,以具体形象为特点的思维,又称前言语性思维。应不断丰富小儿的词汇,尤其要注意教育中的启发性。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不同的、独特的个体,而孩子所拥有的最大潜能就是源自于此一特性。2.人格智能的外部表现 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在幼儿阶段,这方面的智力表现已初露端倪。因此,让幼儿参加游戏对其人格智能的发展十分有益。

二、幼儿智力的发育过程

(一)幼儿记忆的发展过程

记忆是将感知、思考和体验过的事物保存在大脑中的过程。人类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形成都和记忆有关。记忆力越强,记忆内容越广泛,智力水平就越高。记忆从时间上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从目的上可分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从方式上可分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小儿的认知发展遵循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机械记忆向逻辑记忆过渡的过程;与此同时,长时记忆的能力越来越强。

新生儿即开始有最简单的记忆,如对妈妈抱成哺乳姿势的记忆。只要抱成这一姿势,小儿即会四处寻找乳头。2~3个月时,如果注意的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小儿会用眼睛寻找。4~5个月能记住母亲和其他亲人,但此时的记忆能力只能保持几天。随着月龄的增加,记忆时间将越来越长。小儿在l—2岁后,随着言语的发育,记忆能力逐步增强,能记住自己的盥洗用品、玩具和几个小朋友的名字。2岁半时能记住儿歌和童谣。记忆再现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如2—3岁的小儿和父母分开几个月后仍能认识。但是,婴幼儿的记忆是无目的、无意识、短时为主的;利用形象鲜明和有兴趣的物品,能促进其记忆。因为缺乏知识和经验,小儿的记忆常不准确,有必要在生活中进行反复的记忆训练。

(二)幼儿思维的发展过程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现象的概括反应,包括概念形成、判断和推理,即:先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形成各种概念;再用许多概念来组成判断,用判断来推理,产生思想。所以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是获得新知识的必经途径。高层次的思维发生必须有言语作基础,其发展比前几个认知过程都迟。

婴儿有较低级的,以具体形象为特点的思维,又称前言语性思维。l岁后小儿在言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萌芽,但其形成主要靠直觉行动,概括水平也低。如3—4岁时已知道橘子是好东西,知道自己吃了妈妈会高兴。但此时小儿还不会推理到“因为橘子是好东西,所以吃了妈妈会高兴”的较高思维阶段。

促进小儿思维发展,必须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前言语性思维主要靠动作发展来形成,所以要尽量增加他们接触、认识环境的机会。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向抽象性、逻辑性发展需有丰富的言语作基础,所以要创造言语发展的环境,鼓励其提问,并用尽量完整的句子来回答问题。应不断丰富小儿的词汇,尤其要注意教育中的启发性。

(三)聪明孩子有何特质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不同的、独特的个体,而孩子所拥有的最大潜能就是源自于此一特性。有创意的孩子常会做出别人意想不到的事,他们淘气、幽默、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甚至有时放荡不羁,不按常理出牌,也常自得其乐,有个快乐的童年。但大部分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常被要求和别的孩子一样,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循规蹈矩,用功读书,时间一久,孩子禀赋的创意都被扼阻了,美国学者沅汝里曾提到:“创意在小孩子就像流鼻涕般常见,但长大后很少看到。”

有创意的孩子比较顽皮,也比较快乐。许多研究发现,有创意的孩子具有下列几种特质。

1.比较独立、自律,有时会反抗权威。

2 . 常捉弄别人,表现出小丑般的幽默,惹人开心。

3.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

4.喜欢冒险、挑战性的工作。

5.对例行公事及令人厌烦的事物,非常没有耐心。

6.扩散思考能力强,记忆力广且会注意细节。

7.喜欢阅读,有广泛的知识背景。

8.常常需要较多时间思考。

9.对有兴趣的事非常专注。

10.敏感,好奇,有丰富的想象力,感觉特别灵敏,如听到某种声音就想到某种颜色。

(四)孩子潜在智能的体现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通过研究,认为人的基本智能可分为八种类型,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但是,开始时它们并不是时刻都能被孩子体现出来的。因此,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全面、细心地观察孩子方方面面的表现,从而挖掘出他的优势智力并适时地加以引导。

以下,我们为父母罗列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20种表现,千万别忽视这些表现,因为,它们正是孩子发挥潜在智能的体现。

1.善于用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各种声响。

2.常给孩子朗读的故事,要是你更换了里面的某个词,孩子就会说读错了,并加以纠正。

3.喜欢对人讲故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

4.喜欢提些怪问题,如人为什么不会飞等。

5.喜欢把玩具分门别类,按大小或颜色放在一起。

6.喜欢伴随乐器的弹奏唱歌。

7. 喜欢倾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能根据声响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乐器。

8.能准确地记忆诗歌和电视里经常播放的乐曲。

9.善于辨别方向,极少迷路。

10.乘车时,对经过的站名或路标记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时候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11.喜欢东写西画,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种物体。

12.喜欢自己动手,很多东西一学就会。

13.特别喜欢模仿戏剧或电影人物的动作或道白。

14.善于体察父母的心情,领会父母的忧与乐。

15.落落大方,动作优雅懂礼貌。

16.看见生人时会说“他好像某某人”之类的话。

17.善于把行为和感情联系起来,如说:“我生气了才这样干的”。

18.善于判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9.善于辨别出物体之间的微小差异。

20.喜欢摆弄花草、逗弄小动物,而对一般的玩具兴趣不大。

测试分析如下:

(1)如果孩子第1、2、3条表现突出,可能具有语言才能。

(2)如果4、5条表现突出,说明有逻辑-数理方面的天赋。

(3)如果6、7、8条表现突出,可能是个音乐苗子。

(4)如果9、10、11条表现突出,说明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5)如果12、13条表现突出,可能具有较高的身体-运动智力。

(6)如果14、15、16条表现突出,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智力较好。

(7)如果17、18条表现突出,说明孩子有着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8)如果19、20条表现突出,孩子的自然观察力明显地具有优势。

(五)人格智能是如何培养的

1.什么是人格智能 人格智能是人类智能群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表现为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两种形式。

所谓人际智力,是一个人能敏感地觉察和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志及体验的能力。而内省智力指有自我认识的自我感,并能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意识、对自身情绪状态和个性特点的了解以及自律、自知、自尊的能力。

因此,人格智能包括了每个人两方面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方面是对别人的关注及对社会角色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的关注及对自己人格生活的把握。

2.人格智能的外部表现 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在幼儿阶段,这方面的智力表现已初露端倪。

研究表明,人际智力的外部表现有:特别喜欢扮演角色,能注意到别人高兴和忧愁的情绪变化,爱与同伴交流,喜欢群体活动,关心他人等。

内省智力的外部表现有:对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有感情,表演合理;善于将行为和情绪联系起来,对别人做的事能较准确地评估;自信;常有成功感;认识自己的缺点,懂得计划和使用自己的才能;对困难和未做过的事,有勇气克服或尝试;活动能力强;能自我激励,拥有高度自尊,独立性强。

我们了解这些外部表现,有利于及早识别和发现幼儿的人格智力才能。

3.人格智能的培养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拥有正常的智力,只是有些人会在其中某一方面更加突出或某一方面处于较低水平。人格智能是理解他人、认识自我的重要智力,我们必须完整地看待人格智能的发展。

(1)通过游戏的方法来培养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幼儿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化除了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外,在游戏中建立的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从中学到的人际交往技巧对人格智能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参与、分享,扮演各种角色,协商游戏情节的发展,共同制定游戏规则,用动作、体语和口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协调不同角色的地位等,这些都是人格智能中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的表现。因此,让幼儿参加游戏对其人格智能的发展十分有益。

(2)让幼儿学习接受挫折:父母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说“不行”“不可以”。当幼儿情绪激动时,可用“忽视、不理会”“转移注意力”等策略让其平息怒气,之后再说明道理。另外,必须鼓励孩子去做通过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当他失败时,要支持鼓励他或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体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变挫折为挑战,变失败为成功,使孩子的自信、自尊与内省智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3)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关心别人:人格智能更多地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的存在及他人的存在的认识,它与情感、个性特征的关系尤为密切。为了发展孩子的人格智能,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克服单向情感的缺陷,让他从小懂得爱父母、爱同伴;学习关心别人、尊重别人,使他们在爱和关心的互动过程中健康成长。

(六)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与培养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三维空间之中,但是我们却对自己拥有的空间智能知之甚少。事实上,空间智能是人们生活学习的基本能力,更是艺术、科学数学乃至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1.什么是空间智能 什么是空间智能?有没有单独的视觉或空间想象的能力存在?回答是肯定的。近百年来,心理学家对空间智能的研究与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4-1938):肯定空间因素存在于智力中,并将其定义为一种在空间或视觉表象方面的才能。包括:能从不同角度辨认出对象的能力;能想象外形运动及其各部分之间转换的能力;对空间关系的思考能力。

第二阶段(1938-1961):确定空间因素相互不同的程度。认为至少有三种独立的空间智能因素:一是精确地觉察空间模式并作相互比较的能力;二是定向,即不被空间模式以不同方式呈现而糊涂的能力;三是想象,即理解表象在三维空间中运动或操作想象中物体的能力。

第三阶段(1961至现在):确定空间智能在其他能力的复杂的相互关系中的地位,认为空间智能的核心是准确地觉知视觉世界的能力,是能够再造视觉经验(即使物体不在眼前)的能力。

2.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 婴儿最初能在空间移动—蹒跚学步时,能在脑中形成静态的大脑表象;学龄期,能活跃地在空间领域中从事对表象和对象的操作,使静态表象变为动态表象,但空间智能仍局限在具体的情景和对象方面;直到青春期,才能处理抽象空间概念,能把图像表征世界与命题陈述及推理相联系,能理解几何学。因此,儿童的空间智能有一个从静态空间感知到获得动态概念空间的发展过程。

3.幼儿空间智能的识别与培养 空间智能不是幻想,而是一种能力,是人的思维的一部分。幼儿的空间智能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图像思维,可清楚地说出视觉表象。

(2)能轻松看地图及其他图表。

(3)喜欢画画、泥工等艺术。

(4)喜欢拼图、下棋、走迷宫及类似的游戏。

(5)喜欢想象,并创造出内心的表象。

(6)喜欢看幻灯、电影或其他视觉上的表演。

(7)有好的色彩感觉,经常用图像来记忆。

根据空间发展规律,早期培养空间智能必须按规律进行。

①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去感受、体验行走的路线和认明标志物,如熟悉幼儿园路线,公共汽车线路图、公园导游图等,发展空间定位能力。

②通过画画,发展其空间能力;提供橡皮泥等让孩子塑造立体物体;提供各类积木,让孩子在搭建中形成对前后、上下、远近等有关空间智能的概念。

③提供各类几何、二维、三维图形,让孩子在自由拼搭中,发展空间智能。

④变动画里的物体,造成不同的景象,让孩子观察。

⑤进行戏剧性游戏,模拟表演,发展透视能力。

(七)幼儿动觉智力的培养

研究发现,从3岁前幼儿的身体发育和各项活动中可看出他是否具有运动智能。由于身体运动能力是通过动作和运动表现出来的,因此早期识别幼儿的身体动觉智力较容易。身体动觉智力较高的孩子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很早会系鞋带,出人意料地会骑车,技巧超过同龄儿童。

2.精力充沛,爱敲打、扭动、坐不住。

3.善于模仿各种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

4.小手灵巧,爱折纸、爱拆装玩具。

5.动作协调性好,喜欢用各种工具、器械,偏爱学习手工技能。

6.喜欢跑跳、翻筋斗,爱游戏,愿意参与体育运动,动作优美,能较好地控制身体和客体。

7.做过的事比看过或说过的事更容易记住。

8.具有较好的反应能力,通过运动学习效果最好。

9.具有创造性运动的表达能力:对旋律敏感,身体、手脚协调,平衡能力好。

10.具有方向感、时间感,在做精细动作时准确性高。

根据婴儿肢体发展顺序及表现,对身体动觉智力要提前进行培养。1—3岁婴幼儿肢体活动发育进程的大致规律如下。

12个月:能扶着走,能自己坐在地上。

18个月:能推拉玩具,搭叠2~3个物体,抓、握等动作已充分发展。

24个月:行走自如,大步稳跑,能抱大皮球,自己上下楼梯,跳30厘米,能一页一页地翻书。

30个月:能双足跳,能独脚站立2秒左右,能踮着脚尖走几步,能从矮凳上跳下,手与手指动作开始协调,手指动作自如,能搭5块以上的积木。

36个月:能单足站立,能骑三轮脚踏车;能画圆圈,系扣解扣;跑步稳;能两脚交替上下楼梯。

肢体活动与发育进程吻合或超前的孩子,往往运动智力潜力较大,要及时开发和培养。父母要给孩子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提供合适的场地和有启发性的材料与工具,利用模型、机械、手工,通过舞蹈、运动、游戏来学习,使已萌发的身体动觉智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八)弱智儿童有哪些特征

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伶俐,但是社会上总有些小孩属于弱智儿童。对这些弱智儿童来说,有些是不可逆转的,但有些却未必。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及早治疗,能使父母和孩子都摆脱痛苦。

某些引起弱智的疾病如克汀病、苯丙酮尿症等,若能早期发现是可以治疗的,但如果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时再进行治疗则很难奏效。一些弱智儿童如及早发现进行早期干预,智力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甚至接近正常。

要能做到及早发现,必须了解哪些因素容易发生弱智,这些因素称为高危因素。引起弱智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妊娠、近亲结婚、有弱智家族史、孕早期感染、分娩异常及生后患有严重疾病等。凡具有高危因素者,应特别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小儿有无下列具体表现。

1.睡眠时间很长,整日安睡,不活泼,很少哭闹,有时伴尖叫,哭声无力。

2.会笑时间延迟,正常婴儿出生后4~6周便会对母亲微笑,弱智儿3~4个月时还不会笑。

3.神情呆滞,面无表情,正常儿1个月时就能注意周围环境,弱智儿对周围人和事物不感兴趣。

4.玩手指活动晚,正常儿3~4个月时躺着时看手玩手,弱智儿一般6个月以后才出现,且动作笨拙。

5.经常流口水、伸舌,1岁后此现象继续发生。

6.2—3岁仍继续将小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而正常小儿l岁后不再将物品放入口中。

7.对言语反应差,不注意大人和他说话,言语发育延迟。

8.不识数,3—4岁时或者更大些还不会数数,更不会简单加减计算。

9.开始抬头、翻身、坐、站立、行走等大运动发育均延迟。

10.有特异外貌,与一般小儿长得不一样。

如发现以上表现,应让小儿到医院检查确诊,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