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管径路并发症需怎样处理

血管径路并发症需怎样处理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旦发现应紧急处理。血管迷走反射多为良性经过,但若处理不及时,对于合并严重瓣膜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可出现严重后果,甚至死亡。但无论经何种途径行介入诊疗,总的血管介入径路相关的感染发生率不高,为0.3%左右。神经障碍:不是直接的经皮介入血管径路的并发症,但常由于血管径路并发症而引起,发生率为0.2%左右。治疗应立即给予升压药物及输血,同时在腹股沟韧带上方高位动脉穿刺点处压迫止血。

(1)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为3%~5%。其发生与穿刺时疼痛和紧张有关,而术后拔管时发生则与疼痛和血容量偏低有关,有晕厥病史者更易发生血管迷走反射。临床表现为血压低(<90/60mmHg),心率进行性减慢、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一旦发现应紧急处理。首先保持卧位,血压正常而以心率慢为主者,可给予阿托品0.5~1mg静脉注射;若有血压降低(90/60mmHg)则可给予多巴胺5~10mg静脉注射同时快速静脉补液。血管迷走反射多为良性经过,但若处理不及时,对于合并严重瓣膜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者,可出现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2)动脉出血或局部血肿:是穿刺及置管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有时出血可进入腿部及股部,形成局部血肿。股动脉置管后血肿的发生率为5%~9%,而股动脉撕裂引起的需要外科处理的巨大血肿发生率为1%左右。患者在穿刺部位出现疼痛、烧灼感、髋关节及腿部活动障碍,血肿周围呈紫红色改变,可伴有心动过速或低血压。

经皮血管穿刺损伤了预防感染的机械性屏障,尤其是伴局部出血和(或)血肿时感染概率增大。但无论经何种途径行介入诊疗,总的血管介入径路相关的感染发生率不高,为0.3%左右。多数为局部脓肿,而菌血症、败血症等全身感染发生率更低。

(3)神经障碍:不是直接的经皮介入血管径路的并发症,但常由于血管径路并发症而引起,发生率为0.2%左右。股神经障碍常在大量出血后发生,引起压迫和神经激惹。患者可出现持续性的损伤,比如足下垂、感觉异常、慢性疼痛,以及其他神经后遗症,有50%的患者出现严重疼痛,而腹膜后血肿引起的股神经受压,导致大腿肌力减弱及股部至小腿的疼痛,此类损伤极少能完全恢复。血肿可压迫股内侧皮神经及股中间皮神经,引起感觉性神经障碍。一般在解除压迫后绝大多数症状可以缓解。

(4)动脉血栓形成:是经皮动脉导管介入的常见并发症。介入诊疗操作中由于动脉血栓或栓塞导致肢体缺血性合并症的发生率为0~0.05%。其典型表现为肢体疼痛、苍白、脉搏消失、感觉异常和瘫痪。术前和术后检查肢体脉搏搏动的情况很重要。如脉搏消失,但没有神经系统功能丧失或进一步组织供血明显异常的临床表现,应迅速加强抗凝血治疗和加强观察。

(5)动静脉瘘:发生率较低,为0.15%~0.87%。当穿刺针同时穿透动脉和静脉,两者之间产生一个通道,动脉流出的血液进入邻近静脉腔内就形成动静脉瘘。治疗可先采用压迫的方法(直接手压迫或超声导引下按压修复)治疗,多数动静脉瘘可以自行闭合。对上述处理无效者行应及时外科手术修补。

(6)腹膜后血肿:较少见,发生率为0.15%左右(0.12%~0.9%),是严重的血管并发症。腹膜后出血常见于股动脉穿刺损伤。通过股动脉径路时若穿刺点过高,在腹股沟韧带以上又有动脉前、后壁同时穿透时,出血或血肿可上延至腹膜后引起腹膜后间隙积血,形成腹膜后血肿。治疗应立即给予升压药物及输血,同时在腹股沟韧带上方高位动脉穿刺点处压迫止血。经此处理多数患者均能挽救,若无效,则应外科行动脉缝合止血。

(7)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见于上肢或下肢。临床所见多为下肢。血栓形成主要有三大原因,即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主要是利用药物溶解血栓并预防复发,早期诊断及是否完全阻塞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需根据不同的患者采用溶栓、抗凝血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