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健的理论基础

保健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护理工作是24小时不间断对病人的精心护理,保证病人连续治疗的进行,促进病人身体康复的神圣工作,在保健对象的临床治疗、康复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日常的医学保健工作,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护理工作的实施,这是保证保健对象身体健康的基础性措施,也是实施全方位保健的必要措施之一。

保健的理论、技术与许多专业紧密关联,如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药学理论、膳食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宗教学理论;环境学理论、气象医学、运动学理论等。这些与保健学息息相关的专业理论,为推动保健学科的建立、实施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一)医学理论

1.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是以病人或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以辩证思维方法为武器,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延长人类的寿命为目标,以研究发育过程或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其防治规律为主线,以医学技术的应用研究为重点,并且在不间断地为整个人类服务。

临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让许多病人摆脱了疾病的长期折磨。比如,综合止痛技术的出现,使一些晚期癌症病人可以在大大减轻疼痛中度过余生;人工替代脏器的发明,使许多危重病人延长了宝贵的生命;脏器移植技术的成熟,使那些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人从死亡线上被拉回,获得了重生。

在医学保健工作中,对保健对象实施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治疗,是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保健方式。

2.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是研究对疾病进行防疫、防护的科学。包括对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对虫媒疾病的防制,对核武器、生化武器、生物武器的防疫防护,对新武器的防护效应,人机工效学的研究等内容。

从中国古代起,先人们就对预防医学非常重视。《黄帝内经》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宋朝邵康节有诗劝人们多预防:“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预防。”

3.康复医学 康复是一种行为,通过改变病人活动的方式,促进健康的进步。康复医学,是指应用医学的方法,促进疾病、伤残者功能康复的一门学科。而医疗康复则是指应用临床医学的手段、方法,为病人疾病的康复服务的工作。医学康复的方法有很多种,要由经治医生根据病情,为病人选择最合适的康复措施。

在医学保健工作中,对于已患有疾病的保健对象,必须采取一些有效的康复医学措施,保证疾病的快速康复。

4.护理学 护理学是研究护士观察和了解病情,照顾病人的学问。分一般护理学和专科护理学。护理工作是24小时不间断对病人的精心护理,保证病人连续治疗的进行,促进病人身体康复的神圣工作,在保健对象的临床治疗、康复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日常的医学保健工作,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护理工作的实施,这是保证保健对象身体健康的基础性措施,也是实施全方位保健的必要措施之一。

(二)药学理论

1.药物治疗学 药物治疗学是研究药物在临床防治疾病中对机体的作用方式及其原理的学问。如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转化、排泄等过程,称为药动学;机体对药物的不同反应,称为生物学效应;在抗衰老机制研究,从整体水平、器官水平向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过渡的同时,抗衰老药物的研发也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一大批新型抗衰老药物陆续进入临床应用。

对保健对象实施药物治疗,是医学保健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如何正确选择针对保健对象疾病的有效药物,则是衡量保健医生水平的一个标志。药物选择对了,就能药到病除;药物选择错了,就会导致误诊误治。

2.药物膳食学 药物膳食学是按照“药食同源”的原理,利用食物中药(既是普通中药,又是有营养的食物,是没有不良反应、安全有疗效的食品)为基本材料制作的药物膳食,长期进食可以起到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效果。药膳是基本饮食以外的一种营养补充方法,可以补气、补血、补虚、壮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种类繁多、做工精细,以美味佳肴著称的药膳文化,成为太平盛世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很多保健对象都喜欢长期食用一些自己认为可口的药膳来维护自己身体的健康,关键是保健医生要针对保健对象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药膳配方。

3.中医药学 中医中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春秋战国时的《黄帝内经》,到东汉末年的《伤寒论》,基本形成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研究出人体有十二经络(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奇经八脉(督脉、冲脉、任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361个“腧穴”。阴阳五行学说为主的整体观念,应用望、闻、问、切的手段辨证论治,指导中医2000多年。汉以后的中医逐步向专科发展,形成了学术争鸣的局面;明清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温病学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中医政策从“中西医结合”到“中西医并重”,孕育培植了中医药学新的飞跃与发展。

不论是在保健的历史过程中,还是在现代的医学保健中,中医中药都是必不可少的医学保健手段,也是用之有效的保健措施之一。甚至一些国外的保健对象也喜欢用中医中药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三)心理学理论

1.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客观规律的科学,分为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老年心理学、保健心理学、医师心理学等。

人的快乐心情是需要调养的,否则就会表现出死气沉沉,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也会了无生趣,严重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要以愉快、快乐、幽默、欢笑的方式为主,不断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在充满好奇的心情引导下,逐渐养成快乐向上的心境,保持身心健康。

保健医生要维护保健对象的心理健康和心神愉快,需要不断总结经验,选择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心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2.性格理论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的形成受遗传、环境、教育、经历等影响,还与个人的理想、信念有关。根据人的理智、意志、情绪在性格结构中的重要程度,将其分为:①理智型,在生活中总以理智的尺度来衡量一切;②情绪性,在行为举止方面有浓厚的情绪色彩;③意志型,在一切活动中都有较高的自觉控制水平。专家研究,大多数人都属于理智情绪中间型。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是长寿的标尺”,所以,必须注意保健对象个体性格的养成和培养。要加强性格修养,就是要积极陶冶情操,保持心理稳定、心理健康、心理平衡,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使机体血液循环稳定,细胞代谢旺盛,内分泌心血管、免疫、呼吸等生理功能活动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促进人体生理健康。养成良好的性格,减少疾病的发生,能达到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

3.心理满足法 就是在崇拜、崇敬、欣赏、使用某些保养身体的理论、方法时,只要保健对象自己能够感到满足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所谓神奇效果。因为任何一种养心的措施,作用与效果都是非常有限的,只能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产生作用,有些效果还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够看到,所以不能急于求成。

比如,心理保健所产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对环境与自然的适应能力、自我控制的调节能力、精神刺激的耐受能力、心理创伤后的康复能力,都需要保健对象坚持修炼,自己体会与理解,才能认识到这些能力是否存在。

(四)环境学理论

1.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是中国传统的社会理念,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是维护健康的最佳选择,也是最省心、省力的办法。人的生理节律要与大自然合拍,顺时顺势,讲究方法,才会达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境界。养生的根本,就是从人体内部的生理规律入手,使“生物钟”能够准点运行,用心维护,避免人为干扰因素的紊乱,减少“磨损”,使其运转到“死亡之站”才停摆,人当然就可以活到“天年”了。

对于保健对象来说,就是特别要注意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与起居习惯,才能长期维护自己的生理和身心健康。

2.改善环境 在住宅周围大的环境自己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要预防疾病就要改善自己局部的居住、生活环境,减少装修与家具的化学污染,消除种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尽量少用空调,多种植鲜花,保持室内卫生,就可以远离疾病。那就是“窗明几净亮堂堂,不找医生不烧香”。

一些保健对象,喜欢自己动手改善自己居住的小环境,种一些花草、养一些虫鸟,来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值得保健医生提倡。

3.气象医学 气象医学是研究天气及气候对人类健康影响规律的科学,又称为医疗气象学。目的是保护人类免受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并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气象医学涉及天气学、气象学、气候学、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是综合性的学科。气象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研究气候及气象对正常人体生理过程的影响;②研究气候及气象因素与人类疾病的关系;③研究如何利用若干气象因素和各地不同气候特性增强人体健康和治疗某些疾病。

在季节交替的时段,一些年老体弱的保健对象就会出现本身疾病的剧烈改变,需要加以提防。比如,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患者,就会在冷、热交替的季节发病或加重病情。当然,在春暖花开和秋高气爽的季节,也会使保健对象感到愉悦和心情舒畅。

(五)运动学理论

1.锻炼养生 是按照“生命在于运动”的原则,通过体育活动的方式增强体质的科学。人们除了依托精通医术的医务人员来防治疾病,更多的人选择了日常生活中自我的调适,比如灵活多样的体育运动,丰富多彩的膳食搭配,及时有效的医疗求助,弛张有序的休闲旅游,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基本景观。

保健对象选择一些体育锻炼方法来增强体质,是一种很好的医学保健方式,必须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

2.动静结合 当人到老年,身体主要组织器官的进行性退化加速,出现体衰气短,神气失养,步态蹒跚,行动不便,从事剧烈的体育运动有一定难度,就要讲究“动静结合,以静养为主”的虚静养身之道。

老年保健对象日常生活间,除了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锻炼活动,如太极拳、散步、做家务等,主要是以保存元气的静养为特色。

3.有氧运动 就是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心肺的做工,加快呼吸与心跳的频率,就可以满足肢体肌肉对氧气的需求,运动中氧的供需呈动态平衡状态。这种运动,特别有益于身体健康与长寿,因为有氧运动可以使胸腺素分泌增多,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升机体抵抗力;还可以使人体吸收氧气增加,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血红蛋白含量,增强体力;可促进排汗,将体内的有害物质排泄;可以锻炼肌肉,维持肌肉张力,增加肌肉的活力;可增加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增强心脏功能。

有氧运动是应提倡的中老年保健对象锻炼身体的最佳运动方式,如步行、慢跑等,对于保持身体的活力、解除疲劳都有好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