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要变“养儿防老”为“养生防老”

为什么要变“养儿防老”为“养生防老”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传统习惯推崇家庭养老,儿女把年老的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或自己搬到年老的父母家中,为父母养老送终。走向衰老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生命过程,步入老年期后,人的身体各项器官逐渐趋向老化,生命衰老的迹象开始明显。但一个人的心理开始衰老,才意味着“真正衰老”,因而有学者把心理衰老看成是通向死亡的“催化剂”。今天的老年人,要尤其注重“心理养生”。

我国的传统习惯推崇家庭养老,儿女把年老的父母接到自己家中或自己搬到年老的父母家中,为父母养老送终。由于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激增,使这一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改变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不再把与子女同住、由子女担负老人的养老看作老年人获得幸福的唯一养老模式。老年人在养老方面也越来越看重以自身充实的生活方式安度晚年,并把这看作幸福晚年的重要来源。

走向衰老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生命过程,步入老年期后,人的身体各项器官逐渐趋向老化,生命衰老的迹象开始明显。但一个人的心理开始衰老,才意味着“真正衰老”,因而有学者把心理衰老看成是通向死亡的“催化剂”。因此,充实地生活着,让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还有助于延长寿命。研究证明,心理老化与生理老化是互为因果、彼此伴随的,一个老年人一旦心理老化,就会引起感知觉的衰退、注意力的下降、记忆力的减弱、言语功能的退步、思维的退化、意志力的衰弱,还会使消极情绪增多,性格发生某些变异,最终导致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老化,使老年人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身体各器官功能减弱。

今天的老年人,要尤其注重“心理养生”。心理健康、心理调适对退休后老年生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身心都健康,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幸福的老年人。老年人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自主的方式充实而快乐地颐养天年。第一,尽力保持和谐的人际交往,使自己时刻融于社会。第二,尽力使自己找到心仪的兴趣活动,设法使自己身心动起来。第三,心胸开阔,宽容洒脱,把情绪调节到最佳状态。第四,为自己建立一个干净、舒适、适宜养老的良好生活环境。

小贴士

新编长寿三字经

长寿诀,动静乐,精气神,调气血;运筋骨,勤吐纳,适进补,气血足;

水不流,易发臭,人不动,难长寿;久坐卧,气血衰,脑腿勤,精神来;

站如松,卧如弓,坐如钟,行如风;腰腿灵,血脉通,适动静,少生病;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睡得好,起得早,慢步跑,延缓老;

面常浴,发常梳,鼻常摸,耳常捻,睛常旋,齿常扣,

津常咽,腹常揉,脊常搓,肢常伸,阴常兜,足常抚;

热烫脚,冷擦澡,按穴位,通经络;烟有毒,吸害己,又损己,实当忌;

常查体,重防治,慎吃药,增免疫;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杂食好;

多粗素,少荤细,多果醋,少烟糖,多水茶,少饮酒;

食勿言,卧勿语,酒勿醉,色勿迷;心胸阔,百岁活,身心健,全家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