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儿防老还是啃老

养儿防老还是啃老

时间:2022-01-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底是 “养儿防老”还是 “养儿啃老”?啃老族,一般是指已经成年,离开了学校,拥有正常劳动或谋生能力,但经济上仍然不能独立,要靠父母提供全部或部分生活费用的年轻人。但金荣发现,现代社会以20世纪70年代末,“80”后、“90”后的年轻啃老族居多。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关于啃老的法律规范,老年人拥有拒绝子女恶意啃老的权利。

北京有一位长期在母亲家吃住的36岁女性杨某,在向母亲多次要钱被拒后,心怀怨恨的杨某把温度计砸碎,把里面的水银取出来倒在杯中,当着七岁女儿的面强迫母亲喝下,致使母亲死亡

在我的节目中我也会经常接到一些无奈的父母打进的电话,辛辛苦苦把孩子供到上完大学,没想到孩子毕业后不但不找工作或是以找工作受挫的理由回到家里,吃喝拉撒全由父母承担,还要向父母要钱,要钱未果就闹得家里鸡犬不宁。这些血和泪的教训,把啃老话题推到了道德与舆论的风口浪尖。到底是 “养儿防老”还是 “养儿啃老”?值得我们每一位父母和子女深思。

啃老族,一般是指已经成年,离开了学校,拥有正常劳动或谋生能力,但经济上仍然不能独立,要靠父母提供全部或部分生活费用的年轻人。在我看来,啃老的现象每个时代都有。据史书记载,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就是一个啃老族,已经到了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愿意搭理的程度。但金荣发现,现代社会以20世纪70年代末,“80”后、“90”后的年轻啃老族居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一部分社会原因外,我认为最终原因还是家庭教育问题。首先金荣的观点很明确,非常不赞成啃老,可能这时会有一些父母站出来说:“我愿意让孩子啃,孩子虽然是负担,但也是我们甜蜜的负担。”遇到这种情况,我只想问一句:“如果你在孩子之前走了,怎么办?”很多父母,从小为孩子包办一切,只知道为孩子不停地付出,认为那就是一种伟大的爱,但却不知道这种爱,却害了孩子。孩子从小享受着父母对自己的爱,父母无怨无悔地付出,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这样的父母让孩子知道被爱,却没有让孩子懂得如何去爱,于是,一颗啃老的种子开始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为人父母,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要教会孩子也要爱你,“我虽然是大人,但我同样需要孩子的爱和关心”。告诉孩子 “你长大成人了就要靠自己,什么都要靠自己”,这样就锻炼了孩子,也成就了孩子,让孩子学会担当,懂得责任。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我认为培养子女可以划分为抚养、管教、培育三个阶段。抚养指的是把生理及心理上未成熟的幼小子女抚养长大,使婴孩能生存下来,并且顺利成长;管教指的是协助子女学习值得去学习的事,以及生活上应学习的生活知识及习惯,使子女能成长为健全的个人;培育则指帮助子女获得机会,获得有益的社会活动经验,使其能形成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也就是我经常在节目或咨询中提到的管、教、交,即管教、教育、交流。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关于啃老的法律规范,老年人拥有拒绝子女恶意啃老的权利。那么,啃老问题如何缓解?立法能否起到禁止啃老的作用?虽然,金荣认为这样的立法和前段时间规定的 “常回家看看”的立法一样,基本上没有什么执法门槛;执法之后,也没有什么办法去惩戒。但是,这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它能起到一个提醒和宣传的作用,教育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勤奋、努力、自食其力。曾经听过一句话说得很好:“年轻时吃苦不算苦,老了吃苦才是真的苦。”希望我们当代年轻人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希望我们每一个子女都能够拍着胸脯自豪地说:“我养老,不啃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