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候影响心情及健康

气候影响心情及健康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波辛格说,人体有随时对变化做出反应的功能,而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气候的变化不但可以影响人们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较大影响。温度超过34℃时,不仅使人大汗淋漓,酷热难忍,而且心情焦躁不安,极易做出过激行为。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病人,此时情绪波动极大,失眠症加剧。抑郁症的病人病情恶化,甚至出现冲动行为。气候影响情绪,情绪又必然殃及健康。

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天气变化确实会影响健康,美国《发现》(Discovery)月刊的一篇报道还指出,至少3家美国的气象公司准备投资做“气象与行为预报”的生意。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气候对人的心情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加拿大Laurentian大学神经科学教授波辛格就是其中一位。波辛格说,不少病人在太阳风暴来临前几个小时就开始有感觉,如果是晚上,会有隐隐头昏或者刺痛的感觉,“而这不过是很微弱、很微弱的磁场”。他以“小到电脑桌前”的电磁波对学生进行实验,发现学生确实会有警觉性降低、昏昏欲睡等反应。其他科学家也证明,心绞痛、牙痛等疾病的发作与气候的变化有关,例如膝部关节炎在天气转阴之际痛得特别厉害,科学家经实验室证明,气压降低、湿度升高会使病人的关节累积更多的液体,发炎的情况变得更严重。当然,大家凭常识判断也明白过冷或过热的天气对老人和儿童都很危险,但是天气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难于精确测量。《发现》月刊的总编辑Stephen Petranek就说,我们总不能把许多人绑在测量仪器上,等待天气变化。不过,从“生物气象学”的角度看,人体仿佛是一部巨大的探测器,有办法分辨气候的变化,例如控制血管伸缩的神经系统,对空气中很细微的电流变化都会有反应。中医对节气和时辰的变化也特别敏感,认为重要节气或子午卯酉(11点到13点、5点到7点)是年老体衰的人最应当心的时候,查一下死亡记录,还真有很多人在这个时候出问题。波辛格说,人体有随时对变化做出反应的功能,而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

气候的变化不但可以影响人们的生理功能,而且对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较大影响。环境温度对人的情绪影响最大,使人心情舒畅、感觉舒适的温度是20~22℃;学习和工作效率高的温度是18~20℃。温度超过34℃时,不仅使人大汗淋漓,酷热难忍,而且心情焦躁不安,极易做出过激行为。若环境温度过低,人们又会萎靡不振、缩手缩脚。当室内温度降到10℃以下时,人有沉闷、情绪低落之感;低于4℃时,将严重影响思维效率和工作质量,这时候很容易出差错甚或出事故。风对情绪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干热风使人反应迟钝,常常表现为犹豫不决,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波兰一位学者观察到,每遇大风天气,某地的居民和旅游者除发生头痛、心慌、胸闷、四肢无力以及旧病复发外,心理活动也出现明显障碍,许多人坐卧不安、心烦意乱,家庭纠纷、邻居摩擦不断发生。浓雾弥漫的阴天影响人的思考和敏捷,计算效率会明显低于晴天;阴霾天气可使人感到心情沉闷,抑郁不欢,晴空万里则使人心情愉快,神情爽朗。气压同样也影响人的情绪,低压大气出现时,人会烦躁不安、心神不定。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病人,此时情绪波动极大,失眠症加剧。抑郁症的病人病情恶化,甚至出现冲动行为。精神病病人在大气压降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抽搐;在狂风暴雨,雷电交加,或者是风雪迷漫,浓雾重重时,不仅可使精神病病人出现焦躁不安,冲动伤人,或者消极自杀,还可出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等。低气压还是心血管疾病病死率增高的诱发因素。气候影响情绪,情绪又必然殃及健康。如前所述,血压、中风、心脏病、溃疡病、糖尿病、癌症、神经官能症等疾病都绝对与心理因素有关。当人的精神紧张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此时,人体可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引起血压升高或血糖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因此,人体较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时,就会诱发脑血管病。如果本来就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再加上情绪紧张便很容易发生脑出血、脑血栓等危及生命的疾病。除此以外,医学研究还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月经失调与情绪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

人在气候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活,情绪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要具备控制情绪之能力。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有意识地加强适应性锻炼,增强精神和体力上的适应或应变能力。要从了解天气变化入手,合理安排好每日的工作和休息,保持稳定情绪,确保身体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