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合理饮食及科学安排

家庭合理饮食及科学安排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家庭合理饮食的安排,就是将一日三餐食物的内容,尽可能地符合正确膳食的要求。经过加工的细粮,脱掉了胚芽和表皮,营养成分损失很大。可增加主食的营养成分。因而,面粉与玉米混合食用,增加了营养成分。可提高主食的生理价值。

一个家庭合理饮食的安排,就是将一日三餐食物的内容,尽可能地符合正确膳食的要求。对于某种疾病患者,还可以选取某些食物(认准其中的有效成分)作为辅助性的“食疗”之用。

(1)家庭主食的安排

主食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以少食精白细粮(如精米、富强粉等)而多食营养价值较高的粗粮和杂粮、豆类的混合物为宜。这是因为:

杂粮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许多元素,如钙、磷、氟、锌、锰、铜、碘等,其中,钙、磷、氟是形成坚硬骨骼和牙齿所必需的;锌、锰、铜、碘等是参与人体代谢的物质,一旦摄入不足,容易引起肌肉、骨骼等组织及器官的病变、退化、早衰或畸形等病症。

经过加工的细粮,脱掉了胚芽和表皮,营养成分损失很大。而糙米(除掉谷壳的米粒)的最大特色是含有胚芽。胚芽是有生命力的食物。它的体积仅占一颗米粒的3%,而一颗米粒的营养成分,却有一半以上存在于胚芽之中。小胚芽在合适的环境中会发芽、生长、发育而成一颗植株,就是因为它含有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胚芽的营养价值有多高了。

据测定,在糙米的胚芽和皮表中,含有:97%的维生素B1(硫胺素),66%维生素B2(核黄素),57%的泛酸,50%的亚油酸,27%的蛋白质,60%钙,78%镁,74%钾,76%铁。故在糙米、粗面粉的营养成分中,除碳水化合物(淀粉)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皆高于白米、白面。

至于各种杂粮和淀粉类食物(如土豆、山药、白薯等),由于未经精加工,或者是可能“当年出产、当年吃”,因而保留了原有的天然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可以用它们补充米、面加工及存放过程中的营养损失。

因此,在配制主食时,应尽可能地将糙米与杂粮(小米、玉米、高粱等)或豆类(黄豆、红豆绿豆等)或薯类(白薯、山药等)掺和,做成混合的干饭或馒头、花卷、发糕、粥等。

在可能的条件下,将米、面粉与杂粮混合来配制主食。这样做的好处是:

可增加主食的营养成分。如玉米含有蛋白质、亚油酸、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其中维生素E、卵磷脂是面粉所没有的。因而,面粉与玉米混合食用,增加了营养成分。

可提高主食的生理价值。因为在米、面等的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少而色氨酸含量相对地多一些;在豆类的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多,而色氨酸含量相对地少一些;若把它们两者混合食用,可使氨基酸的种类与比值,更接近人体生理的需要,即提高了它们的生理价值。例如,以“玉米23%、小米25%、黄豆52%”或“小米67%、黄豆33%混合食用的生理价值,分别为73%及77%。而单独食用的面粉、玉米粉、小米及黄豆的生理价值,分别只有67%、60%、57%及64%。

为了保健和强身,可在主食中加入约二成的杂粮;也可依照个人口味,经常变换杂粮的品种,如将每周的各天分成‘加小豆日’、‘加黑豆日’、‘加小米日等;为了治疗慢性疾病,可在主食中加四至五成杂粮,最好是每次同时加入多种杂粮。

在我国民间,常用新米、小米或玉米等熬成稀粥后;将粥的浓汤供做产妇、婴儿及久病体虚者的调养品。从现代的化验分析看来,浓汤中含有易消化吸收的粗脂肪、粗蛋白、游离状的氨基酸等,对人体是有益的。

(2)家庭副食的安排

一个家庭副食的合理安排,就是动、植物蛋白质、油脂、蔬菜和水果食品等的合理摄取。家里每天或每餐的食物中,最好是同时摄取动、植物蛋白质,以便获得种类齐全、比值适当的氨基酸,以及其他更多的营养成分。

因为任何单一食物中的若干成分既有限,又不同于其他食物。例如,以“植物肉”和“元素库”著称的黄豆制品,除含蛋白质量达35%~40%外,还含有较多的磷脂、亚油酸、豆固醇、维生素B1、锌、铜、钙、磷以及少量的硒、铬等,但从人体的需要而言,它含蛋氨酸量多,却缺乏维生素C,而且,多食不易消化;鸡蛋所含的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比值适当,还有卵磷脂、胆碱、胆固醇、锌、铜、锰、磷等,但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C,此外,蛋白(蛋清)中的“类卵粘蛋白”还有抑制食欲的副作用;鱼的蛋白质水分多,呈微粒状,好消化,此外,还含有多种脂肪酸(如ω-3脂肪酸、二十五碳五烯酸等),能抑制因血小板凝聚而引起的脑血栓,有利于防治冠心病,以及增强记忆力、保护视力、促进炎症消退等作用,但长期过多进食这类脂肪酸,会因血小板不易凝聚而引起“自发性出血”。此外,鱼肉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也很少;大众喜爱的猪肉,则缺少钙和多种维生素(如缺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烟酸);至于“极好消化”的牛奶,虽含钙多,却缺少铁、维生素B1和维生素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