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剖析被动运动的价值

剖析被动运动的价值

时间:2022-01-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常只关心“主动运动”,不关心甚至不理解“被动运动”。其实“被动运动”对于我们是很重要的。野生动物、植物之所以不易得病,正是它们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刺激进行“斗争”,迫使自身进行各种“被动运动”之故。但是,也要看到耐受量与主动运动的适宜运动量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人体进行的“反抗-调整”运动的反复进行而不断发展,即使是剧毒物质,都可逐渐变为无毒,进而变为有益。

1.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些什么

人们常只关心“主动运动”,不关心甚至不理解“被动运动”。其实“被动运动”对于我们是很重要的。野生动物、植物之所以不易得病,正是它们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刺激进行“斗争”,迫使自身进行各种“被动运动”之故。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我们,人类的祖先也一样,他们不仅要为觅食、御敌等而奔跑、攀爬、厮杀,进行各种主动运动,也要和严寒酷暑、烈日狂风、暴雨冰雪及各种致病微生物等作斗争。重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里就已说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未半百动作皆衰矣”(注:上古:指的是远古。春秋:指年龄。百岁:古人认为人的自然寿命是120岁,百岁是其大约数)。我们现在都说古人的寿命比现代人短,是的,是短。但这古人是古到什么时候的人呢?并不是古到远古,而是古到人类远离大自然,进入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时候,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今时之人”的时候,那时“未半百动作皆衰”何故呢?在《内经》里说,是因“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内经》里说的这些是对的,不过还只说了其一,更重要的是其二:人类脱离大自然后,在大自然中进行的那些主动与被动的运动少了。在奴隶社会中,奴隶失去了自由,又被迫干繁重单调的体力劳动,这使他们身心都受到损伤,奴隶主贪图享受,鄙视劳动,也就使自身很少动。在封建社会,农民受地主的剥削压迫,同样身心受损。

另外,妇女的活动范围越来越窄小。在旧社会,我国许多女子在深闺绣楼度过了她们生长发育的最好时光,在国外许多女子出外都得戴面纱。而许多男子也常被关在教室里,限在课椅上,或限在室内的许多工作上。远祖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被一代代的人少运动或不运动而减弱了。今天之所以有许多国家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也正是与他们的生活改善、运动增加有关。再看今天调查所发现的那些长寿民族、长寿地区、长寿村的长寿者,也是他们更多地接触大自然,并进行各种劳动,即更多地接近于我们的远祖生活之故。如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他们和严寒搏斗,为食物奔忙,并吃生肉(爱斯基摩即是食生肉之意),因而他们的寿命都很长,80、90甚至100岁以上的人,比比皆是,是举世公认的长寿民族;而在喜马拉雅山深谷里聚居着的洪扎族(他们有5万~6万人),他们与世隔绝,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生活,吃的完全是天然食物,没有任何“文明病”,平均寿命长达100岁以上,被世界称为最长寿的民族。再看世界的几大长寿区:厄瓜多尔的维利巴姆,巴基斯坦的罕萨,高加索地区,还有我国的新疆和田、广西巴马等,这些地区多是在山区或沙漠边缘的绿洲上,他们的各种主动与被动的运动同样是更接近我们远祖的运动。

2.野生动物为啥强壮寿长

从动物来看也如此,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野生动物要比家养动物健壮得多,它们疾病少,寿命长。有人研究过,野兔平均活15年,而家兔才4~5年;象在野外可活200岁,而到动物园一般活不到80岁;野猪寿命比家猪高1倍。而家养动物在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寿命长短也不一样,如苏格兰牧羊狗可活27年,看家狗只活13年左右;在鸡鸭场笼中饲养的鸡鸭比农户自由式放养的鸡鸭要弱得多,寿命短得多。

因此,一要尽可能地向我们远祖学习——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各种主动与被动的运动。因生物与环境进行斗争发展了自身的物质,产生了相应的“运动惯性”,反过来又形成对这种环境的依赖与需要。“斗争”的时间越长,物质变化越深刻,对环境的依赖与需要也就越大。我们的祖先是在几十亿年里(从整个生物进化来说)与大自然搏斗中发展起来的,我们想要找回这强大的物质基础,重建强大的生命力,需再回到大自然中去。只不过我们脱离大自然的时间相比生物的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从人类的世代来说已是无数代了,对大自然中的各种刺激已很难适应与抵抗了。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身的情况适量接受大自然中的各种刺激,只要我们将这个“量”适量地掌握好,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那些在深山老林、平原山谷、水田旱地劳作的人,进行风浴、雨浴、日光浴、森林浴,喝天然矿泉水、吃天然食物等的人都感到了对身体的好处;更有人用天然环境去治疗疾病,如山洞疗法、埋沙疗法、温泉疗法、森林疗法等。这可能正是这些特有的“返祖”刺激或叫“返璞归真”,使我们祖先遗传的强大的抗病力被激活,使疾病痊愈。我们世代驯养的动物,让它们返回野外后,也会逐渐增强它们的生命活力,如它们的祖先。

二是采用先进技术,创造良好条件对自身进行各种有益的刺激——人类发展到今天,已是不可能完全重返大自然了;我们祖先在大自然中进行的拼搏毕竟是自发的与被迫的,是以比较原始与被动的方式接受外界刺激的。而今天,智慧与文明高度发展的人类应该更主动、更自觉地进行各种主动、被动的运动,同时更应该采用先进技术,创造良好条件对自身进行各种有益的刺激,使其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3.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延长寿命

我们所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多种试验,就是用多种理化或生物刺激,促使它们的生命力增强,品质变优。人虽有别于其他生物,但对各种理化、生物刺激也都将发生“反抗性”运动,其刺激量若在人所能耐受的范围内,也会产生反抗该刺激的物质,增强自身的体质及生命活力。只不过人们对不同的刺激物所能耐受的量各不相同,因而要因人而异。但是,也要看到耐受量与主动运动的适宜运动量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人体进行的“反抗-调整”运动的反复进行而不断发展,即使是剧毒物质,都可逐渐变为无毒,进而变为有益。例如,美国匹兹堡工人格兰被响尾蛇咬伤后,他自己没有事,而蛇却被他毒死了。原因是格兰在一家生产氰化物的工厂工作了20多年,常年极微量的接触氰化物,久而久之使他对氰化物有了极强大的抵抗力(耐药性),氰化物即使较多地留在他体内对他并无害,同时他体内可能还产生了比氰化物更毒的抗毒物质。这两方面都可致蛇于死地。这种由毒物变成非毒物再变成对身体有利的情况,已有越来越多的例子出现,甚至已有人提出了毒物可抗老、抗衰之说。例如,有人说蜂子(蜂的幼虫)、马鬃蛇、蛤蚧、蚂蚁(含有甲醛)、杏仁(含有氰化物)、日本的“四春仙”(里面有蝮蛇、蜂酥等药)等都为毒物,但服用适当都可延年益寿。同时也看到各种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各种光(如激光紫外光)剂量大时对人体都有害,剂量小不仅无害且有利。

虽然各种刺激在量适宜的情况下对人体都会有好处,但由于不同的刺激所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我们今天尤其应该利用先进科技寻找到对人体更有利的刺激,在这方面已有人取得了良好成绩。如俄罗斯的姜堪政发明的能产生微波的场导机,不仅能治疗疾病,还能使人“返老还童”;他对动物、植物作试验,更可改变其遗传特征。又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马健南在强磁场内作“双手打圈”的动作,自感产生了许多特殊的效果:手指有发麻发胀的“气感”,可给人治病,可使一些动物产生异常反应等。现时的一些治疗仪,如频谱仪、磁疗仪、电疗器等,对好些人确实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虽有一部分人效果不佳,这可能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疾病差异较大之故。若是能进一步根据人的不同情况考虑采取不同的刺激量、刺激部位、刺激时间(不同的节律时间),可能效果还会好得多。德国的尼汉斯提出的细胞治疗法,是一种生物刺激法。他从动物或动物胎儿器官中抽取新鲜细胞,经处理后注入人体,能治病、健身,甚至可“返老还童”。他曾对2 000多名男女用此疗法治疗,使他们摆脱了疾病的痛苦,并使其精力充沛、精神饱满。我国曾盛行的鸡血疗法,红茶菌疗法,这实际也是生物刺激,尤其是鸡血疗法,注入人体的也是活细胞,当时确有许多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后来是不是也由于未考虑到人类的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滥用后必有一部分人无效,甚至有毒性作用,一旦出现毒性作用,又会将其全盘否定。为使好的东西保住并发展,这需人们作进一步细致地研究。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各种理化刺激对人体长期作用后产生这样几种不同反应:①刺激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如好些有健身作用的中药:何首乌——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龙眼肉——久服强体魄、聪明。其他如山药、桑葚、枸杞子等均宜久服。②有些刺激时间长了人体会对其产生依赖性或会上瘾性,刺激取消后机体状况就会恶化。③有些刺激时间长了就会失效。例如罗马尼亚的安娜·阿斯兰研究发明的普鲁卡因疗法(H3疗法)对许多人确有疗效,甚至有“返老还童”作用,能使人皱纹减少、颜面红润,记忆力好等。1957年罗马尼亚卫生部批准了这种药物的生产及临床应用,但后来发现“停止服用此药,或长期服用此药,衰老过程又似乎有所加快”。那么像H3这样的一些疗法是否可间隙进行或与其他刺激配合交替进行,或许会改变或减轻这种不良作用?这也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

对于我们今天的环境,一是力求减少污染,保护自然环境。二是人类工业发展日新月异,完全没有污染也不可能。所以,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去锻炼,而不能单纯地害怕与躲避,把自己关在特制的屏蔽室内或是与世尘隔绝的无菌与毫无污染的屋里(现在有些发达国家的某些人即如此生活),那只会使自己更加衰退、虚弱,更难适应环境的变化。生物是在与不利环境作斗争之中生存与发展的,人类之所以能在许多极端情况下生存与发展也是如此。因而,今天不仅有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据说在所谓文明人未闯入之前,他们是未穿御寒衣服的),也有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中心地带的图布族人。撒哈拉沙漠中心常年滴雨不下,地面温度达70℃,图布人都能赤脚在地面行走,是由于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定居、繁衍,身体已产生了一系列适应高温干旱环境的变化,如他们的体温一般是38℃,消瘦、干瘪、汗液、粪便都相当少(与饮食极简单也有关),但精力却异常充沛,且多长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