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被动句的变化

被动句的变化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被动句的变化被动句是一种着重说明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的遭受的句式,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关于被动句的起源,过去通常认为被动句是春秋以后才出现的一种句式,远古汉语中没有被动句。这种在结构上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在上古汉语中并不少见。这种意念被动句古今汉语都是有的。

一、被动句的变化

被动句是一种着重说明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的遭受的句式,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动作的发出者。关于被动句的起源,过去通常认为被动句是春秋以后才出现的一种句式,远古汉语中没有被动句。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把被动句的起源又上延至商代。在甲骨文中,的确存在被动句。

①不若于示。(乙三四○○)

这句话的意思是:(王)不被祖宗神灵所保佑吗?

甲骨文中一般由“于”表示被动。可见,甲骨文中被动句为数不多,形式单一,但毕竟已见萌芽。应该说,春秋以后,被动句类型逐渐多起来,除了用“于”表示被动外,还用“不”、“见”等表示被动的形式。

(一)用“于”加在动词之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以表示被动。如:

①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②郤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③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战国策·赵策)

④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

这种“动词+于+名词”的表示被动形式,一直沿用到汉以后,东汉以后这种表示被动形式已不被使用。这种形式,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

(二)用“为”或“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这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被动形式

用“为”表示被动有这样一些特征:

①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公十八年)

②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③使身死而为刑戮。(墨子)

④父母亲族,皆为戳没。(战国策)

谓语动词前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词结构,使句子的被动性质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例如①②。有时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在上文已出现,或不必说出,或说不出,“为”直接放在了动词前面。如③④。

用“为”表示被动的形式逐渐被“为……所……”的形式替代。一般情况下“为……所……”之间插进动作的主动者,“所”字加在动词之前,用这种格式把动作行为的主体介绍了出来。例如:

①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②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传)

③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一般认为“为……所……”被动式是在“为”被动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替代“为”式后,成为表示被动的一种主要形式。这种形式能收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使被动句的意义更明确,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如:

①他为风雨所阻。

②不为坏人所拿。

③屡次为别人所胁迫。

(三)用“见”表示被动

“见”是助词,本身并不表示被动,但它能够帮助表示被动。有时候,“见”表被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构成“见……于……”式。

①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

②行义则见信,见信则受事。(韩非子)

③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④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商君书·更法)

用“见”表示被动形式,汉以后逐渐消失,现代汉语中除了保留“见笑于大方之家”等文言用法外,很少见到。

以上所谈“于”、“见”、“为”三种表示被动的形式同中有异。“于”是最早的表示被动的标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它出现在动词之后。“见”和“为”一般出现在动词之前,“见”对动词的粘附性很强,它与动词间一般不能插入施动者,而“为”和动词间则完全可以插入施动者。

用“为”、“见”表示被动,是古汉语中的常见形式,但不是最早形成。被动句的最初形式是没有标志的,不必借助其他虚词表示被动,而靠动词本身,即用主动句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内容,这是意念上的被动。

①麦锡赤金。(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②中乎归生风于王。(同上)

上面两例中,谓语“锡”(通“赐”)、“归”(通“馈”)都是施与类动词,主语“麦”、“中”是被赐赠的对象,“赤金”、“生风”是所赐赠之物。这种在结构上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在上古汉语中并不少见。如:

①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论语·秦伯)

②十三年,晋候弑。(国语·周语)

③彼窃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肱箧)

④公伤股,门官歼焉。(左传)

⑤则天地官而万事殁矣。(荀子)

⑥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韩非子)

以上所举都是以意合法表被动,其谓语部分与非被动句没有区别,主语的被动性质主要靠仔细分析上下文意来识别,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便很难辨认。这种意念被动句古今汉语都是有的。现代汉语类似的句子如:

①那两条裤子我卖了。

②那本旧书烧了。

③公路上一只羊压死了。

④那只小鸟最后还是捉住了。

⑤她的面容彻底毁了。

⑥小王家的彩电偷了。

这种没有标志的被动句,理解时容易形成歧义。为了防止歧义,一般在这种被动句式中加上“被”字来表示被动。“被”字句是古今汉语中都经常使用的被动句,下面着重谈谈这种句式的发展演变情况。

在战国末期,就已经有了“被”字句的萌芽。如:

①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知友被辱,随仇者,贞也。(韩非子)

②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③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④所被攻者不乐,非或离之也,神者先告也。(吕氏春秋)

这些“被”都是虚词,“被”本来是一个实词,《说文》解释“被”为“寝衣,长一身有半。”显然“被”的最初意义是“被子”。它又由被子的用途引申出“覆盖”的意义,然后抽象出“蒙受”、“遭受”的意思。这种意义,在古汉语中不少:

①而民不被其泽。(孟子·高娄上)

②项王身亦被十余剑。(史记·项羽本纪)

③赵被兵,必亲韩。(史记·白起王翁列传)

④虚政用于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汉书·董仲舒传)

这个表示“蒙受”的“被”逐渐虚化,用来表示被动。这种变化的发生,首先当然是在动词之前的“被”。如:

①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围,为天下谬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②汤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污恶言而死,何厚养乎?”(史记·酷吏列传)

上面的“被围”、“被污恶言”动词的意味还较浓,但已经含有被动的味道了。这时候的“被”字句,不能补上动作的主动者,还处在尚未成熟阶段。“被”字句的趋于成熟,应该自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候,“被”字句发展演变速度之快,形式复杂纷繁,有其明显的时代特色,其中大多数为现代汉语所继承。

汉以前的“被”字句,一般不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大多为“N被V”式。东汉时,已出现了“N2被N1V”句式的萌芽。如:

①臣被尚书召问。(被收时表)

②颏而下利严语者,被火气劫故也。(伤寒论)

自魏晋南北朝,这种句式普遍使用:

①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

②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

③若官未通显,每被公私使令,亦为猥役。(颜氏家训)

④举体如被刀割。(颜氏家训)

这类句式,在近古汉语中有了长足发展:

①临辞室内愁眉结,频被阶前日影催。(敦煌变文集)

②时时爱被翁婆怪,往往频遭伯叔嚷。(敦煌变文集)

③不被见闻觉知所缚。(祖堂集)

④母在家中,被严贼数十人,以绳贯母掌驱劫而去。(敦煌变文集)

“被”字句由不带施事宾语到以带施事宾语为主的阶段,是其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个阶段很重要,除了结构上为现代汉语这种形式奠定了基础外,而且还满足了被动句语义表达精密化的要求。正因为如此,这种形式发展很快,以至于在“N1被N2V”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产生了“N1被N2所V”或“N1被N2之所V”的被字句形式,“N1被N2V”成为“被”字句的主干。

①常被元帝所使。(颜氏家训)

这种“被”字句形式,到了唐代,更为常见,其中“N1被N2之所V”式在现代汉语中也保留了下来。

“被”字句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异常活跃,呈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古汉语中除了上面所举几种主要形式外,还呈现出这样一些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

“被”字句成分关系复杂化。

①龟被生揭其甲,甚报苦楚。(岭表录异)

②我潮海神也,被一小将窃我爱妾,逃入此队中。(太平广记)

③雀儿被禁数曰。(敦煌变文集)

④内库被人盗绢三百匹。(太平广记)

⑤夜间被盗者盗之百余里外。(太平广记)

⑥今偶自追恨为一富,泪下入地,被地神上奏于帝,遂有命还旧质。(太平广记)

从以上所举数例中不难看出,这些“被”字句中,各个成分间的关系已不是单一的“N1被N2V”这种关系了,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例①中宾语“甲”是主语“龟”的一部分。例②中宾语“妾”是主语“我”之外的人。例③中宾语是数量结构。例④中主语表示处所。例⑤中谓语带了补语。例⑥中谓语带上了介宾短语。这时的“被”字句结构已经脱离了“N1被N2V”的简单框架,变得比较复杂了。

趋势之二:“被”字句和其他结构形式的套用。

“被”字句同兼语式的套用:

①我等并是名家子,被秦差充筑城卒。(敦煌变文集)

②俄尔质被迫为丹阳尹。(南史)

上面两例中被字句的主语为主动句里第一动词的宾语,即兼语。

“被”字句和连动式的套用:

①女仆曰:“……被人掠卖。”(搜神记)

②时姚南仲为节度使,被监军薜盈估势干夺军政。(太平广记)

无论“被”字句和兼语式的套用,还是“被”字句同连动式的套用,这些套用形式,在现代汉语中都保留了下来。如:

①我被他们逼迫着走出屋子。

②金桂被村里选为劳动模范。

③土匪头子被警察捉住枪毙了。

④我被他跑过来拉住。

例①②旬“被”字句和兼语式的套用,例③④是“被”字句和连动式的套用。

“被”字句在上古汉语产生中萌芽,在中古汉语中大量运用和繁衍,一直沿袭到现代汉语中,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普遍的演化过程,其中有些结构形式淘汰了,大多数结构形式保留了下来,形成了现代汉语“被”字句结构群。

现代汉语中的“被”字句主要形式是“N1被N2V”式:

①蜻蜓被孩子捉住了。

②树叶被风吹跑了。

从语义结构上看,前面提到的古汉语中存在的“被”字句结构现代汉语中基本上都存在。

①他被敌人炸伤左脚。

②我被地主害死娘。

③他被门槛摔了一跤。

④我被他拉到家里。

以上这些“被”字句式,在古汉语中已出现,前面已经作了分析。例①宾语是主语的一部分。例②宾语是主语之外的人。例③宾语是数量结构。例④谓语带上了介宾结构。

“被”字句和其他形式的套用,现代汉语里更是屡见不鲜。

“被”字句和兼语式的套用:

①金桂被村里选成劳动英雄。

②我被他们逼迫着走出屋子。

这两例中“金桂”被“村里”人致使(即推选)成为“劳动英雄”。“我”被“他们”逼着实施了“走出屋子”这一行为。兼语成分受第一个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致使语义的影响而参与某动作或处于某状态中。

“被”字句和连动式的套用:

①小王被大雾遮住不见了。

②老张被一个特务跑上去拉住了。

“小王”和“老张”分别是“遮住”和“拉住”的对象,并受相应动作的影响。

“被”字句和“把”字句的套用:

①如同一间房子这么大的货物终于被人们把它运进了那个新修起来的大库房里。

②而老陶却被文件摞起来的一堵墙把他和群众隔开。

“被”字句和“把”字句能套用的原因,是因为“被”字句特殊的语义特点,“把”字句也有一个类似的语义条件,即“把”字后的名词短语同样含有受影响的语义。

从语义结构上分析,现代汉语中的“被”字句比古汉语中要复杂得多,但现代汉语中的“被”字句基本上是在古汉语“被”字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也有一些古汉语中曾出现过的“被”字句,在现代汉语中不见了。如:

①延之问:“汝何故来?”答曰:“被人见讼。”(太平广记)

②录事是某等清要官,令被进士欲夺。(太平广记)

③至晚侍者曰:“和尚被这僧不肯了便休!”(古尊宿语录)

④坐吾弹杀鸟兽故,每日被牛头狱卒,烧铁弹数千,其色如火,破我身皮数百道,纳垫弹其中,病苦不堪忍。(太平广记)

以上这些“被”字句,大多产生于近古汉语中,使用频率也较低,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复存在了。

上面主要分析了“被”字句的古今源流。现代汉语书面语中,还可以用“被……所”、“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①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

②他为风雨所阻。

这里的“为”相当于“被”。

在口语中,还可以用“被(叫、让)……给”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①他让人给撵走了。

②地上的水叫太阳给晒干了。

③小王被老板给说了一顿。

“让”、“叫”的意义相当于“被”、“给”可有可无,有了它,口语色彩更浓。

从“被”字句的发展历程看,被动句从产生就主要用来表示不幸或不愉快的事情,这种特点,一直沿袭到现代汉语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