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了退热药为何还发热,安定类药物为何不“安定”

用了退热药为何还发热,安定类药物为何不“安定”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是药不对症;二是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热”的原因。“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副作用之一,即用某种药物后,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的发热反应。后经医生诊断为药物热,立即停用了所有的退热药和抗生素,两天后体温就下降至正常了。药物热不容忽视,药理研究表明,几乎半数以上药物可导致药物热。其实,药物热是药物过敏反应和病人对药物的个体反应。如用退热药后不见退热或热度更高,应考虑到是药物热。

(1)用了退热药还发热: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药不对症;二是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热”的原因。药不对症是指药用错了,热当然不可能退下来。某2岁的小女孩,因喉里卡住了一小片瓜子壳,引起咽喉发炎而导致小孩发热。由于医生诊断错误,误以为感冒引起的肺炎,因此,用青霉素注射消炎退热,断断续续用药近1个月,结果是继续发热不退,小孩病情越来越重,生命危在旦夕,经人指点,才赶紧送往大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咽喉卡有东西,立即做手术取出,仅过2天发热全退,体温恢复正常。

“药物热”是常见的药物副作用之一,即用某种药物后,直接或间接引起机体的发热反应。药物热与感染所致的发热有类似之处,如白细胞计数升高,但药物热也有其自身特点,如发热热度较高,并伴有关节痛、皮疹等药物过敏症状,但病人一般状况(如精神、体力等)尚可,中毒现象也不严重,停用致敏药后两天内退热。如某女士发热达39℃,被医生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先后用了几种抗生素,又使用了几种退热药,5天后,基本痊愈了,精神、体力都恢复了,只是体温居高不下。后经医生诊断为药物热,立即停用了所有的退热药和抗生素,两天后体温就下降至正常了。药物热不容忽视,药理研究表明,几乎半数以上药物可导致药物热。较常见的有:抗生素类(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磺胺类药;抗结核药(链霉素、异烟肼、PAS等);许多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和布洛芬等)也会引起药物热。

其实,药物热是药物过敏反应和病人对药物的个体反应。许多药物都可作为抗原使病人体内产生抗体,引起发热;此外,药物中的杂质或药物的毒性也会引起药物热;病人的特异的体质也是引起药物热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患者缺乏红细胞6-GPD酶,或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前者引起的药物热除高热外,还表现为贫血、背痛和血尿,后者表现为高热、心动过速、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发热多在用药后1~2周出现,也有过敏者可在5~60分钟内发生药物热。如用退热药后不见退热或热度更高,应考虑到是药物热。因此,给体弱者或老人退热,最好用物理降温法。如果怀疑是药物热,应及时去看医生,并停用致热药物。若原有疾病必须再用该药物,应加用激素等其他药物,以减轻发热及其伴随症状。若药物热伴发严重皮疹和其他脏器损害,应酌情使用抗组胺药、抗过敏药、激素类药物和维生素C,可以加速康复;如有过敏史在选择药物时有所警惕,在自我药疗时,一定要严把药品质量关,千万不要使用过期的和被污染的药品。

(2)警惕安定类药物不“安定”:安定类药物又称安眠药,短时间使用,是治疗失眠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长期使用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①产生依赖性。一旦形成药物依赖,患者就离不开安眠药了,否则就难以入睡,失眠比用药前更严重,不仅可因缺药而高度紧张,而且有全身难受的感觉,出现生理、情绪、行为等方面的综合症状。②导致睡眠异常。服用安眠药后的睡眠与正常睡眠不完全相同,病人往往有噩梦多、定时早醒或白天嗜睡现象,对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均不利。③记忆力减退。长期服用安眠药,可使人认知能力降低,记忆力和智力减退。④呼吸抑制死亡。某些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对安眠药特别敏感,有时一般剂量也可引起过度镇静作用而发生意外,呼吸功能不全的人,即使服用小剂量的安眠药,也有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加重,甚至因严重呼吸抑制而死亡,若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人,往往因睡眠差而被当作失眠症,错误地给予安眠药治疗,结果可能使病情急剧加重,甚至发生睡眠中呼吸暂停时间过长而死亡。

失眠症要综合治疗,如消除不良睡眠习惯,采用中药、穴位刺激及行为疗法等其他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