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儿童佝偻病患病率为40.70%,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慢性营养不良病,由于维生素D的不足,使宝宝体内钙、磷的代谢失常。佝偻病不仅会导致骨骼异常,还可以导致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如容易感冒、发烧、腹泻等。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孕妇怀孕7~9个月做起,新生儿1~2周开始就应在专家的指导下补充足量维生素D,调节体内钙磷代谢,有效帮助钙的吸收利用。

小儿佝偻病的预防

5~6个月的宝宝头部后脑勺掉一圈头发,做父母的是否会引起注意;宝宝每天晚上到凌晨老是哭闹,手脚出汗,到了白天,立刻又变成了“乖宝宝”,爸爸妈妈是否会有点担心。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儿科专家告诉我们,发现婴儿长了“枕秃”,夜惊、多汗,首要考虑是否患上佝偻病。

世界卫生组织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儿童佝偻病患病率为40.70%,佝偻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慢性营养不良病,由于维生素D的不足,使宝宝体内钙、磷的代谢失常。这种病在6个月以下的宝宝表现尤其明显。虽然鸡胸、驼背等典型的佝偻病患者已经少见了,但是,轻度的佝偻病患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问题依然突出。

1.佝偻病的主要表现 佝偻病的早期主要表现为精神神经方面的症状,如烦躁,不听话,爱哭闹,脾气怪;睡眠不安宁,如不易入睡、夜惊;出汗多,不该出汗时也出汗等。小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还会出现枕部头发脱落,由于患儿头部出汗很多,大量的汗液刺激头部,发痒,特别是与枕头接触的部位汗液不易挥发,奇痒难受,小孩辗转反侧,不能安静入睡,头部与枕头产生摩擦,时间长了便形成枕秃。

由于该病发病迟缓,如果没有引起家长、医生的重视,小儿就会出现头颅软化、方形头颅或胸部畸形,如站立或直立行走,会造成“罗圈腿”。佝偻病不仅会导致骨骼异常,还可以导致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如容易感冒、发烧、腹泻等。严重者甚至影响脑发育,如大脑皮质功能异常、条件反射缓慢、语言发育迟缓等症状。

2.导致佝偻病的主要原因 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喂养方式不当,导致维生素D缺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D有两大来源,第一来源直接由食物提供。在哺乳阶段,婴儿营养主要来自母乳,但单靠母乳喂养不能提供足够的维生素D,必需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蛋黄和肝脏等辅食。如婴儿不足以消化这些辅食,则要补充鱼肝油。婴儿期小宝宝的生长发育很快,3~6月生长速度最快,在生长的快速期,婴儿需要较多的维生素D,如果不及时补充就很容易缺乏,这也是佝偻病多见于3~6月龄婴儿的原因。肥胖的婴儿的需要量比正常体重小孩更多,因此也更易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第二来源则需要借助阳光,日光中的紫外线将人体皮肤上的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相对讲,城市孩子太阳照得少,尤其在冬天家长担心孩子出外受冻,导致接受阳光照射更少。还有些家长以为孩子在家里太阳能照样射进来,其实紫外线并不能透过玻璃窗。

其他如慢性腹泻、肝炎等也会影响肠道维生素D吸收和活化,引起佝偻病。

3.佝偻病的预防与治疗 母乳喂养、增加户外运动、多晒太阳、正确补充维生素A与维生素D(俗称鱼肝油),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营养均衡,孩子就会远离佝偻病。

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孕妇怀孕7~9个月做起,新生儿1~2周开始就应在专家的指导下补充足量维生素D,调节体内钙磷代谢,有效帮助钙的吸收利用。

最简单的预防方法是抱小孩到户外晒太阳,一般不需要直接在太阳底下晒,而是在户外的树阴下,因为紫外线能通过折射、反射照射到小孩身上。每天在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可以使皮肤直接受紫外线照射产生一定的维生素D。

由于母乳、牛奶、蔬菜、水果中,维生素D的含量都很少,难以满足小儿每天的需要,因此应注意多给孩子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等。

最后,适当补充钙剂也是必要的。钙虽为人体必需的元素,但只能适量补充。由于一些广告的误导,使得不少家长对孩子盲目补钙,却忽视了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致使小儿佝偻病呈多发趋势,甚至因此而终身残疾。在选择钙剂时,首先要考虑钙含量,其次是钙溶解度和吸收量。理想的钙剂除了应具备钙含量高、溶解度好及在胃液中释放率高、吸收率好、无副作用、服用方便、口感好等特点外,还应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物质,使其达到既补钙质又促进钙的吸收。

(王作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