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工作者要带头“扫垃圾”

新闻工作者要带头“扫垃圾”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进一步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新闻采编人员要带头“扫垃圾”,把影响新闻工作者的不良行为彻底扫除,争做新时代优秀新闻工作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令人高兴的,这说明“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给新闻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新闻的纯洁性,当好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提升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公信力,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须带头“扫垃圾”。

◎右江日报社 周 艳

周 艳

右江日报记者。1990年投入新闻采编工作后,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一行。50岁时被调到网络部任主任,与同事一起,白手起家,拼出了《百色新闻网》(www.bsyjrb.com)。从此,世界各地都可以通过《百色新闻网》了解百色,了解右江日报。

最近外出采访,看到和听到新闻工作者中存在的一些“小行为”,这些“小行为”虽然很小,但却像一堆堆垃圾,严重地破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影响了新闻队伍的纯洁性。在进一步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新闻采编人员要带头“扫垃圾”,把影响新闻工作者的不良行为彻底扫除,争做新时代优秀新闻工作者。

一、新闻队伍中存在的不良行为有待清扫

自2003年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后,右江日报社也与全国各新闻媒体一道,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作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学习教育方案,把学习教育活动落实到每一位采编人员,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报社领导还从南宁、北京等地请来有关专家教授,对采编人员进行政治理论、国内外形势、新闻采编等方面的讲座培训。2008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组织专家对全区71种报纸进行严格评选,《右江日报》被评为第六届广西优秀报纸;2005年,右江日报社有一人获得广西先进新闻工作者光荣称号;2005年以来,右江日报社先后有近80篇新闻作品获得了省级以上的新闻作品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令人高兴的,这说明“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给新闻工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和促进作用。但是,在我们新闻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有待清扫。

行为一:“小偷”行为。某记者平时虽然也善于深入基层采访,颇得领导的重视、同事的赞同,但令人遗憾的是偶尔有“小偷”行为。就是看到通讯员有好的新闻来稿,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去采访,但却在稿件上填上自己的大名,并将通讯员的名字抹去,把通讯员的来稿窃为己有。

行为二:“小碰”行为。在某县举行的大型民族节日活动场上,许多媒体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都在忙碌地抢拍着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彩镜头,而个别摄影记者似乎也在抢拍着,但身体却常有意无意地碰碰漂亮的礼仪小姐,令周围群众反感无比。

行为三:“小要”行为。我们记者下基层采访,一般来说都会深受当地欢迎,当地党政部门、群众都会热情地接待。但有些记者却不珍惜这一点,常借采访的名义,不是向有关单位要汽油票就是要旅差费、手机费等。一些单位部门的同志只要一听到这些记者的名字就会闻名而避。

这些“小行为”的确微乎其微,似乎不值人们去理会,但却反映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问题。作为一名党报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新闻记者,他是一个公众人物,他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更重要的是代表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的代言人。新闻工作的性质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厚实的知识根底和业务根底,更要学会做人的楷模。要做到文有品、人有格。如果我们对这些“小行为”放之任之,那“小行为”就会变“大行为”,就会影响新闻工作者的人格魅力,给党的新闻工作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所谓蚁穴溃堤,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为了保证新闻的纯洁性,当好党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提升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公信力,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须带头“扫垃圾”。

二、“垃圾”如何扫

(一)要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增强识别“垃圾”能力。

一是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政治是灵魂,政治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一个人的言行。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水平越高,就越能把党的政策、法规把握得更准,就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要求摸得更透,言行也就更有准则了。一个人政治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职务升迁而提高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中得到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升华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虽然开展6年了,但我们还必须继续深入开展下去,并在活动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

二是在新闻实践中向同行学习。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以先进的同行为榜样,就能更进一步看清我们身上的“垃圾”。首先要向新闻前辈学习。邹韬奋范长江等新闻前辈的新闻观和职业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是我们广大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邹韬奋主编的《生活》杂志立足时代精神,坚持大众立场,处处显现了一个正直编辑人的高尚品格。1933年7月他因受迫害流亡国外,还坚持笔耕。我们从他当时所著的《萍踪寄语》等名著中,不难感受到他身上那令人震撼的职业精神。赫赫有名的新闻前辈范长江的新闻观更是我们要加以研究和学习。他常说,新闻记者要有健康高尚的人格,责己要严,要树立正气,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作风。他在《怎样做新闻记者》一文中写到:对于记者来说,首先有一个坚定的政治方向,否则就如航海的船没有了指南针;其次要有操守,既不为金钱、利益、美女诱惑,又不为诽谤、污蔑、威胁所吓倒,要能坚持真理。今天,我们从他所著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经典名著中可以深深感受到他的新闻观。其次是向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学习。改革开放大潮为我国新闻战线造就优秀的新闻人才创建了良好的环境,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层出不穷,他们是当代新闻战线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西藏日报社记者麦正伟徒步5天5夜,翻过一座海拔4500多米的雪山,穿过被称为死亡线的滑坡地带,走进了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写出了10多篇反映墨脱巨大变化的新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丁芳主动申请并单身一人前往河南采访艾滋病患者……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爱岗敬业,坚守职业道德的高尚情操。三是向身边的同行学,向采访对象学。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有许多东西是在书本中、在讲话资料中没有办法体会到的,只有深入其境,才能深深地感受到其内在魅力。例如我们报社就有许多很敬业的新闻记者、编辑,他们在新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都值得我们去学。如摄影部主任周信实,可以说他在报社中层领导中是年纪最大的一个,也是我们报社目前还活跃在采访第一线的年纪最大的记者之一,他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常常让我们感动。全国优秀教师李高送,投入教育事业几十年,一直坚持在乐业一个边远的小山村任教,并且做到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上学,一个也不少。像这样的人和事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清扫“垃圾”,关键是新闻媒体领导人要带好头。

前些日子到南宁出差时,无意中在某网站的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帖子上说的是某媒体领导人利用手中的权力玩权、玩钱、玩女人,被戏称为“三玩”领导的故事。虽然我无法考证这帖子的真伪,但无风不起浪,这说明我们新闻媒体的一些领导人本身也有“垃圾”,更要带头清扫。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一个人有“垃圾”不要紧,关键是不要讳疾忌医。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要领导带好了这个头,严于律己,虚心听取广大员工的批评和不同的意见,大胆亮出自己的不足,做好“扫垃圾”的榜样,广大员工就会消除思想顾虑,放下包袱,真心实意给领导提意见,认认真真清扫自己的“垃圾”。

(三)扫“垃圾”要持之以恒,要注意从团结出发,从大局出发,要严格控制“个人恩怨、个人报复”等新的“垃圾”产生。

总之,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升职业道德,是中央从新闻战线的实际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新闻战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树形象、促发展的需要,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引领社会思潮的需要,是加强新闻宣传队伍建设的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持久性,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坚守责任、坚守职业、坚守良知,认真查找自身的不足,持之以恒地清扫“垃圾”,真正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做一名无愧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