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几乎每一本有关新闻评论的教材都曾探讨过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第一节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几乎每一本有关新闻评论的教材都曾探讨过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譬如资深新闻评论工作者与研究者丁法章先生就从“目光敏锐,触觉敏锐——政治家的眼光”、“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理论家的头脑”、“上‘天’有路,入‘地’有门——社会活动家的本领”、“视野开阔,知识渊博——杂家的智能”、“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作家的技巧”5个方面归纳了新闻评论工作者所需具备的基本素养。应该说,这些答案都是合情合理并富有借鉴意义的。

不过,笔者想在这里提醒读者,透彻理解把握新闻评论工作者基本素养的最佳途径并不仅仅是教材——包括你现在正在读的这本教材,你们更需要读一点著名评论家的传记,如张季鸾、徐铸成、邹韬奋、李普曼等人的传记或自传性、回忆性的文章,这些作品对于初学评论者来说,不仅有励志的作用——激发你对评论工作的兴趣和信念,而且能让你从自身角度,直观深刻地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评论工作者,应该拥有哪些素养,并且可以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它。

一、理论功底

就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而言,一定的理论功底是最根本的。这并不是说,你要开口马列毛,闭口康德、黑格尔,主要是因为一定的理论功底能够决定你的思维判断、逻辑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米博华同志在总结自己20多年评论工作的经验时,认为:评论的优劣,归根到底是观点的较量,是撰述者思想能力的较量;评论作者就是要追求一种站得高的思想境界,能作出准确清醒的判断,能发表高屋建瓴的预言。而这一切就是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作基础的[1]

换句话说,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是难以从事新闻评论工作的,而理论功底的获得也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学习积累过程,它要求你去选择一些艰深难啃的著作反复阅读,不仅要读,同时还要积极思考。

第五届韬奋新闻奖获得者、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评论员陈贤德从事评论工作16年,撰写和参与撰写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达35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转载、播发、摘播,有的还受到了国外、境外媒体的关注。他在军内和全国获奖16次,其中包括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个。辉煌成绩的获得,与他平时努力学习,特别是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是分不开的。

早在20世纪70年代,陈贤德就制定了一个系统学习理论著作的计划,并利用业余时间先后通读了《资本论》1—2卷、《列宁全集》1—38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斯大林全集》1—13卷,以及《鲁迅全集》1—10卷,总计约255万字。80年代以来,他又重读了《毛泽东选集》1—4卷,通读了《邓小平文选》1—3卷。“革命导师著作中那深邃的思想及其无与伦比的逻辑力量,彻底征服了他,有时读到后半夜两三点他也不觉得困。特别是在‘五七’干校期间,生活条件较差,蚊子很多,他就钻进蚊帐里苦读,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就这样一边读书,一边做摘记,20多年中摘抄和制作卡片万余张,分40多个大类,326个小类,近300万字。他宿舍里有个像中药柜一样的资料柜,12个抽屉里装满了卡片。”[2]

读完上段介绍文字,相信有些同学对新闻评论要生畏惧和退却心理了。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原因在于——

首先,理论著作的艰深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夸大了,特别是那些读惯了通俗小说、喜欢电视剧的人,他们一接触理论性较强的文字就倍感痛苦难耐,无法继续下去。其实,只要忍受住了最初的艰涩难懂,克服了初期阅读障碍,理论作品同样是能够给人带来精神快感的,而且这种快感是通俗小说和电视剧无法提供给你的。就像我们常说的“五岳归来不看山”一样,你一旦能够登上珠穆朗玛峰,自然会“一览众山小”。虽然登珠峰的过程格外艰险困难,但珠峰的雄奇伟大、壮美开阔,对你人生境界的提升却是其他山峰所无法替代的。

其次,并不是所有的理论著作都是一样的艰深难懂的。初学评论者,不妨从一些精湛的理论著作开始。

那么,这里“精湛”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精湛”的理论著作又有哪些?不同的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并且,这样的问题也没有一个最终的统一标准答案。然而,笔者在评论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爱好评论写作的学生对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这是一个无法避免、“非常有用”的问题。在这里,本人不揣浅陋,将自己平时给学生开的阅读书目及开设理由列出来,供有志于从事评论写作的其他初学者借鉴参考。

也许与大多数人开列的阅读书目不一样,我的书目内容很少(只有两本),它甚至不能用书单这样的字来命名。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这个书目以外的理论著作都不值一读,而是因为在我看来,对于评论写作的初学者来说,精读比泛读更重要,认真读懂读透三五本书的效果比泛泛而读地看完三五十本要好。这两本书是:

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考虑到每个人的精神气质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可能痴迷黑格尔,有的人则可能成为尼采的信徒,还有的人也许会一头扎入柏拉图的怀抱。所以,有志于从事新闻评论的人,应该从哲学史开始读起,哲学讨论的是宇宙人生等深奥难解的大问题,可哲学史讲述的是哲学家的生活轶事和各种理论观点的来龙去脉以及取向。哲学史的阅读,就像一把钥匙,你拿着它能够找到通往契合你的个性气质的那位理论家,他不一定非是马克思不可。但是,要记住,如果想使自己的评论工作能长久地持续下去,你的身后一定要有一个人,哲学史能够帮助你少走弯路地找到这个人。一旦认准了这个人,你就应该把这个人的著作仔细全面地读一遍了。

罗素这本哲学史写得生动活泼、雅然有趣,非常适合非哲学专业的学生阅读。而且,罗素作为一名以数理逻辑见长的哲学家,在讲解或批评哲学史上各位哲学家的观点时,逻辑相当严密,让读者在欣赏到逻辑美感的同时锻炼了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罗素还是英国文学史上声名赫赫的散文大家,他文笔之精彩优美是哲学家中少有的。因此,读罗素的哲学史,既能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能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初学者急切的心情而言,是个不小的安慰。不过,要注意选择译本,否则就适得其反了。

img9

《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版

img10

《古文观止》,中华书局版

第二本值得阅读的书是《古文观止》。清朝人选的这本古代散文集,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共222篇,大体反映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所选篇章多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文章精华。一般认为,中国人擅长直观顿悟式的感性思维,而欠缺说理所需的逻辑理性思维。然而,熟读《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后,这个想法恐怕会有些动摇。《古文观止》中的篇章,无论是在叙事说理的逻辑性、文章结构的严密性,还是语言文字的优美力方面,都可以毫无愧色地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评论初学者还可以从这本书中体会到文章音韵的美、整体的美,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古文观止》虽然是部古书,但选择的时候也要注意版本,还是中华书局版的好。

书目定好了,接下来是阅读的问题。什么叫“熟读”呢?不仅仅是一字一句地读,而且是10遍、20遍地反复读,一直读到你烂熟于胸、于口间为止。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3]。如果你胸、口之间放了这两部书,你的理论功底、写作水平多多少少是会有些不一样的。

除了精读一些理论作品外(记住,一定要有精读的底子),泛读别人的评论文章也是提高理论基础的一个好方法。英语水平高的人,可以经常读一读《纽约时报》的社论和书评,这对拓展你的理论视野和锻炼你的思维能力是大有益处的。如果只能读国内的报刊,那就多看看《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的社论和评论员文章,不仅仅因为它们是党报大报,而是因为这两份报纸的评论编辑部里的确有理论修养深的高人。与高手对话、较量多了,你的水平自然就能迅速上升。爱好围棋或是武侠小说看得多、电子游戏玩得多的人,一定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此外,既然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阅读这些文章的,好的文章也要反复读,最好是练到能把文章的缺陷读出来,你的功力就会大大地加深。记住,你不是带着一个外行的心理去看些热闹的,而是希望成为一个内行去琢磨出些门道。

为什么没有推荐电视评论节目?坦白地说,就理论程度而言,报刊文章远胜于电视评论节目,如果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报刊上的理论文章,电视评论节目中的理论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敏锐的发现和判断能力

评论的特性之一是新闻性,但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新闻事实令人眼花缭乱,哪些是值得评论工作者关注的,反映了社会某方面本质的,这对评论工作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就牵涉到评论工作者的发现与判断能力了。

而且,归根结底,判断力是根本。有好的判断力就可以有好的发现力;反之,发现了某个有价值的事物,却没有认识、判断它的能力,是很有可能与其失之交臂的。正如你有幸拾到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石,可你的眼光让你以为它和别的普通石头没什么不同,那这块宝石最终不会属于你。

1981年10月31日《工人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谨防“精神贿赂”》的文章,全文如下:

最近,一位3年之内涨了两级工资的同志,私下对朋友洋洋自得地泄漏了“天机”,他说:“其实,我的工作干得并不出色,关键在于送了厂长不少‘精神礼品’……”此话何意?后经了解,原来,每当职工给厂长提意见时,他总是挺身而出,巧舌如簧,为其辩解。结果,此君以“精神贿赂”,换来了物质实惠——连提两级工资。群众对此十分不满。

我们有些领导同志对“物质贿赂”是警惕的,例如:送“机”他们不收,请酒他们不喝,这些固然是值得称赞的;但他们一听到批评就发火,一发现有人告状就报复,而对那些为自己护短或捧场的人,却欣然受之,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其实,接受“精神贿赂”,同样有很大的危险性,如果他们因而信任、重用、提拔那些吹捧自己的人,其结果必然被坏人钻空子,败坏我们的事业,我们对“物质贿赂”和“精神贿赂”都要同样提高警惕才好。

吹牛拍马现象,从古至今不绝如缕,讽刺、批评这类现象的作品也如恒河沙数,难以计算。但人们多将这种现象归结为个人品质或人格的缺陷,这篇文章却结合时代特征,将它提升到了“精神贿赂”的高度,并与“物质贿赂”相比较,指出其表现和危害,显出了作者高人一筹的发现与判断力。因为这样的发现和判断力,区区300多字的篇幅,获得了超凡的境界,真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文章也不在长短,有“见识”就好。这篇文章成为了1981年全国好新闻中最短的一篇获奖专栏评论。

杰出的发现与判断能力也是美国评论界同行评判评论作品的重要标准。

豪厄尔·雷恩斯曾是《纽约时报》社论版的主编。其社论《比尔·克林顿开口了,惟寥寥数语》,因为“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记者的敏锐洞察力及作为一位社论撰稿人的冷静判断力”[4],使他成为1999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社论写作奖的入围者。

那一年,美国社会上上下下因为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而闹得沸沸扬扬,克林顿总统为了回应斯塔尔大陪审团所作的4小时证词,对全国公众发表了5分钟的电视讲话,该社论就是针对这5分钟的讲话作的一番分析:

如果勉强承认与莫尼卡·莱温斯基的不恰当性关系和对肯尼思·斯塔尔的愤怒攻击可以巩固他的总统地位,那么比尔·克林顿昨晚的5分钟全国讲话无可挑剔。但是以我们的眼光来看,克林顿先生错过了一个向全国作补救报告和恢复其在公众眼中信誉的至关重要的机会。相反,他刻意追求的却是所谓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最低限度的承认和压抑住的愤怒,这曾使他第二次当选,但却不会让他成为一位在其离开华盛顿后仍令人怀念的领导人。

……

这从来不是他和这个国家所希望见到的,因为很久以前,他就选择以一种践踏信任的方式来操纵自己的政治生命。当然,我们不久后就会知道,他是否对美国人民撒下弥天大谎,以至于即使他处于最危险的时刻,即使运用事实的力量,他也不能指望获得他们的原谅[5]

这篇社论言辞尖锐,处处可见一针见血的经典之句,这里仅仅引了文章开头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类似于“他刻意追求的却是所谓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最低限度的承认和压抑住的愤怒,这曾使他第二次当选,但却不会让他成为一位在其离开华盛顿后仍令人怀念的领导人”这样的句子,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概括力和判断力。由于克林顿事件本身的政治价值,这篇社论获得了重要的历史意义。

判断力从何而来?答案是理论基础+经验=判断力。

所以理论知识的储备是越扎实越好,越丰富越好,不要等到临阵才去磨刀,而是要做到有备无患;经验则来自你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与思考。你要成为一个有心人,不断地给自己提各种各样的问题。食堂的饭菜近来涨价了,为什么呀?是质量提高了,还是原材料本身涨价了,或者是管理部门采取了新一轮的价格调整措施?抑或承包者个人在巧施小计?这些原因对于学生这样的消费群体来说,合不合理,是否能够承担?是不是会进一步拉大校园中的贫富差距?是否会给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带来不良心理影响,而实际也吸引不了家庭状况好的学生到学生餐厅就餐?尽管食堂已经承包给外人,学校当局是否也应该出来干预一下?但干预的合法性基础在哪里?这些问题的提出与求取答案过程很能培养初学者的判断能力,养成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天长日久,眼力眼界自然大增。

三、社会责任心

如果说引你进入评论写作大门的是兴趣,那么能让你在这条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的动力就是责任感了。实事求是地说,新闻评论写作是一件耗费脑力和才情的苦差事,尤其是在截稿时间的压迫下,更是苦不堪言。当最初的兴奋与热情被这些苦恼折磨殆尽时,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心就要发挥巨大作用了。

某种程度上,社会责任心的强弱,决定了评论工作者素养的高下、评论作品的优劣。

当前从事新闻评论工作的人很多,但真正具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却不多,尤其是一些业余作者,甚至还包括某些已有了些名气的专栏作家,他们更多地把评论写作当成了个人获取名利的一种手段,因此导致有些评论变成了妄加猜测的胡说。

凤凰卫视评论员阮次山曾直言批评过这种现象:“我认为一个专栏作家如果没有责任感的话,最好不要去做这件事,因为错误的判断会误导人,这是缺德的事。写专栏的人一定要有责任感,你要知道很多人在看你的东西。国内报刊现在的确需要专栏,但如果你不是内行,讲得不对会误导人的,与其这样,你还不如闭嘴。举个例子,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几天,我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一位主持人找了3位专家,电视放着一幅画面,画面显示的是一个中东国家的婚礼场面,主持人看画面中的人都是男宾,就开始解释,画面中全是男宾,看来这不是婚礼,而是以婚礼为名搞秘密聚会,主持人做出这样的推论,3位专家同时附和,内行人一听就知道错了。在阿拉伯国家,任何人的婚礼男女都是分开的,厨师和跑堂的都是分开的。这是一般常识,但一个完全错误的推论还讲了半天,这简直是外行得离谱。”[6]

社会责任感的缺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新闻评论工作者对评论认识的误区。新闻评论不应该全是些不痛不痒的言论,个人专栏也不都是风花雪月的“小资”情调。正如学者们指出的那样:“作为评论工作者,你应该、而且必须去监督权力部门,去评论、必要时批评他们对权力的行使。而且,这样做的同时你必须保持独立并为公众的利益服务。”[7]

《性与城市》这部情景喜剧令国内一些评论工作者以为美国的专栏作家都像其中的女主角凯莉那样,成天不是在街上闲逛,惹是生非,就是找三五个好友坐在一起瞎聊,互通近况。晚上回去把白天看到的、听到的、或是遇到的敲进电脑,就成了可以换稿费的专栏文章了。其实不然,在西方国家,人们心目中的“专栏作家”更多的是指那些以政治、经济等严肃话题为内容的专业作家,如李普曼、大卫·布罗德等等。美国专栏写作的传统特色更是强调以“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为普通民众写作。《纽约时报》当今名气最大的几位专栏作家无不如此:外事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因报道中东问题3次获普利策奖;威廉·萨菲尔,语言学专家,写了几十年关于语言问题的专栏,爱好者从语言学研究者到贩夫走卒。美国全国社论撰稿人大会发布的《基本准则声明》,更是从包括诚实在内的方方面面规定了评论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8]

我国资深评论工作者鄢烈山曾倡导过“公民写作”。这种写作建立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基础上,要求作者有自由的心态、平等的观念以及法治、人权、宪政等现代意识,清醒地体认到自己作为一个公民,依法享有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有参与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鄢烈山本人也是这一写作最忠实的实践者。他1997年开始在《南方周末》“纵横谈”里发表的大多数文章,如《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一人化”领导》等作品都是这一实践的杰出成果。

社会责任感是评论工作者抵御外界各种诱惑、压力最后的也是最有力的武器,它能使评论工作者忠于自己的职业操守,大胆放言,获得评论工作必要的独立精神。

1956年,全国人民以高昂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各行各业捷报频传。7月13日,连接中国西南和西北的宝成铁路接轨,全国上下都在为这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感到欢欣鼓舞。但《人民日报》却刊发了一篇题为《不要蛮干》的社论,提醒人们不能蛮干,要尊重科学规律,否则将给国家建设带来不应有的伤亡和损失。

作者从“接轨过去一个多月,施工单位还在大力整治铁路沿线病害”这一事实中,发现这条铁路在建设过程中,不顾客观规律,盲目抢工期,并对其中暴露出来的蛮干作风进行了批评。

“要加快建设速度,提早实现社会主义,总得采取些非常措施,循规蹈矩怎么行?”这是当时社会中具有普遍性的思想,也是导致蛮干的病根。针对这一思想,作者指出:蛮干一类的非常举措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科学的规矩非循不可。这种观点和议论,在当时“大跃进”之风已略显端倪,大家对宝成铁路一片叫好声中是振聋发聩的,体现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看到了蛮干给国家、社会带来的不利后果,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揭露蛮干后面的荒谬思想与错误逻辑。这样的思想逻辑直到今天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因此,即使是现在阅读这篇文章,仍能感到它鲜活的生命力。

老一辈评论工作者赵超构(林放)同志在接受《中国记者》的访问时,曾专门谈到了记者的思想素养问题。他说:“什么是记者的思想素养?思想素养就是记者的精神状态,关键在于记者有没有献身精神。记者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不惧怕任何艰难困苦;要有敢为人先、敢说真话的勇气,不回避任何风险。”所谓“献身精神”、“敢说真话”、“面对现实的勇气”,归纳起来,其实都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同时,赵老也指出因为“历史的因袭,外界的辐射,自身的不足”,一些新闻工作者缺乏社会责任感。“具体地说,有两股阻力:以权谋私与热衷名利。在新闻界,以权谋私也就是以稿谋私,以稿换吃,以稿换穿,以稿换玩,甚至以稿换钱。热衷名利,则是一个老问题。一些同志把进新闻单位当作搞文学创作的捷径,进来没多久,就想当作家,置本职工作于不顾。”[9]赵老的话今天听来仍没有过时,新闻评论工作者的言论与社会公共舆论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相比于普通新闻记者,它要求更高的社会责任感乃至使命感,因而他所面对的压力与诱惑也就更多、更大。

《焦点访谈》作为国内知名的电视新闻评论品牌,成功的奥秘之一就在于它的记者队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与社会责任感。他们不仅多次严词拒绝被曝光对象的金钱贿赂,而且还屡屡面临遭遇拘禁绑架,甚至栽赃陷害的危险境地[10]。但种种诱惑与危险并没有吓退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反而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正如《焦点访谈》记者再军所说:“作为一名《焦点访谈》的记者,痛苦是一定的,危险也是必不可免的,这一点我不想隐瞒。《焦点访谈》的正义,其对丑陋事物的批判意识是我的所爱,既然是你的所爱,那么即使有痛也是快乐的,我愿意为它付出一切,包括生命。这是发自我内心的一种情感。”[11]

四、丰富的知识

新闻评论由于评论对象的五花八门、千变万化,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应付不了的。新闻评论发展的趋势告诉我们,评论工作者在“专”的同时还必须“博”。

关于“专”,说的是评论工作者应该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从事政治、经济方面的评论工作者,某种程度上就应该是政治、经济方面的专家,不仅能够写专栏,还能为政府提供政治、经济方面的决策性意见。国外这样的评论工作者很多,如李普曼既是著名的专栏作家,又是几届美国政府领导班子中的政策顾问;还有的评论工作者干脆放下笔,直接改行投身到相关领域一显身手去了。中国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如著名的科普专栏作家黎先耀,早年从事文学编辑和创作,1957年“反右”遭受冤案后被贬到自然博物馆打杂,借此几十年如一日地苦攻自然科学,其文章以美文解读自然,在自然科学知识之中传递人文社会信息,备受读者欢迎。《焦点访谈》的一些节目,积极促动了中央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譬如《追踪假棉花》这期节目播出以后,国家经贸委迅速同国家计委、供销总社、纺织工业总局有关领导召开紧急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棉花中掺杂使假违法犯罪行为的紧急通知》,由此全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棉花打假专项斗争。“2002年,国务院办公室正式开设了《焦点访谈》督查情况反馈机制,就中央领导同志每一次对《焦点访谈》的批示,以国办的名义正式行文有关方面,要求对批示后的督查情况进行反馈。国务院办公厅就一个电视栏目设立督查情况反馈,在中国新闻史上无疑是第一次,具有重大的意义。”[12]

相对于“博”,评论工作所要求的“专”是一个相对容易实现的目标。如果碰巧你的大学本科学的是法律、经济,或者金融、天文物理等专业,那么对于媒体的广大受众而言,你就已经是这方面的专家了。即使你不是这些专业出身,那也没关系,现代社会教育体系极其发达,你真想弄懂某方面的道理,多下点工夫,借助网络也好,兴趣班也好,甚至各类成人业余学校,你都能找到老师为你提供这方面的便利条件。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传播系的迈克·谢利(Mike Shelly)、特雷西·卡森(Traci Carson)、利兹·拉塞尔(Liz Russell)对发行量在2.5~9万份的报纸主编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主编们欢迎的未来的新闻记者主修新闻学专业,辅修以下几个专业(以主编投票率为序)[13]:

政治学 23%

历史学 18%

经济学 17%

英 语 14%

工 商 12%

尽管这项调查的背景是在美国新闻传播界,但它反映出来的情况有助于我们认识自身情况。因此,国内年轻的评论工作者仍然可以借鉴这些数据与专业,当然要记住将辅修专业中的英语变为中文,你会受益匪浅的。

“博”的知识,却不仅仅是可以通过受教育的方式获得的,它来源于你的兴趣与学习习惯。

我们熟悉的邓拓的《燕山夜话》,152篇文章,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天文到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和学养,是写不出来的。邓拓同志的多种身份充分展示了他的博学多识。他既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又是中国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名誉教授,明清史方面的研究专家,早期著作《中国救荒史》是国内该领域的第一部专史。此外,他还是诗人、散文家,并擅长书法,精通英语。

“博”的知识贵在平时的日积月累。邓拓曾把知识的积累比喻为农民拾粪,出门的时候总带个粪筐,见粪就捡,不管牛粪、羊粪、人粪一概都捡回来,长期坚持下去,就能积少成多,变成有用的肥料。评论工作者不仅要眼勤,多阅读,同时还要手勤,把看到的东西随时记下来,只有记得多,用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反之,知识储备不足,也常给评论工作者、电视评论员带来各种尴尬,个人名誉受损事小,错误知识一经媒体传播开来,就会产生不良后果,让人们一误再误。

2006年4月3日《四川师大报》头版刊有《礼仪廉耻 人之大德》一文,文中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强调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从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我们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廉耻’四字。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可以与传统文化的‘礼仪廉耻’相观照。”这段话有什么错误?观点没问题,出毛病的是“礼仪廉耻”四字。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是“礼义廉耻”4种道德规范,而不是“礼仪廉耻”。“义”的含义为公正合宜的道理行动,“仪”本指容止仪表,后引申为礼节、仪式等义,与“义”有很大差别,所以“礼仪”、“礼义”一字之差,失之毫厘,却差之千里。同样是2006年,3月3日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节目,主持人在点评亚洲杯足球赛中国队对伊拉克队的比赛时说:当年,健力宝足球队留学巴西,李铁还是“15岁的弱冠少年”。这犯下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15岁男子古代称“成童”、“束发”。“成童”,《礼记·内则》称:年十五也。

年轻的评论工作者,须知“书到用时方恨少”呵,知识的需求与积累是永无止境的。

近年来,全国涌现了一批获得“韬奋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的新闻评论工作者,他们有的已是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家,有的则是知名的摄影家、画家、收藏家等等。《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原评论部主任于宁,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80年代初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1981年开始职业评论生涯。他在介绍自己的业余学习生活经验时谈到,除了看哲学著作外,小说经常翻翻,毛泽东的著作和鲁迅的著作经常温习,对中国古典的经史子集都喜欢。他还喜欢集邮,前些年加入过集邮协会。集邮这个业余爱好表面看起来似乎与《人民日报》的评论写作毫无关联,但作为一门艺术爱好,集邮能够丰富人的知识视野,有些知识关键时刻还真帮过他的忙。有一年世乒赛在天津举行,由于中国队拿下了所有7个奖杯,闭幕时,中央领导让写一篇祝捷的评论。碰巧已是下午5点多了,体育部的人都休息去了,总编辑临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于宁,说第二天要见报,稿子中要把7个奖杯的名字点一下。可7个杯叫什么名字?一时找不到人问,后来想起集邮本来,还真查到了这7个杯的邮票,解了燃眉之急[14]。可见,对评论工作者而言,任何知识都不是无用的,关键是平时一定要注意积累,坚持积累。

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养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它不能通过今天做到这一点,明天完成那一条来达到,甚至可以说没有彻底完成的那一天,它要求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整体性地提升自己。

◇ 思考与练习:

1.抄写并背诵《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检查考核掌握的程度。

2.你最喜欢罗素《西方哲学史》中提到的哪位哲学家?为什么?能叙述出他的主要观点吗?他还有哪些作品?

3.列出你近来所读的最喜欢的3篇新闻评论作品(报刊),并分析其中的主要观点,想想看这些观点可能会受哪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影响,理由何在?

4.就近来身边发生的一些事件或现象,有意识地做一些思维判断方面的训练,并将它们写下来。

5.举出一篇你认为体现了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评论文章,并说明理由。

6.如果你有幸成为一名专职评论工作者,面对压力和诱惑,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请给出你的答案。

7.你有积累知识的习惯吗?如果有,请把你的方式写下来,如果没有,也请你立刻制定出来,并与周围的同学朋友相互交流。

8.仔细阅读报刊上的评论,或观看电视中的评论节目,请尝试着找出一例知识性(读音也可,文字也可)错误,并把它写下来。请指导老师根据这次作业的结果,组织同学们讨论,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积累重要性的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