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引智工作持续快速发展,服务学校国际化战略

推动引智工作持续快速发展,服务学校国际化战略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智工作对于加快推进高校国际化战略,对于提升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助这一系列职能所搭建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云南大学与国内外,尤其是周边国家院校机构建立了一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此举对宣传云南大学、实施云南大学教育“走出去”战略、加快云南大学的国际化、扩大云南大学在东南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引智工作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引进来、派出去”为我校的教学和科研发展服务。一是调整工作思路。

于欣力 毕媛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要扩大开放,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云南大学地处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在实施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战略中,正面临着国际化建设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引智工作对于加快推进高校国际化战略,对于提升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立体化网络,注重国内和国外两个引智工作平台的建设

《纲要》要求“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平台,联合推进高水平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加强中小学、职业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支持国际汉语教育。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大教育国际援助力度,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拓宽渠道和领域,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海外志愿者服务机制。”

目前,云南大学已身兼教育部“中国—东盟大学校长论坛”中方秘书处单位、教育部“与周边国家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专家组”秘书处、省教育厅“云南高校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以及国际区域性教育合作组织GMSTEC(大湄公河次区域高等教育联合会)、GMSARN(大湄公河次区域学术与科研网络)的董事单位等职能。借助这一系列职能所搭建的合作与交流平台,云南大学与国内外,尤其是周边国家院校机构建立了一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开展各类长短期项目14 个,其中一年以下短期项目8个,一年以上长期项目6个。短期项目如:与泰国清迈大学、泰国孔敬大学的师生短期交流项目,与台湾元智大学、义守大学的暑期交换项目等。长期项目如:韩国岭南大学交换生项目、人文学院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2+2合作办学项目、1+2+1中美人才培养项目、中加(加拿大)嵌入式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与亚洲理工大学的“3+2”本硕连读项目等。

为配合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云南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的数量增加到3个(云南省目前共有5个孔子学院),它们是:孟加拉南北大学孔子学院、缅甸福庆大学孔子学堂和伊朗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境外缅甸华文教师函授班和泰国华文教师函授班的举办,云南大学为缅甸和泰国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华文教师。此举对宣传云南大学、实施云南大学教育“走出去”战略、加快云南大学的国际化、扩大云南大学在东南亚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深入扎实地做好引智工作,努力为学校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引智工作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引进来、派出去”为我校的教学和科研发展服务。为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一是调整工作思路。在目标导向上,引智工作必须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我校的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在提升我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新的作为;在工作重点上,应紧贴我校重点领域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引智成果;在引智方式上,构建“项目—引智—基地”三位一体、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引进国外智力新模式。

1.依法办理聘专程序,加强外专、外教的管理

2009年,我校共聘用外籍(境外)长短专95人次,其中,长期聘请外籍专家/教师63人次,接待短期访问学者32人次。长期外籍和境外教师为我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正式课程60余门。外国专家和教师为我校做出了形式多样的贡献:合作研究与专题讨论相结合、培训与研讨相结合、实验技术指导与研究生培养、学术交流与洽谈合作项目结合。外国专家、教师的上述活动,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学校的学术氛围。外国专家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信息、资料、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术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外,在编写教材、全国性竞赛学生培训和学生课外社团活动等方面,外籍和境外教师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在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关怀重视下,我校的聘专工作井然有序、安全稳定、成绩突出,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近年来,我校聘请的经济学专家Collin Starkweather、法语专家Serge Leclercq和人类学家David Lewis分获云南省政府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云南省政府“彩云奖”表彰。

2.以“基地”和“项目”为依托,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我校科研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其范围也不断深入与广泛。云南大学被列为全国十所“教育援外基地”的高校之一,这既是对我校人才培养的肯定,也是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以及各兄弟院校对我校关心与支持的结果。受教育部委托,云大援外基地每年为来自肯尼亚、赞比亚、南非、越南、老挝等发展中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举办培训项目,从2008年起,已经成功举办了四次项目培训,它们是以“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培训项目、越南党政干部旅游管理研修班等。我校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培养国际性人才,同时把人才培养和教育援外紧密结合起来,将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建成一个面向两亚和东盟、辐射非洲的援外培训基地,并为学校实施省委省政府“走出去”战略,为云南大学建设成为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教育大通道做出贡献,为巩固和增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构建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做出贡献。

云南大学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昆明)基地是国家外专局批准成立的第11个基地,是为了贯彻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由国家外专局进行立项审批和授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实施评审、工作指导和支持的国家级基地。昆明基地的建设紧密结合了云南大学和省内其他高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目标,而且也抓住了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昆明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完善云南信息产业的产业链,而且有利于培育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昆明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必将服务、引领和带动以软件服务外包为主体发展方向的云南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外专局和云南省外专局的大力支持下,云南大学负责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引智项目,如侯先光教授的“最古老的动物群落——云南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研究”(国家级)、申东娅教授的“有限空间内多天线的集成和传播特性研究”(国家级)、常学秀教授的“植物化感克藻技术在水华蓝藻防治中的应用”(省级)、胡问国教授的“射频识别RFID远距离抗金属电子标签的研制”(省级)等等。2008年,我校知名学者侯先光教授因其突出贡献,被国家外国专家局评选为引智先进工作者,获得国家引智工作“突出贡献奖”表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侯先光教授一直与国外多所大学及科研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中,与英国莱斯特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瑞典皇家科学院、美国蒙大拿大学的研究人员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推动云南大学、云南省乃至中国在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2010年5月,应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我校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在该馆展出澄江寒武纪生物群化石标本。我校是中国高校中的第一家在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的展览,此次展出的澄江古生物化石标本也是首次在海外展出。

三、围绕我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引智干部自主培养水平

《纲要》指出:“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为了让云南大学的干部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教育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上借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做法,学校决定在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根据中央和我省干部培训的相关要求和我校实际,有计划地选送中层干部出国培训。经省教育厅、省外专局、国家外专局和省外办批准,我校党委刘绍怀书记率领的云南大学赴美高等教育研修团一行16人于2009年11月28日经上海前往美国执行为期21天的培训任务。主要目的是学习和了解美国高等教育的体系,美国加州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实践经验和院校管理。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了由加州多明戈山州立大学的教授、行政管理人员、政府教育官员的培训。通过学习和考察,培训研修团全体成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这些收获将会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逐步发挥作用。此次学习使我校的干部队伍建设在国际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今后几年继续派干部出国培训研修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

随着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引进人才工作的地位已由“自主培养是基础,引进人才是补充”提升到“自主培养和引进人才并举”的高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向实体经济的扩散,对我国和我省经济的影响逐步显露。广大引智干部要加强学习研究,尽快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提高应对能力。引智干部要重点加强政策法规、外语、信息技术、经济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以及外出考察调研等形式提高业务能力,开拓引智视野,增强服务意识。

四、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在科学发展中争取更大作为

引智工作是随着新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引智工作有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深刻内涵,也随之产生了不同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但始终不变的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工作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引智工作要体现新的时代特色,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是引智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引智战线的同志只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地开展工作,实现国际人才引进与国内人才培养并举,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引智事业的前进方向,才能进一步在科学发展中争取更大作为。

目前引智工作日益成为我们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强省、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但是我省是一个欠发达的边疆民族省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在国际人才竞争中我们处于相对不利的态势。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国家“985”高校相比,我们存在的巨大差距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难度和压力迎难而上,要有化挑战为机遇的勇气。充分利用云南省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地缘优势,及时抓住国家在开放中把云南推向前沿的机遇,积极在人才资源的交流与合作领域探索与周边国家进行合作的途径和方式,努力推进学校的国际化进程。

总之,引智工作的独特优势在于,既有利于引进利用好国际人才智力资源,又有利于培育、推进国内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在工作中要树立开放引智的理念,跳出引智看引智。引智工作无论是引进国外智力,还是开展人才培训,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利用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运用能力。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有了竞争优势。云南大学应抓住机遇,有所作为,不断提高引智能力、拓宽引智空间、完善引智服务、增强引智效益。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人才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引进外国专家和派出培训,实现本土人才国际化和国际人才本土化。坚持从实际出发、从需要出发,选准选好项目,大力开展特色引智。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在注重引智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引智质量的提高,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智力竞争力的增强。同时充分发挥云南大学侨联、校友会的优势,及时了解和掌握引才引智信息,建立健全覆盖更为广泛的引智信息网络体系。

2010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