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敬之执行三不方针

敬之执行三不方针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敬之同志是革命老前辈、 老领导。对这个学习班, 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同志、 宣传部部长关山复同志直接抓, 但学习班主持日常工作的是刘敬之同志。学习班结业后, 敬之同志让我们编几期思想动态简报报送东北局书记处。敬之同志看了比较满意, 当即签发报送。学习毛主席著作, 是敬之同志在东北局着力抓的另一件大事。敬之同志对毛主席著作刻苦攻读, 研究颇深。

齐摇 政

敬之同志是革命老前辈、 老领导。 对他的不幸去世, 深为悲伤。 他思想上的敏锐和理论上的卓识, 他对革命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他的坦荡襟怀和磊落气度, 他对同志的热诚和对青年干部的关怀爱护, 一直使人难以忘怀, 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0年代, 我在长春市听过敬之同志的时事报告, 感到他才思敏锐, 谈锋刚健, 见解独到, 但无缘相识。1961年上半年, 我调到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理论教育处, 敬之同志当时是宣传部副部长兼理论教育处处长, 有幸直接在敬之同志领导下工作。 敬之同志对党忠诚, 坚信马列主义, 但又不唯书唯上, 理论上造诣很深, 有许多警言创见。 他博学多才, 勤奋多产, 看的书很多, 发表议论很多, 写的东西也很多, 深受宣传部青年同志的敬佩。

1961年, 敬之同志主要抓轮训干部工作。 当时, 正值以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和 “共产风” 为主要标志的 “左” 倾错误严重泛滥之时, 接着又错误地开展了 “反右倾” 斗争, 不仅使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 而且使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至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 党中央和毛主席强调总结经验教训, 重新教育干部, 在全国普遍开展了轮训干部工作。 东北三省省委计划把县团级以上干部普遍轮训一遍。 为了取得经验, 东北局书记处先办了一个学习班, 参加的人是市 (地) 委书记、 副书记、 省委常委、 副省长以上干部。 这个学习班于1961年8月开学, 同年11月下旬结业。 对这个学习班, 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同志、 宣传部部长关山复同志直接抓, 但学习班主持日常工作的是刘敬之同志。

东北局书记处提出这个学习班实行 “三不” 方针, 即不戴帽子, 不打棍子, 不抓辫子, 强调敞开思想, 总结经验。 关山复同志说, 这个学习班是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解放自己, 不提统一思想的任务。 敬之同志参与了这个方针的制定并认真贯彻执行。 当时有的人说,1942年延安整风是弄清思想, 团结同志, 不提统一思想不符合党的整风方针。 敬之同志认为, “大跃进” “反右倾”以后, 我们头脑发热, 犯了许多错误, 伤害了许多同志, 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 许多人心情不舒畅, 应该创造一个民主的环境,让大家有机会把心里话讲出来, 相信大家是能够总结经验, 分清是非的。 他还说, 现在困难时期还未过去, 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 许多问题还有待认识, 希图在两三个月的学习时间里达到统一思想是过高的要求, 实际做不到。 强求统一, 有的人就不亮思想, 不讲真话, 必然会妨碍敞开思想, 妨碍正确地总结经验。为了落实 “三不” 方针, 敬之同志要求我们这些学习组的学习秘书, 参加讨论会只听不说, 不做记录, 不评论思想观点对错, 可以帮助学员查找资料, 可以提供理论上的咨询服务。 当时, 经过“反右派” “反右倾” 斗争, 许多人心有余悸, 说话不离 “三六九” (三面红旗、 六亿人口、 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 话到嘴边往内咽。 办这个学习班的时候, 一些领导同志曾担心学员思想有顾虑, 空气沉闷, 不敢讲真话, 达不到总结经验教训的目的。 由于敬之同志执行 “三不” 方针认真, 民主作风好, 具体工作布置安排得当, 使学习班里的思想日渐活跃。 学员们联系实际讲认识, 论是非, 总结经验教训, 普遍感到心情舒畅, 收获不小, 学习班办得颇有成效。

在轮训干部中, 敬之同志自己也在认真思考, 总结经验。 在东北局学习班里, 在以后带我们到下面调查轮训干部情况时, 他反复讲如何正确总结经验, 并要我根据他讲的精神写了一篇题为《关于总结经验》 的文章, 以 “正之” 的联合笔名刊登在 《辽宁日报》 上。 敬之同志总结经验, 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他认为, “大跃进” 的几年急于求成, 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他曾说, 这几年, 我们老是摆弄生产关系, 不注重研究发展生产力。 对生产关系, 特别是所有制关系变动频繁, 追求 “一大二公”, 纯而又纯。 结果, 摆弄来摆弄去, 使生产关系 “超越” 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转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学习班结业后, 敬之同志让我们编几期思想动态简报报送东北局书记处。 我们编了几期, 敬之同志看了不很满意。 后来, 我们解放思想, 敢于碰当时的 “敏感” 问题, 如对形势的看法, 有的认为搞 “左” 了, “犯了小资产阶级急性病” 的错误;对困难产生的原因, 有的认为主要是工作错误造成的, 或者说“三分天灾, 七分人祸”。 敬之同志看了比较满意, 当即签发报送。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敬之同志对 “左” 的错误的认识, 虽然没有现在的认识这样全面、 深刻, 但他反 “左” 的基本观点是明确的。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像他这样的负责干部, 不仅实事求是地认为我们党犯了 “左” 的错误, 而且敢于把这种认识讲出来、 写出来, 以致后来在 “文革” 中被当作 “毒草” 受到错误的批判, 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学习毛主席著作, 是敬之同志在东北局着力抓的另一件大事。 敬之同志对毛主席著作刻苦攻读, 研究颇深。 他在东北局宣传部主管理论研究和报刊工作的六七年间, 大力提倡学习毛主席著作, 积极宣传毛泽东思想, 为推动群众性的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60年代初, 全国各地区群众性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热潮蓬勃兴起。 隐藏在党内的阴谋家、 野心家林彪认为有机可乘, 他抓住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旗帜, 发表了大量言论,提出了所谓 “活学活用” 的二十一字方针, 一时欺骗了许多人。敬之同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对林彪的某些谬论作了抵制,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很不容易的。1965年, 宋任穷同志根据中央一位领导同志的要求, 交给敬之同志几种毛主席语录编辑提纲, 让他组织讨论, 提出意见。 敬之同志综合我们讨论的意见, 说林彪主持编的语录不全面, 缺乏理论性、 系统性。 他还针对林彪片面强调学习语录的言论, 多次说, “对毛泽东思想,应该提倡学原著, 学习立场、 观点、 方法, 领会精神实质, 学只言片语不是根本办法, 对干部尤其应该主要强调学习原著”。 敬之同志对林彪提出的 “用字当头” “立竿见影” 的方针很不以为然。 他说, “实践是根本的东西, 学习毛主席著作应该强调实践。通过实践, 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讲用字当头, 不如讲实践为先”。1965年夏天, 他带我们到长春市调查学习毛主席著作情况, 看到某报上用一个专栏刊登了财贸战线积极分子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文章, 让我们研究一下有什么问题。 我们理论教育处的几位同志读后, 认为当时这类文章很时兴, 看不出什么问题。不久, 他在长春市的一次讲话里提到这个专栏文章时说, “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们要学习他的立场、 观点、 方法,学习的过程是改造和树立世界观、 方法论的过程, 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不像立竿见影那样简单, 不要强调抓住只言片语, 简单对号, 把学习毛泽东思想庸俗化、 简单化”。 敬之同志还批评有的地方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中, 满足于宣传一些好人好事, 不重视在工人农民中, 特别是在青年中发现、 培养和树立学习毛主席著作典型, 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学用结合的经验。 他多次说,工农群众、 青年群众学习掌握了革命理论, 才会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 他多次同工人、 农民及青年中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座谈, 满腔热情地总结宣传他们的经验。 有一次, 他带我们到辽宁本溪山区农村的一个生产队, 调查和总结这个生产队的一位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和先进事迹。 我们在这个贫困的山区住了一周, 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对农村如何组织学习毛主席著作, 对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 对农民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的学习和工作情况, 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还有一次, 他带我们到吉林省延吉县调查和总结一位妇女队长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和事迹, 也掌握了丰富的实际材料。 敬之同志不仅从中提炼概括了不少思想观点, 也为东北局宣传部研究和指导学习提供了依据。1965年初, 敬之同志主持编写了 《东北地区工农群众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选编》, 一共出了5辑, 总结和宣传了一大批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

敬之同志是老领导, 也是良师益友。30多年来, 不断从他那得到启示和帮助。 追忆往事, 思绪万千, 写此短文, 言不尽意。仅以寄托哀思, 并表学习继承之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