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九四六年十月卅一日

一九四六年十月卅一日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函曾述及拙辑全集补遗事,今请为先生详述之。此工作开始于民国卅一年,共得佚文约二十篇。惟因战时生活不安,且后方图书难求,藏书家既少,公私图书馆庋藏亦欠丰富,是以未能网罗齐备。基于此种态度,故拙辑终未出版。其它几篇,在拙作后记中,均一一详为说明写作年月,原载何种杂志报纸,以及有关人物及事件等等,稍缓,当将全文抄呈求教。

景宋先生:

十月廿四日曾上一函(航号),内附渝市报纸数份,想已早邀尊览。前函曾述及拙辑全集补遗事,今请为先生详述之。此工作开始于民国卅一年,共得佚文约二十篇。目录如下:

一、戛剑生杂记

二、莳花杂志

三、谢承后汉书序

四、对于“笑话”的笑话

五、关于《小说世界》

备考:钱玄同:《出人意表之外》的事

六、观北京大学学生演剧和燕京女校学生演剧的记

七、看了魏建功君的《不敢盲从》以后的几句声明

备考:魏建功:《不敢盲从》

八、学界的三魂补记

九、野草题辞

十、新的世故

十一、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

十二、我的种痘

十三、辩文人无行

十四、海纳与革命

十五、国术与拳术

十六、势所必至,理有固然

十七、儿时

十八、敬贺新禧

十九、《译文》创刊号前记

附 录:

一、在中山大学学生会欢迎会席上

二、读书与革命

三、走到出版界的战略

四、什么话

五、几个重要问题

以上各篇,系经数年之搜求,或抄录,或购买,或托远道友人抄得者。惟因战时生活不安,且后方图书难求,藏书家既少,公私图书馆庋藏亦欠丰富,是以未能网罗齐备。仅就已知者而言,早期作品,如钱玄同先生回忆文中曾提及之《破恶声论》,固元论矣,即附载胡译《十二个》前之《勃洛克论》,原载《小说月报》之《近代捷克文学概观》、《小俄罗斯文学略说》及《绛洞花主序》(陈梦韶作,载《闽南文艺会报》)……诸篇,均无法搜得。其中《关于〈小说世界〉》、《观北京大学学生演剧和燕京女校学生演剧的记》两篇,曾录出发表于姚蓬子、老舍两先生编辑之《文坛》。其余各篇,虽经蓬子一再催促汇交作家书局(屋)出版,且已在《抗战文艺》上刊登广告,但我因搜求未备,心有难安,迄未交稿。辑佚为一巨大之工程,非短期可能竣事。从事此项工作者,第一必须随时记住鲁迅先生谨严不苟之精神,万万不可草率,既不可重复(杨霁云编《集外集》中之《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即系重出),亦不可遗漏太多。基于此种态度,故拙辑终未出版。附录五篇,一、二系中大学生林霖君所记录,经鲁迅先生由杨编《集外集》中删弃者,林君记录虽拙劣,然若与先生其它文字参照,其中意见亦多相符之处(两讲稿与其它文章之比较,详拙作后记,容后陈),故亦足供先生广州期生活研究者之参考。惟既经先生亲手删去,自不应列入正文,故采作附录。《几个重要问题》,见《纪念集》及坊间所出之《半夏小集》,平心作《论鲁迅的思想》一书中,亦将此文作全集佚文,但我与冯雪峰、胡风两先生谈及此文时,彼等均以为此系记者之访问记,非先生所自作,不应列入,后经探索,始悉此文果为记者记录,原名《鲁迅印象记》,作者芬君,载《救亡日报》,惟该文内容重要,若与《答徐懋庸》、《病中答访者问》诸篇对照,其中意见尚无与先生不符之处,且经《纪念集》删改成独立形式,故无妨采作附录。其它几篇,在拙作后记中,均一一详为说明写作年月,原载何种杂志报纸,以及有关人物及事件等等,稍缓,当将全文抄呈求教。今见沪上报纸,知唐弢先生所辑业已出版,数年心事,藉唐君之努力而得偿,私心快慰之极。唐君居上海,图书较内地为丰,搜求自较容易,拙辑各篇,自当搜罗,惟重庆书肆,尚未运到,不悉内容及编排情形如何耳。又闻先生辑之《书简集》,亦已出版,渝市亦未运到,内容谅当较过去之《鲁迅书简》为丰,日来正盼望早日得读。孙伏园先生尚在成都,台静农先生已由渝去台,未审过沪时先生曾晤及否?又闻孙先生云:先生祖父曾游宦浙江,但渠不忆系巡抚或其他官职?敬恳先生示知,盖拙作《鲁迅在中山大学》一文中曾提及此事也。

专肃即颂

道安 并候复示

林辰 敬上 十月卅一日

赐复请交:重庆张家花园85号文协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