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十月革命大演习

十月革命大演习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舰上的军官居然下令要枪毙这些抗议的士兵。罗马尼亚不够义气,第二年根据引渡条例将起义的军舰交还俄国,大部分水手下场悲惨。改革的核心就是君主立宪制的确定,给予公民自由权利。而从1905年蔓延到1907年的零散革命,也被有效抑制和控制。这两年的各种革命,让俄国的革命党也得到了不少经验教训,所以,基本可以说,这两年是后来十月革命的大预演。这些改革措施是不错的,至
十月革命大演习_最冷和最热的俄罗

日本人要打这一仗,是国家强大后实现扩张理想,奔着强国强兵的崇高目标;沙皇打这一仗,除了想保持住俄国在远东的地位和利益,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转移国内的矛盾。

尼古拉二世接班的日子并不好过,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却生活困苦,天天闹;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资本家对工人不友善,俄罗斯国内的资本家还都是英法等国来的,更不会体恤俄国工人,所以工人也闹;各种革命党从来没有肃清过,头脑还越来越清楚,运动目的和运动方式也越来越明确,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反动”党派;作为一个横跨亚欧的大国,境内超过50%各种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本来就隔阂,政府对他们又不宽容,所以他们也闹。也许尼古拉二世觉得儿子的血友病才是世界上最无解最绝望的事,实际上,整个国家,已经可以说是鸡飞狗跳。而尼古拉二世简单地认为,只要出去打一架,就能化解国内所有的矛盾。

用战争转移国内危机,要点就是不能输,输了民众更恨;然而后方不宁怎么能指望前线士气高昂。如果不是纯粹找抽,就千万不要轻易出去招惹邻居了。

两军一对接就分出高下,战场的失利让国内雪上加霜。1905年刚开始,日俄战争正激烈时,圣彼得堡爆发了工人罢工。大家都知道,工人运动最开始,都是罢工,诉求也全都一样:8小时工作制,不要强行安排加班和给予最低工资保障。要求不高,态度也不算激烈。当时圣彼得堡有个牧师叫加邦,在工人中颇有威信,愿意聆听底层呼声。他做和事老,劝说大家该上班还是要上班,可以找个假期,大家写个请愿书,他带着大家面呈沙皇。

1月22日是个周日,圣彼得堡20万工人,带着老婆孩子,抬着圣像和沙皇像到冬宫广场聚集,递交请愿书。请愿的工人既然带着老婆孩子,就说明他们没准备耍暴力,谁知,遭遇的却是残酷的暴力。

下午,圣彼得堡那两支近卫军团开始向游行人群开枪,不论老幼妇孺;马队冲上大街,宪兵们挥舞军刀见人就砍;有些宪兵甚至专门对孩子开枪,头脑简单的加邦牧师也在混乱中失去了性命。当天冬宫广场,有一千多人殒命,五千多人受伤,这就是俄国历史上的“流血星期日”。

当时尼古拉二世并不在冬宫,是不是他下令屠杀已经不重要了,反正所有人都把这血海深仇算在他头上。俄罗斯政府中很多人都对屠杀表示了愤怒和不解,有人说:多少年的宣传都赶不上陛下本人这一天产生的效果。

是的,效果非常明显,让俄国人对沙皇失去了指望,1905年成为革命之年,罢工行动越来越密集,罢工人数也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几百个城市联动发起罢工。对日战争即将失败,国内的动乱一浪高过一浪,心烦意乱的尼古拉二世唯一能做的就是镇压,杀人,再激起更严重的暴乱,再继续杀人。

手无寸铁的工人农民好杀,如果碰上军人造反就有点麻烦。黑海舰队有一只叫“波将金”号的装甲舰,有一天,水手午餐时,发现煮汤的牛肉已经生蛆了,因而拒绝食用。舰上的军官居然下令要枪毙这些抗议的士兵。水手们被激怒了,打死军官,竖起红旗发动了起义。当时敖德萨正在进行罢工,起义的军舰开进了敖德萨的港口,获得了当地百姓的声援。

可惜的是,当时俄国的革命势力还比较分散,思想也不能统一,沙皇随后派来军队镇压,“波将金”号被迫驶入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不够义气,第二年根据引渡条例将起义的军舰交还俄国,大部分水手下场悲惨。

1925年,俄国著名导演爱森斯坦拍摄了电影《战舰波将金》纪念这次非凡的斗争,而因为出神入化的蒙太奇手法,这部电影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片之一。

1905年10月,俄国著名的政治家维特回来了。他刚代表俄国与日本签订了停战协议,因为他娴熟老练的外交技巧,虽然战败,俄国人还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损失。作为当代头脑最清醒的政治家,维特一见到沙皇,就建议他妥协改革。

改革的核心就是君主立宪制的确定,给予公民自由权利。10月底,尼古拉二世不得不签署了维特起草的立宪宣言:人身自由不可侵犯;言论、结社、出版自由;成立立法的国家杜马;以后没有杜马同意,任何法律都无效等。

签是签了,尼古拉二世一肚子不情愿,一有机会他就想推翻这个宣言。1906年第一届国家杜马成立了,不管杜马要讨论什么,对沙皇来说,他希望杜马就是一个服从于自己的机构,他根本不能习惯俄罗斯国内居然有一个机构是完全独立的。

沙皇态度不正确,组成杜马的各种党派也无法达成共识,谈到俄罗斯最困难的土地问题时,矛盾终于激化,尼古拉二世解散了存在73天的第一届国家杜马。

国内形势再次陷入紧张,为了缓和矛盾,第二届杜马应运而生。可是,杜马和沙皇政府之间还是不能协调,结果一样,再次解散杜马。

沙皇俄国病入膏肓还不愿意吃药,维特纵有一肚子的才学和主意也无能为力,只能辞职,而沙皇之所以能顺利解散杜马并恢复旧观,因为他得到了更厉害的帮手,叫斯托雷平。

斯托雷平出身贵族,在1906年成为大臣会议的主席,相当于沙皇的首相。面对国内此起彼伏的起义和罢工动乱,维特的办法是舒缓对峙,让沙皇尽量释放善意和放弃专制权力;斯托雷平正好相反,他的手法干净利落,那就是:杀。从他一上台,整个俄罗斯绞架林立,他说:国家危机之时,必须制定最严酷、最极端的法律来保护它自己免遭瓦解。因为绞架成为斯托雷平执政的特色,有人称绞索为“斯托雷平的领带”。

就是因为斯托雷平的铁腕,沙皇才很得意地解散了第二届杜马,恢复了往日的威风。而从1905年蔓延到1907年的零散革命,也被有效抑制和控制。这两年的各种革命,让俄国的革命党也得到了不少经验教训,所以,基本可以说,这两年是后来十月革命的大预演。

光靠杀人肯定是不能稳定的,斯托雷平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很硬,一边毫不犹豫镇压革命党,一边就开始利落果断地解决最困扰俄国的农民土地问题。斯托雷平是强硬派,他认为,改革没有什么按部就班的,俄罗斯最怕什么?农民起义!让农民稳定了富裕了,日子能过了,谁起义啊?

农奴解放时,有很多无钱赎买土地的农民组成农社。斯托雷平就是要摧毁农社,让有能力的农民发展成为富农,有自己的私产和田庄;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农民,通过农民银行扶持也逐步建立自己的私有田产和农庄;规定凡进行土地规划的地方,村社份地都自动变为私产,鼓励并强制没有地的农民向西伯利亚一带移民,开发荒地。

这些改革措施是不错的,至少让一部分农民日子好过了,在地主和农民之间扶持了一个富农阶层,稀释了部分怨气,间接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可是,这个改革措施最多是缓解了局势,根源的问题依然存在,从1905年的革命态势表明,单纯的经济改革,尤其是这种温和改良的经济改革,根本不能满足需要并挽救罗曼诺夫王朝的颓势。

斯托雷平因为自己强硬手段招人仇视,他也一直很淡定地表示,谁想杀他,放马过来,没有一个人可以活着回去啊。1911年,革命党成全了他,在基辅送给他两颗子弹。虽然斯托雷平没有为沙俄的命运带来逆转,可是他的铁腕毕竟还是能大致控制局势,而且以他的能力,也许会在未来为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带来新的改良,他这一死,俄国的局面就彻底失控了。而倒霉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在遭遇大革命之前,先被卷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