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阿广墓表》再探

《梁阿广墓表》再探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0年征集于彭阳县新集乡的南北朝时期的《梁阿广墓表》,现藏于固原市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固原市博物馆出版的《固原历代碑刻》公布了《梁阿广墓表》的图版,并做了录文。北京大学教授罗新先生的《跋前秦梁阿广墓志》一文,对墓表文字提出了疑问,并详细解读了司州西川、领民酋大、小卢川。《墓表》中的丁酉应是丁酉时。梁阿广和苻坚是两个人。

杨彦彬

2000年征集于彭阳县新集乡的南北朝时期的《梁阿广墓表》,现藏于固原市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该碑高36厘米,宽27.5厘米,厚5厘米,底座高10厘米,长29厘米,宽20厘米。

阳刻:

秦故领民酋大功门

将袭爵兴晋王司州

西川梁阿广以建元

十六年三月十日丙

戌终以其年七月岁

在庚辰廿二日丁酉

葬于安定西北小卢

川大墓茔内壬去所

居青严川东南卅里

阴刻:

碑表及送终之

具于凉州所致

断句以后内容如下:“秦故领民酋大功门将,袭爵兴晋王,司州西川梁阿广。以建元十六年三月十日丙戌终,以其年七月岁在庚辰,廿二日丁酉葬于安定西北小卢川大墓茔内,壬去所居青严川东南卅里。碑表及送终之具于凉州所致。”

一、《梁阿广墓表》的研究现状及几点商榷

固原市博物馆出版的《固原历代碑刻》公布了《梁阿广墓表》的图版,并做了录文。北京大学教授罗新先生的《跋前秦梁阿广墓志》一文,对墓表文字提出了疑问,并详细解读了司州西川、领民酋大、小卢川。这些解读研究对我们晚辈再次审视这件墓表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但是也存在某些值得商榷之处,包括对墓表文字的录文有个别商榷之处,对墓表的某些文字也缺乏足够的解读,这些不利于我们全面了解这件墓表。

笔者不敢自言能补正前辈研究之失,但本着求实存真的精神,为了更好的复原这件墓表所包含的真实面貌,在此不揣浅陋,仅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第一,《墓表》中应为“其年七月岁在庚辰”,而非“其年七月岁在甲辰”。《固原历代碑刻》中录文为“建元十六年……其年七月岁在甲辰”有误。380年即前秦建元十六年,也是东晋太元五年,按《廿二史闰朔表》,应为庚辰年。现通行注释版《资治通鉴》亦注明“太元五年,庚辰,公元三八零年”。笔者再三浏览《墓表》图版,确是“庚辰”。

第二,《墓表》中“廿二日丁酉”无误。罗新先生的《跋前秦梁阿广墓志》一文中认为:“前秦苻坚建元十六年(380)三月丁丑朔,十日为丙戌,而七月乙亥朔,廿二日当为丙申,廿三日是丁酉,疑廿二乃廿三之误。又六月朔丙子,廿二日恰好是丁酉,不知七月是否为六月之误”。

此处无误。梁阿广是一位“领民酋”(少数民族部族首领),且又贵为“兴晋王”,为这样的人雕刻墓志,肯定精益求精,墓志的准确度绝非平民百姓可比,不可能出现这种连月日都书写错误的问题。如果连下葬日期都错误的话,那当时又该如何下葬?岂不是对墓主人的大不敬。如果碑文无误,那七月廿二日的丁酉,又该如何解释?其实很简单,丁酉在古代不仅能表示某年、某月、某日,而且也能表示时辰,只不过日常生活中往往简称酉时。建元十六年七月廿二日分别对应庚辰年乙酉月丙申日,通常所说的每日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则是简称。七月廿二日当日的十二个时辰分别是: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墓表》中的丁酉应是丁酉时。“廿二日丁酉葬于安定西北小卢川大墓茔内”即在廿二日下午5点左右将梁阿广下葬的。

第三,墓主人梁阿广不是苻坚。《固原历代碑刻》在介绍这件墓表时言:“前秦苻坚(梁阿广)墓表”,此处应有误。梁阿广和苻坚是两个人。按墓表中意思,梁阿广于建元十六年(380)去世,而根据《晋书》记载,苻坚被杀则是在建元二十一年(385),期间建元十九年(383)还曾经历了淝水之战,显然梁阿广和苻坚不是同一人。

二、对墓主梁阿广身份的探究

这个“领民酋、大功门将、兴晋王”的梁阿广究竟是何许人,他死后,千里之外的凉州还何要为置办墓碑,他和凉州又有什么关系,为何死后4个月之后才下葬。笔者曾百思不得其解,但经过耙梳史料后认为,梁阿广应是迁移至平高县(今固原市境)休屠族梁姓一支的部落首领,只有如此才能解释上述疑问。

第一,魏晋时期,休屠族是这里的主要少数民族。休屠族原来活动在甘肃武威地区,汉武帝北征匈奴时,匈奴昆邪王部和休屠族部曾约定共同叛匈归汉,但后来休屠王反悔,于是“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之后,休屠族部被安置在武威,昆邪王部被安置在酒泉,即《晋书》所言:“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曹魏“正始元年(240)……凉州(即武威)休屠胡梁元碧等,率种落二千余家附雍州。”朝廷将其安置在“安定(郡)之高平(县)”,即今固原市境内。为保护部落民众免受匈奴袭扰,还设置了“西川都尉”,梁元碧还被拜为“前将军”这样的高级武官。至此数百年间休屠族的梁姓一支在此扎根繁衍。

墓表中梁阿广是“领民酋”,“酋”是古代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这说明他管理这里的少数民族部落。而从240年梁元碧率休屠部分民众归降至墓主人梁阿广在380年去世间的一百多年里,在正史中并没有其他少数民族迁入的记录。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梁阿广的民族成分是休屠族。

第二,梁阿广应是梁元碧的后裔。前文已述梁元碧于公元240年率部内附,被安置在安定郡的高平县,他自己并被拜为“前将军”。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两条信息,其一,他既然率族内附,这一族的民众肯定听其言,从其行,换言之,他必是这一支的首领。其二,梁元碧被朝廷拜为“前将军”,前将军在当时是高级武官。董卓入京时、关羽在刘备称关中王时等皆被拜为“前将军”,“前将军”级别之高,可见一斑。并且魏晋时,被拜为“前将军”者,在当时还有一个惯例,即封侯。“拜(公孙)瓒前将军,封易侯”,“董卓拜前将军,封斄乡侯”,“邓芝……前将军……封阳武亭侯,”“马腾(马超之父)前将军……封槐里侯。”此类史籍中不胜枚举。

墓表中,这里梁阿广的官职恰恰与此有关。其一,梁阿广“大功门将”,虽然从正史中没有与此有关的信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与梁元碧都被拜将,并且这个“大功门将”应是在“前将军”的基础上加封的。其二,梁阿广“袭爵兴晋王”。梁元碧虽正史中没有封侯的记载,但考虑到当时拜前将军则封侯的惯例,梁元碧或其子封侯也未为不可,史籍中虽然没有记载,但不能说当时他或其子孙未被封侯。加之当时北方五胡内迁,纷纷建国,少数民族地位提高,不再局限于从前最高封侯,最高可以封王。例如《晋书》:“休屠王石武……都督秦州陇上杂夷诸军事、平西大将军、秦州刺史,封酒泉王。”从梁元碧的后代封侯到梁阿广之父祖之时封王也是合理的。梁阿广“领民酋”,这与梁元碧同样是休屠部族首领,而古代少数民族又普遍流行首领世袭制,那么梁阿广就应该是梁元碧的后裔。

第三,梁阿广是休屠族首领、梁元碧后裔的论断。这个论断也解释了该《墓表》的最后两个疑问,其一,为何墓碑的阴刻:“碑表及送终之具于凉州(武威)所致”?同为休屠族,梁姓一支虽然迁至高平县境,但仍和凉州(武威)老家的部落有密切联系。梁阿广死后,其部族亦会将丧葬事宜告知凉州,凉州的休屠族则会为其刻石造碑。其二,为何梁阿广三月十日去世到七月廿二日才下葬。丧事告知凉州,凉州再将碑表和送终所需器具运回,一来一回往返凉州于高平之间必然会花费数月时间,这也是安排下葬时间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后汉书》《晋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固原历代碑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