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国内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在之前探索的基础上,率先着手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通过示范陆续尝试了“大分流小分类”“干湿分类”等模式,垃圾分类也逐步列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街道(镇)的绩效考核重点内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重心开始从末端处理转向分类投放和分类回收利用。

1)管理重心从末端处理开始向源头分类转移

近10年来,我国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速、处理能力日益增强,但仍面临生活垃圾产生量增长的巨大压力,加上末端处理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矛盾问题不断涌现,单纯处理垃圾已无法破解生活垃圾这一城市顽症,必须从减少垃圾产生量入手。因此,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开始倡导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和分类回收利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在之前探索的基础上,率先着手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通过示范陆续尝试了“大分流小分类”“干湿分类”等模式,垃圾分类也逐步列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街道(镇)的绩效考核重点内容,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重心开始从末端处理转向分类投放和分类回收利用。

2)焚烧技术得到政策支持而实现突破性进展

2001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垃圾焚烧行业发展的政策,焚烧技术应用范围扩大,尤其是2011年后我国建成投运的焚烧厂数量和处理能力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截至2013年12月,全国设市城市(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共有焚烧设施166座,处理能力15.85万t/d,占城市总无害化处理能力的32.19%;其中36个大型城市共有焚烧设施55座,处理能力6.64万t/d,占36个大型城市无害化处理能力的42.05%。

3)多种焚烧技术工艺并存但以炉排炉为主

目前我国垃圾焚烧主要采用两种技术:一是来源于国外的炉排炉技术,走的是引进国外设备到引进国外技术从而实现设备和技术国产化的技术路线;二是国内自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技术。从2012年年底的127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来看,采用炉排炉技术的项目共76个,占比59.84%;采用流化床技术的项目共45个,占比35.43%。与此同时,其他处理技术如回转式焚烧炉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技术、垃圾等离子体气化技术等也在不断探索,并在一些城市进行了尝试应用。

4)污染物排放标准基本与国际接轨

随着垃圾处理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垃圾处理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也日趋严格。2008年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要求渗滤液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达到100 mg/L方可排放;2014年实行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对烟气中二英的控制与欧盟2000标准(EU2000/76/EC)一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走在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前列,相关标准中所有指标均严于国家标准。

5)综合园区成为垃圾处理设施布局的重大选择

由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选址难度加大,多种类型垃圾处理设施建在一个综合园区内(业界称之为“环境园”“静脉园区”)成为城市处理设施布局的重大选择。该种布局方式便于废物多级调度、污染综合控制、能源集成利用,同时有利于减少垃圾处理用地总量和设施周边受影响的居民数量及土地面积,减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压力、规划压力、环评压力、征地压力、迁赔压力及运行期间的群体性事件隐患,保障和稳定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的社会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