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盈江的支教生活

刘盈江的支教生活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距离滨江学校不远的地方,一栋私家建的专门用来出租的楼房,一间房每年的租金是2000元左右。  城市里十五六岁的孩子,应该还依偎在父母的羽翼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备受呵护的生活。而尚创英和张艳姐妹几个已经远离父母温暖的怀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和学习。  2009年11月2日,对于陇南市武都区滨江中学的师生来说,今天是个值得兴奋和庆贺的日子,因为从今天开始,师生们正式结束板房教室的生活,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

20091129日:和学生在一起

  前几天,我的手机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刘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你个问题,可以吗?为什么我明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每当我认真学时总是半途而废,当我看到父母的手是如此的粗糙而且还有裂缝时我的心好疼。就会告诉自己,要努力学习不辜负父母的辛苦。但当我有这个自信时只坚持短暂的一两天,为什么我不能坚持到最后?刘老师,可以帮我解决这个烦恼的心理吗?”

  这条短信是来自八年级的一位女同学的,我和她约了昨天下午4点见面。在见面之前虽然知道她是哪个班的,我也给她们班过一节心理课,但她长什么样子还没有印象。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十分钟,我就在约定的地点等她了,边等边四下张望,看自己是否能远远的一眼把她认出来。我正翘首以盼的时候,两张笑脸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拉着我的手,亲亲地喊着:“刘老师!”我看着两个花季少女脸颊中透着的那股清纯,就像山涧流淌出的一股小溪,清澈而又碧绿。

  我拉着她们冻得冰冷的手来到了我的住处。原来,这两位同学都是八年级的,但不在一个班。两个人都是家中排行老大,而且她们的家都不在武都市区,在农村。叫张艳的同学,她的家距离学校要5个多小时的路程;另一位尚创英同学,她的家到学校要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为了将来能考上大学,她们的父母在周边的县城打工挣钱,供她们来城里读书。这两位同学都在这儿独自租了房子,她们现租住在同一个楼,是邻居,每日三餐都要自己亲自下厨来煮的。

  她们告诉我,我没到她们各自的班级上课之前就对我充满期待了。我问:“为什么会这样?”她们回答:是她们的妹妹们回去大谈心理课和心理老师的亲和。所以,她们都好期待我也能给八年级上课。

  因为听不太懂她们讲的方言,后来我才听明白和她们一起来这里读书的还有她们的妹妹们,大家都在同一所学校,两个人的妹妹都在七年级,也不是同一个班。

  我的课是从七年级开始,按着顺序逐班讲的。现在我才恍然,为什么我到八年、九年级上课时,有好多同学会知道我的情况。原来,这里农村的孩子们是一家一家的结伴来这里读书的,这也许是滨江学校的特色之一。

  当我得知张艳和尚创英的妹妹们还在租住的住房里等着她们时,我对她俩说:“欢不欢迎刘老师去你们住的地方坐坐?”她们很惊讶和欣喜地笑着点头。我感觉得到她们对我的提议有些意外,同时也感到了温暖。

  于是,在她们的带领下,我来到了她们租住的地方。是距离滨江学校不远的地方,一栋私家建的专门用来出租的楼房,一间房每年的租金是2000元左右。我先来到尚创英的“家”,两个妹妹还在睡觉。一进门看到极其简陋的屋子,我心里一阵酸楚,房间了除了生活必须用的床、桌子和煮饭用的厨具外,什么都没有……张艳的“家”似乎更简单,除了一张所谓的床(其实是几个木板拼凑的),连个像样的书桌都没有……

  城市里十五六岁的孩子,应该还依偎在父母的羽翼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备受呵护的生活。而尚创英和张艳姐妹几个已经远离父母温暖的怀抱,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和学习。远离了父母的几个姐妹,都像个小大人,她们谁先放学回来谁就煮饭,有时做面片、有时炒土豆丝。当我看到桌子上放的一盘饺子时,我问是谁做的?妹妹说:“是姐姐尚创英。”我急不可耐地这样问道:“可不可以尝尝?”

  尚创英不好意思地说:“好呀!是白菜粉条的,没有肉。等我妈妈下个月来了就有肉吃了,到时请您来吃带肉的饺子。”我尝了一个,味道不错,面和得也很劲道。其实那一刻我的内心很复杂,对孩子们多了一份敬佩,对自己也颇感惭愧。如果说至今我还不能独立的生活也许不会有人相信,但的的确确我还不太会煮饭烧菜。孩子们面对困难的坚强和乐观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她们的房间没有任何取暖的东西,洗手间、自来水都在外面,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日子里,我想象着她们每天在瑟瑟的北风中,用刺骨的冷水洗脸、洗菜的场景……

  我问她们:“能扛住这么冷的天气吗?”她们笑着说:“一点也不觉得冷,比乡下暖和多了。”看着她们纯朴的笑脸,我对孩子们说:“你们比老师坚强多了,在生活面前你们是我的榜样!”

  当我得知十元钱孩子们要用上几天,为了买到便宜的菜,她们宁可走更远的路……看着几个柔弱的孩子,我的内心说不出的心疼和感伤。于是,拉起她们冰冷的小手说:“走,老师带你们去酒店里吃火锅去。”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几个孩子说太破费了,坚决不去。当我问起她们,有没吃过火锅时,她们回答:“从来没有吃过。”我说那一定要去,这样下一次我才能接收你们的邀请来吃带肉的饺子,她们只好欣然从命了。

  我们一路上手拉着手,肩并着肩, 望着这五个孩子质朴的笑容,我想与这些孩子相比,我没有理由抱怨自己的生活。

第一节  心理课

  2009112日,对于陇南市武都区滨江中学的师生来说,今天是个值得兴奋和庆贺的日子,因为从今天开始,师生们正式结束板房教室的生活,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学楼。

  一大早,学生们就在搬桌椅,天气虽然有丝丝凉意,但同学们的脸上写满了快乐。我站在新教学楼前,看着一张张花朵般的笑脸从身边走过,内心也情不自禁地被他们的喜悦感染,禁不住的问几个男孩子,他们此刻的心情?其中一位九年级的男生(非常惭愧的是,他说名字用的是陇南话,我没有听清楚)回答说:他现在很激动,从“512”地震后,他们的教学楼变成危房,全校40个班在地震后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上课,只有凳子,自己的腿就是书桌,后来,在北京的援建下他们又搬进了活动板房上课,至今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地震像恶魔一样摧毁掉他们的学习生活时,想都不敢想有一天会拥有新的教学楼,所以当今天梦想成真时,他的心情格外的欣喜。

  我想这应该是全校三千多学生的共同心声!

  下午我给七(1)班上心理课,这也是我来到陇南的第一节心理课。整个甘肃省心理课还尚未走进课堂,我所支教学校的岳校长很有前瞻性的理念,他认为心理课迟早会进入课堂的,所以,让我在滨江学校做个试点,给全校的每一个班上一节心理课。

  第一节课我选的内容是《留舍你的最爱》,这是一节探索自我价值观的课。这节课的目的是思考“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五样”,通过被要求依次划去其中的四样,在留与舍的选择和决定中,思考自己的价值趋向。

  我之所以选这节课作为第一节课,是因为我不了解这里的孩子思想、心理和价值观的状况。我不能盲目地按我对这里学生的理解备课,以生为本的最重要的前提应该是了解学生以及学生的需求,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与引导,我选这节课的目的,就是透过这节课能把握这里学生的脉搏,并了解这里学生和深圳的学生的价值观是否有不同?

  我怀着忐忑不安的一颗心走进教室,因为不知这里的孩子是否可以用普通话跟我交流?也不知他们在对心理课一无所知的前提下是否能在课上敞开自己?更不知通过一节心理课是否能从此喜欢上心理课?但有一点我心里是有底的,语言的障碍,以及对心理课的生疏都不会影响到我对学生的爱的传递。

  也许是学生对我这个来自深圳的老师的好奇和期待,也许是心理课真的让学生如饥似渴,总之,上课开场不到3分钟,学生和我的互动非常好,感觉不出一丝的地域差异。

  当我让同学们写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时,每位同学呈现的是不同的,有的写“生命、亲情、友情、学习、快乐”;有的写“成功、自由、亲情、财富、朋友”等等,之后我提问从五样中舍弃一项,你会舍弃什么?舍弃的理由是什么?就这样依次的舍弃,直到最后还剩下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是不轻松的选择,有时同学们表现出难以选择和决定,每一项都是他们生命中不能割舍的最爱。每舍弃一样我都会让同学分享自己舍弃的理由,在同学说明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同学发出阵阵的嘲笑和不解的嘲讽声,我及时地给同学插入关于倾听与尊重的小故事。渐渐地,当选择越来越难,甚至会感到沉重和痛苦时,教室里越来越安静,不管同学们留下什么、舍弃什么,都会感受到彼此之间不再有哄堂大笑,更多的流露出的是互相的理解与尊重。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同学在“亲情”和“生命”中取舍时,她流泪了,她说:我一样都不能舍弃,如果一定要舍一个的话,我宁愿放弃生命,因为如果没有亲情,我活在世界上孤苦无依的。还有一位男同学,在“亲情”与“成功”中他舍弃了亲情,我诧异的问他,你不会后悔吗?他眼中湿润了,同时又非常坚决地说:“不会后悔!因为我的父母希望我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为家族争光,所以选择成功,我要用成功回报我的父母……”他的话讲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在逐个舍弃最爱中,同学们内心感受到了震撼和对生命价值的理解,这也就达到了我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最令我感动的是,大山里的孩子浓烈的亲情和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一节课下来后,令我想不到的是学生对第二节课的期待,他们希望能像在深圳一样,每周甚至每天都给他们上心理课。更令我欣喜的是,收到学生们写给我的字条:

  有的学生写到:“自从开学进入初中以来,最让我感到轻松、快乐,最感兴趣的一节课便是我们从未有过的心理课……”

  也有的学生写:“老师,您上课时和别的老师不一样,您温柔、体贴、耐心,多希望您能留下来一直给我上心理课,陪同我们一起度过初中三年……”

  还有一位学生写道:“谢谢老师,第一次心理课感到不再孤独、寂寞了,而且感到惊喜、快乐、自由,而且对您有说不出的感激和喜爱,真希望您能给我们长久的上课……”

  看到这些字条,我想这是对我的最大的鼓舞和欣慰,我内心充满了感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