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学忠同志在陇南

张学忠同志在陇南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学忠同志于1943年2月生于甘肃兰州市,196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张学忠同志在陇南工作过五个年头,踏遍陇南的山山水水,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在山区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历久弥新的纪念。张学忠同志不仅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心胸开阔,为人厚道。张学忠同志在陇南工作期间,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了培养、选拔、使用年轻干部的基本思路。

我在陇南任副书记期间,张学忠同志是我的班长,也是我尊敬的兄长,同事五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先说说他的简历。

张学忠同志于1943年2月生于甘肃兰州市,196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兰州大学业余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1961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兰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员,甘肃省人委办公厅秘书处秘书,中共甘肃省委办公厅秘书处秘书,兰州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秘书,武威县法放公社党委书记,榆中县县委书记,兰州市委副书记。1985年11月任陇南地委书记。1989年任甘肃省副省长。1990年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副书记。1994年8月任人事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2000年11月任人事部党组书记。同年12月任人事部部长,兼中组部副部长。2002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6年12月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张学忠同志在陇南工作过五个年头,踏遍陇南的山山水水,办了许多好事、实事,在山区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历久弥新的纪念。其中,有几件事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一、发动解放思想大讨论

张学忠一到陇南,面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流通不畅,信息闭塞,思想观念陈旧的现状,明确提出,山区经济要发展,思想解放要先行,必须打开山门,跳出陇南,开阔视野,转变观念。还提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从领导抓起,首先解决一把手的思想观念问题。为此,地委组织各县书记、县长,先后北上太行、南下江浙,学习改革开放的先进经验。还到兰州、平凉、庆阳、陕西的汉中等地区考察学习大办乡镇企业的办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地委于1986年10月发动全区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组织300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地、县书记带头宣讲,谈体会,找差距,抓突破,求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了山区经济发展。举一个小小的例子:穿西装。当时,地区机关干部没有一个穿西装的,基层干部也是“石头镜子(眼镜),玛瑙咀子(烟斗),翻毛皮鞋,身披呢子褂褂或二毛皮干衣”。为了解放思想,树立新风,跟上时代步伐,张学忠利用在兰州考察之机,亲自与被服厂联系,为每位县委书记、县长做了两套西服,要求大家带头穿西服,打领带。这件事至今传为佳话。

二、带领一班人团结奋斗

张学忠同志不仅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心胸开阔,为人厚道。他带领地委一班人精诚团结,协调配合,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和他共事,心情愉快,心里踏实,可以放心、放手、放胆地开展工作。他凡事从大局出发,从事业出发,显得非常超脱、大气;他善于认真听取副职的意见,我们工作的一些想法,和他一说,立即得到鼓励、支持。比如,我关于集资办学的想法,关于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路子,关于大办广播电视、创办《陇南报》的提议,关于四大果树管理的工作部署,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多办实事的措施,都及时得到他的首肯和支持,使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他经常对我们说:只有团结才能搞好工作,团结出政绩,团结出干部。好了大家都好,闹不好大家都不好。他对老干部非常尊重。他注意发挥班子每一个人的长处。大家工作努力,心情舒畅。在一个团结、和谐的班子里工作,大家成长进步都比较快,当时的班子成员大部分陆续调到省城,委以重任。

我与他朝夕相处,悟出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出战斗力,出生产力,出政绩,出干部,也出健康;能团结人,能和人一起共事,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一种本事,是一种很大的本事,也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起码的品质。这个观点,可以说是从他身上学来的。以后我在几个单位都多次讲过,并躬身实践。

三、在乡镇第一线培养锻炼干部

张学忠同志在陇南工作期间,明确提出并坚持实行了培养、选拔、使用年轻干部的基本思路。即:县处级后备干部必须经过乡镇基层工作的锻炼;号召地县机关年轻干部到乡镇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建功立业,施展才干。全区每年评选100名优秀乡镇干部,作为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几年间,选派了449名年轻干部充实基层,陆续选拔49名乡镇干部到县处级领导岗位。如徽县水阳乡农田基建、玉米杂交育种、乡村公路建设等搞得比较突出。地委在这个乡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经验,还及时把乡党委书记锁永玺提拔到宕昌县担任常务副书记。再如团地委干部者永明,大学本科学历,派到一个乡当书记,经过几年锻炼,选拔到县上当副县长。这样,这不仅培养了一批干部,而且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导向。因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这套办法,后来我搬到甘南,效果良好。我在省政府、省法院工作时从基层选调过一批干部,也是这个思路。

四、总结推广“四个一”的扶贫经验

1986年,陇南地委提出了扶贫开发“四个一”的新思路。即:人均一亩基本农田,一户一亩林果园,一户一头商品畜,一户输出一个劳动力。“四个一”的实行,使全区的梯田建设、劳务输出、林果业、畜牧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使贫困山区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得到改变,使广大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而且,这个经验很快在全省推广,在全国贫困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个一”从提出、总结、实施、推广到宣传,都是在张学忠同志领导下进行的。他亲自总结、亲自宣传、带头实施、组织推广。他在徽县麻沿乡、永宁乡抓点示范,继之在全区大力推广。1987年,地委抽调地县乡三级干部5660多名,深入乡村,将“四个一”落实到千家万户。在落实“四个一”的过程中,他大力倡导的“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和“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精神,以及“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出实绩”的作风,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陇南精神”,凝聚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力量,推动了各方面的工作。

五、三进李子坝

张学忠同志工作务实,作风扎实,长年坚持下乡,深入基层,帮助山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这里仅举一例:三进李子坝。

李子坝是文县碧口镇最南端的一个村,位于甘川交界的大山深处,有“陇上茶乡”之誉。当时,用电难,行路难,上学难,农民生活比较困难。这个山村,牵动了地委书记的心。

1986年6月5日,他自甘肃文县绕道四川省青川县,徒步爬山。经30多华里羊肠小道,来到李子坝。他挨家挨户,嘘寒问暖,了解村民的困难。他在村里现场办公,逐一研究群众反映的问题、商讨解决的办法。

1988年4月,他徒步再访李子坝,检查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安排有关部门设架了农电线路,维修了村学,建成了茶叶加工厂。

他在四川任省委书记期间,仍然惦记着李子坝。为了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安排200多万元投资,修通了青川县至李子坝村的公路。

2008年3月28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的张学忠同志,不辞辛劳,长途跋涉,三访李子坝。李子坝已经旧貌变新颜,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茶园面积由原来的几百亩发展到3000多亩,茶叶加工机械化,公路畅通,货畅其流,户均收入两三万元,家家住上了新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学校里书声琅琅,满山坡茶园碧绿。看到这些,他由衷地欣慰、兴奋。

三访李子坝,体现了他对山区农民的深厚感情,对陇南热土的眷恋情怀以及“当爱民书记,做农民儿子”的精神境界。为陇南人民留下了将久远流传的故事。

六、深情系陇南

张学忠同志离开陇南后,无论走到那里,无论岗位、职务如何变化,都一直惦念着陇南的山山水水、惦念着陇南的广大人民群众、惦念着陇南的同事挚友,也一直怀念在陇南度过的日日夜夜!

2006年9月,陇南老干部考察团赴四川参观学习,受到他的热情款待,两次亲切会见。对考察团每一位成员都能叫上名字,如数家珍地回顾共同经历的往事。在他的亲自安排下,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四川九个市、县、区。所到之处,当地领导高度重视,高规格接待,使这些同志深受感动。

2008年3月28日至4月8日,他在阔别陇南20年之后,再来陇南,旧地重游。晓行夜宿,风尘仆仆,先后走遍陇南所属文县、武都、宕昌、康县、成县、西和、礼县、 徽县、两当等9县。看到陇南大地的巨大变化,无比高兴。见到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一往情深。原班子的成员王凤鸣、郭正田、郝洪涛、何光第、赵麟祥、周汉臣以及雷水贤等同志,现任领导王义、郭玉虎、邱正保、邓生来、杨全社,还有司跃宁、者永明等同志,不约而同地来到陇南,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在两当县告别的晚上,大家尽情地欢歌笑语,共度良宵,人人都是歌唱家、书法家、诗人。触景生情,我亦赋诗一首——《陪张学忠同志视察陇南》:

麦苗青青菜花黄,一别廿载回故乡。

犹记风雨泥泞路,喜看山村青瓦房。

高楼大厦入山林,公路桥梁通四方。

山亲水亲人更亲,浩荡东风嘉陵江。

2008年7月20日至8月6日,张学忠同志再次来到他成长、学习、工作四十多年的甘肃视察。期间,由省人大副主任丁泽生和我全程陪同。历敦煌、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兰州、定西、天水、平凉、庆阳至陕西咸阳登上飞机返回北京。一路上,他对各地发展变化兴高采烈,对几十年的人事变化感慨万千,对陇南的情怀更加浓烈。抵达兰州的当晚,即与曾在陇南工作过的王凤鸣、郭一平、郭正田、郝洪涛、何光第、刘守业、贾宝忠、周国庆、雷水贤、刘醒初、张余胜、韩博文、陈启生、张耀宇、王百平、姚克诚、胥波等同志,还有梁明远等欢聚晚餐,合影留念。欣喜之情,令人难忘。

张学忠同志对我个人的关心、支持、帮助,我永远铭记在心。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陇南一起工作的同志,深有同感!他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009年4月12日于兰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